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sos天外飞仙 2019-01-31

我是文子心语,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山海经》是一部记录古代传说中地理知识的书。《史记·大宛列传》提到此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山海经》十三巻,列入数术中的形法类。《隋书·经籍志》及以后的有关著作,多列入地理著作类。关于作者,刘歆认为是夏禹和伯益,但不可信。

近代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出于一时一手之人。其中十四篇为战国时的作品。《海内经》四篇为西汉初年的作品。今本十八篇,《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共约三万一千字。原来有图,后全部失传。书中记载了约一百来个邦国,五十五座山,三百条水道,以及这些邦国、山水的地理关系,风土民俗,和重要物产,但多为神奇灵怪和异物。

《山海经》还记载了一百来个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传说。是研究上古文化的重要资料。其中有几则著名的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出自《海外北经》篇):夸父立志追赶太阳,果然被他闯入烈日。他感到焦渴,把黄、渭两河的水都喝干了,又想去北边的大泽喝水,倒没走到就渴死了。他遗下的杖变成“邓林”(即桃林),使后人能够却热、蔽阴、解渴。故事中的夸父是敢于与太阳神作抗争的英雄,在他的身上反映了我们民族所固有的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精卫填海》(出自《北山经》篇)炎帝的少女叫女娃,“游于东海”,就淹死在那里。其灵魂变成一只白嘴红脚的小鸟,叫精卫,经常嘴里衔了西山的石木去填海。它反映了上古人同海洋的斗争中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宝贵精神。

《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篇)这是一个十分著名的神话故事:洪水滔天,鲧为了救助人民,偷了上帝的神土去湮塞洪水,上帝便命火神祝融把他杀掉了。鲧死后,在他的肚子里生出禹来,上帝再命禹治水。最后禹“布土以定九州”,战胜了洪水。鲧像古希腊神话中偷火给人间的普洛米修士,是一个为人民而牺牲的英雄。禹继承父志,治洪水,定九州,成了被人民拥戴的首领。此神话在古代被广泛传诵着。

《山海经》所记载的上古神话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传说,在中国古籍中还是少见的,它是古代人民对其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这些神话故事是浪漫主义文学萌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山海经》为研究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文化、民俗、动物、植物、矿产、医巫、特别是神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注本不少,最早的是晋代郭璞的《山海经传》。清代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较为人注意。今人袁珂有《山海经校注》,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