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古代太阳年的计算,以两个冬至日为一个太阳年(回归年)。冬至所在月为现在历法农历的十一月。 冬至为太阳年的一年之始,十二地支,子为首。 历法年不等于太阳年,因为太阳年为非整数,历法则取整数。 历法上,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冬至所在月即子月,《史记历书》说“周正以十一月”,即周历以子月为一月,正月。 据史记,历史上有多种历法,正月所在月份不同,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以夏历为参照,颛顼历以戌月即十月为正月,殷历以亥月即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即十一月为正月。 实际上,这些历法都产生于春秋战国,且并不是干支纪年,西汉《太初历》还不是干支纪年而是太岁纪年。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颁布干支纪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