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悲凉的诗句,苦涩的意境,原来是因为他经历了这些

 tng1959 2019-02-01

经典电视剧《大宅门》里,有这么一段剧情,白景琦和父亲白颖轩在大冷天被白文氏轰出屋子,于是父子俩就在柴火堆旁对诗,白颖轩最后出“虚浮凌云万丈才”句,但是景琦没有对出,他便自己吟出下句“一生襟抱未曾开”。

那么,这一经典场景中的两句诗又是出自何处的呢?后来小编才知道原来是崔珏《哭李商隐》,崔珏是李商隐的挚友,他赞叹李商隐的文才,又感慨其不幸的命运遭遇,于是写下了这首催人泪下的诗。

李商隐一生是有多坎坷呢?

李商隐生于荥阳,3岁时他的父亲去了浙江。后来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就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到要靠亲戚接济。但老天赏饭吃,16岁去洛阳后,就以文章出名了。先是得到了文坛大佬白居易的赏识,再是得到了政坛大佬令狐楚的知遇,李商隐就算是有了一席之地了。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中举,正是令狐父子暗箱操作,对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派的斗争旋涡。令狐楚过世后,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但是非常不巧的是,令狐家和王家属于不同的两个政党,李商隐被令狐家提拔起来,转眼却做了王家的女婿,这样一来就很尴尬了,两边都认为李商隐背叛了自己。

《唐诗三百首注疏》中的李商隐《锦瑟》与《无题》

民国二十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只是短期地担任过低级官职,这样的生活看不到希望,因为不管是哪边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了另一次重大打击,那就是他的妻子王氏病逝了。从李商隐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再加上李商隐多年在外,夫妻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在的,而且,他仕途不顺,收入甚微,对妻子的愧疚之情无疑又厚了一分。

弘一法师手书李商隐诗句,此诗李商隐作于桂州

大中九年,李商隐担任盐铁推官,虽然品阶低,但待遇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荥阳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荥阳病故。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社会本就动荡不安,而他本人又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虽苦苦挣扎,却始终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诗词创作上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虽是“一生襟抱未曾开”,但大概老天爷也不忍心负他的才情吧,所以虽然政坛上,他不能留下姓名,但是在文学史上,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