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隆冬,虽然南方依然还在忽冷忽热,但北方早已大雪纷飞,被笼罩在一片酷寒之中,首都北京也不例外。不过庆幸的是,北京虽然冷,但肯定不是全球最冷的首都。 如果好奇的问一下“哪个国家的首都冬天最冷”?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北欧五国,无论是芬兰的赫尔辛基还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又或者是挪威的奥斯陆抑或是丹麦的哥本哈根,甚至是“漂流”在北大西洋上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城在国人的印象里还多了一层冰天雪地感觉。 确实,这些国家全数位于高寒地带,而且非常靠近北极圈,所以冬天异常寒冷,且经常出现极端恶劣的天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最冷的首都”,有一个国家的首都虽然比这北欧五国的首都都要靠南一些,但寒冷的程度却远超这些北极圈附近的城市。 这座号称“全球最冷的首都”就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新首都——阿斯塔纳。单从区位上说,阿斯塔纳远没有北欧国家的首都纬度高,但其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北部的半沙漠草原,并靠近蒙古高原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冬季吸收了大量的来自北方的湿冷寒流,气温经常维持在零下20度左右;甚至遇到极端天气时,最低气温还会下降至零下40度到零下50度,真可谓相当恐怖。 阿斯塔纳的冬天不但漫长而酷冷,而且受湿冷寒流影响,不仅经常下雪,而且多雨;所以,将冬天的阿斯塔纳称作“苦寒之地”,亦都恰如其分。正是由于天气格外恶劣,冬季赴阿斯塔纳旅游的人少之又少,甚至就连本地人都减少出门;尤其到了晚上,这个年轻的首都几乎人迹罕至。不过,也有游客在冬天前往阿斯塔纳,其大多是为了“体验”,抑或挑战一下“传说中”的极寒。 阿斯塔纳的旧称叫做阿克莫拉,是“白色坟墓”的意思,它不仅是个年轻的首都,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997年,哈萨克斯坦政府才将首都迁至阿斯塔纳,而在此前,阿斯塔纳只是一个农垦城市。哈萨克斯坦的原首都阿拉木图位于国境南部,现今仍然是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虽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但冬天的气候相对温润;尤其是遇上暖冬时,气温几乎与中国江浙一带近似。 那么问题来了,哈萨克斯坦为何要将首都外迁到这么不吉祥的地方,并且“无中生有”地新建城市呢? 原来,一切都是因为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重获独立,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哈萨克斯坦总统。苏联统治时期,受“垦荒运动”的迁民影响,阿斯塔纳(时称“阿克莫拉”)及其周围的哈萨克斯坦北方区域,居民大多为俄罗斯族的移民。为了防止这片区域在俄罗斯的策动下闹独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欲通过迁都带来的人口迁移,改变北方的民族结构,从而巩固哈萨克斯坦的领土完整。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阿斯塔纳已由一座以农垦为基底的小城,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人口也由过去的15万人,增长为现今的110余万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量哈萨克人随着首都的迁移而流向北方,极大地稀释了哈萨克斯坦北方各州的俄罗斯族人口比例,弱化了当地俄罗斯族的话语权。 今天看来,迁都对于哈萨克斯坦绝对是明智之举。由于迁都的目的全面实现,哈萨克斯坦避免了类似克里米亚之于乌克兰、德涅斯特河东岸之于摩尔多瓦、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之于格鲁吉亚的悲剧。哈萨克斯坦得益于长期的稳定政治环境,在国土面积、经济水平等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晋升为区域性大国,而阿斯塔纳又是一座现代化乃至豪华的城市,故此又有“中亚迪拜”和“极寒版迪拜”之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