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讲双把,有人说双把就是虎形,其实虎形只是按劲,双把比虎形劲力要精巧,两者都是双手打人,要通过身法贴身沾身纵力,但两者劲力动作是不同的,双把是从武穆双推手演化来的,用时要两手拇指相交成十字,拳谱上叫作双推莫露锋,其动作只有一个,但根据内在的劲力变化不同,又分为三把,叫抽,搂,丢,所谓抽,是来用祁地方言,意思是往上掇,这种手法是打身高比自己高的人时用的,当对方比自己身高时,用虎形按是不顺手的,所以要用抽把,先给对方一个向上的劲然后再用向外丢的劲,二劲连在一气,发到对方身上诐会觉得是舜间有两个劲作用有自己身上,一般是化不掉的,所以会被连根据起飞出,搂把也叫按把或漂把,取水中按瓢之意,是打身体委壮的人用的,要先有一个向下按的劲,对方本能就会有向上跳,按得越紧跳得越高,然后再向外丢,二劲连在一气,对方也会被发得很远,所以讲抽把,搂把不离丢把.拳谱中讲,抽搂丢三把经,连环一气向前攻,就是此意,需要说得是三把的变劲不在手上变,而在身内变,所以拳谱上讲腰内缩展变化灵,就是此意,其形很笨,其劲实巧,,妙极,妙极.这个在形意拳里是没有的,所以我看到有人在形意拳著作中也讲抽,搂,丢三把经,连环一气向前攻.找了很久,也末发现有三把的介绍.另外根据练法不同,三把也有很多变手,另外还有单把,因为把是贴着对方发的,可发寸劲,伤其内,所以说宁挨三拳,不挨一把. 拳谱中讲,内五行要顺,内五行要和,内五行要催。外五行要变.所谓内五行就是五脏,内五行要和,要顺,就是从内里出来的劲要和顺,有些人努腹,汤腹,以增加暴发力,这样内五行怎能和顺呢.长此下去,会腹大如锅,硬如铁而不良于行的,所以发劲时内里要有和顺之意,慢慢积养,方不失正路,是为练习者鉴,记之,记之. 所谓外五行要变,也称变脸,外五行指得是五观,是内气足后,在内气的催动下,五官骤变,与对方交手时脸色一变,铮狞吓人,这些都不是强求而得的,是功夫的体现. 传闻戴龙邦据武穆九要论而创五行拳,不知此话真否.戴家的五行拳与形意的有很大不同,下面将依据拳谱,一一道来,现在讲讲五行拳 先讲一下劈拳,劈拳似斧非斧也,有捧撑掇碟之势。是讲劈拳要像斧一样,但不直接去劈,要先打向上的举劲与向外的捧劲,先把对方的根拔掉,然后再向下向外劈,这样可使对方跌得更远,这个和形意拳的劈拳一样。劈拳的功夫是要将对方双脚离地飞出方为得法。如使对方单脚离地跳出,则说明功力不够,或发劲还是不对。这个要悉心体会。戴家的劈拳要比形意的架子更小,因为有束展劲,所以发出的劲更大。只有劈拳和形意的差别不是太大。 其余的几个五行拳和形意的差别就很大了。 下面说说躜拳。躜拳似闪非闪也,有山倒岭塌之势。躜拳似闪电。就是指截得要快,拳谱中讲,实来须寸挫,左右裹风行,得机得势截,寸步巧躜身,敌快何须惧,精神通目神。对方来得越快,打得越实,才能截得越好,此即所谓打实不打虚。 躜拳也叫截拳,这个很重要,拳谱上讲顾,开,截,追其实顾就是开就在于截因这样读叫截顾开,截法就是顾法,截了对方,对方门户自然就开了,才可进身,这个叫追,所以顾开截追要连在一气.躜拳正好就表现在这里,从外形上看,其手法如同我们形意的掩肘而后用肩打,拳势很简单,但内里它有独特的身法,即束展,戴氏的束展与河南的又不同,要比河南的动作小,有反弓劲,俗称猴势,是从武当导引法得出来的,所以讲打法以身顾,用肩肘打人,所以躜拳不在拳法而在身法,要一触即发,一碰人就倒,所谓有躜拳似闪非闪也,有山倒岭塌之势,无身法,如何能有山倒岭塌之势.只有用身法逼得上,才能使对方感到山倒岭塌,无处躲藏。 现在讲讲炮拳,炮拳似炮非炮也,有江涛拍岸之势。是讲炮拳要像炮一样有炸劲。但炮拳不光有炸劲,而且人像江涛拍岸一样,有卷劲,还要有拥劲。炸卷拥三劲合一,打顾一体,戴家的炮拳和形意的炮拳练法不同,形意的炮拳戴家叫射球势。戴家的炮拳劲力有点像形意的横拳。但比形意的横拳要刚猛。 崩拳似箭属木非箭也,有舟行浪头之势,是指崩拳要如同箭一样射出,但崩拳走的路线不是直的,则是像形意拳的钻拳一样斜向上走,如同舟行浪头一样随高打高,随低打低。一般打三点,即丹田,心口,咽喉。因为身子是弓着的蓄着劲,挨着那在那发,即所谓的暗劲,才能随高打高随低打低。另外,手不够时要用肘补,所谓肘手同攻,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 横拳似弹非弹也,有轮行壕沟之势。 是讲横拳要如同弹丸一样射出, 所谓身如弩弓拳如弹,但横拳所行路线不是 直线,而是如同轮行壕沟一样走下弧线,先打截劲,然后走下弧线, 这样做很隐蔽,当拳面帖着对方丹田时,拧转发寸劲以伤其内,横拳伤人是很历害的。 所以老师在说横拳时,往往要在学生腹前垫一个厚枕头,然后将学生发出,使其尝试横拳的劲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