生病不能吃「发物」的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最广的恐怕要数当年朱元璋诛杀徐达的故事。 遥传当年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背部生了一个痈疽,郎中千叮万嘱千万别吃鸭、鹅肉所谓的「发物」,可朱元璋却在此时派人给他送来一整只烧鹅作为「慰问」,并且要求看着徐达亲自吃完,徐达无奈下含泪吃完,三天后即发病身亡。 至此,许多人多认为,生病期间吃「发物」不但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死亡。 而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大病初愈、肿瘤、手术后的病人「发物」禁忌只说更是流行,鸡蛋、鱼、虾、羊肉、鸡鸭等常见发物之外,连蘑菇、豆腐、酱油、菜油都被纳入了发物的行列。 如果严格按照各地的发物习俗,病人将面对一连串的禁食名单,有人开玩笑说:「估计只能吃白米配开水。」 那,「发物」之说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什么是发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表示,「发物」的出现其实多来自于民间经验的归纳总结,细心留意,你会发现主要引发的都是肠胃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主要是指食用某种事物后容易引起某种疾病或者加重某种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授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发热之物:如香葱、生姜、花椒、胡椒、鹿肉、公鸡、牛肉、羊肉、狗肉等 发风之物:如虾、蟹、鲤鱼、鹅、鸡蛋、椿芽、竹笋等。 发湿热之物:如白酒、饴糖、糯米等。 发冷积之物:如冷饮、柿子等各种生冷食品。 按照这样的食物名单,乍看之下几乎什么都不能吃,对此,专家表示,发物之说往往还跟家庭遗传、个体差异(体质不同)、季节气候、膳食搭配、因地制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同一种食物,有的人摄入后相安无事,有的人却会引发身体不适,要因人各异。 手术后能不能吃「发物」? 不少病人甚至医生护士,都会建议在手术后禁止吃「发物」,理由是「发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些被归纳为「发物」的食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尤其是不少「发物」中富含的优质蛋白质的肉类、海鲜恰恰是术后病人所需要的,这是因为术后病人还处于创伤、感染的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多,想要伤口加快愈合,对蛋白质的合成需求增加,因此,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远高于普通人群。 而禁吃这些「发物」不但限制了病人食物的多样性,还会导致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造成病人营养跟不上,不利于术后康复。 肿瘤患者要顾忌 还有一种说法是「发物」对于肿瘤病人来说是禁忌,吃了会导致肿瘤复发。 对此,专家表示,从现代病学的角度来看,肿瘤既非过敏性疾病,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肠胃疾病,与「发物」这个词本身关联就不大。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还没有见过报道因为吃过某种食物而导致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事件出现,在国内外学术论文中也没有这样的文章,因此,肿瘤患者不必纠结于能不能吃「发物」。 此外,忌口太多反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肿瘤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而还严格规定肿瘤患者不能吃什么,尤其是优质蛋白的摄入会导致肿瘤患者情况更差。 虽然「发物」对肿瘤患者的影响被证实为谣言,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有些饮食方面要讲究,比如少吃油炸食物、忌烟、酒、少吃烧烤、腌制食物,对于辛辣刺激食物最好少吃等等,这些本身对于健康饮食来说,也是不合格的。 |
|
来自: HAINABAICHIAN > 《健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