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写作禁忌“四平头”

 阳关残雪 2019-02-01

绝律诗整首每一句起字全部采用平声字是一种极端不合规性的表述形式。反之起字若全部用仄声字,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绝律诗中都是不可取的,或者说有点不讲究律诗的外表。就象诗词中的两仄声字中夹一平声字一样就是犯了“孤平'。然“孤平'可以拗救,但全平头格律诗则无药可救。当然,摘去格律诗的帽子,若喜欢一切均都可以称为心目中好诗词。

格律诗中的对仗联,主要看所对仗词性是广域还是侠义的对仗。

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一书,可以很好地理解诗词的对仗词语,是侠义和广域对仗形式及逻辑和思维模式的范本。

狭义的对仗大多指自然现象对仗,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冠对带,帽对衫,能对否,圣对贤等等。

广域对仗也就是朦胧意境对仗,但觉对何曾,偶尔对时常,方才对恰巧,虎踞对龙蟠,风淅淅,露溥溥,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图春雨杏花红等等。

侠义的对仗,即下联只能按上联的词语来对,称为工整对仗,用词平仄要求严谨,不能有纰漏,词意对应规范要有连贯性,上承下接意境优美,不能随意为之。

广域的对仗,可有点随意春芳歇的味道了,讲究人的口语韵律只要在同一层次感觉上,差不多就行了。

工整的对联,必须得体合韵,明文意达,朗朗上口。且上联与下联平仄相互对应才能成立。

所谓诗词中的对仗,一般首联和尾联(七律或五律诗词的第一二句和第七八句)可对可不对仗。而颔联、颈联(七律或五律诗词的第三四句和五六句)则要求对仗工整。七绝和五绝则是尾联要求对仗工整。

有关律诗的工整对仗形式,严谨的诗句要求不能脱离其格律和对仗工整的规矩。当然,若你喜欢也可随意为之。只是难解初学近体诗者的凝惑之心。所以建议多读读有关写作格律诗词的书籍,尽量避免在写作格律诗中犯忌讳的律诗通病。这其中包括'平头、孤平、三平或三仄尾'等等在内。

格律诗虽有一三五平仄不顾,二四六分明之说,但也不是完全可以不顾的,这只能在习作者基本了解其平仄规律后才能体会到并且如何避免犯格律诗的通病。

顺便多说几句,初学者学写近体格律诗以开句二个或三个平声或仄声部字为最佳句式。其中尽量避免犯'平头、孤平、三平或三仄'字连尾在律诗中出现。学习格律诗及对仗等可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平水韵'等书中入手吧。想信只要勤奋好学,就会有不错的成绩单的啊。

以前就有关绝律诗的格律也做了不少的评论,说实话,学习写作近体诗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努力下功夫才不会辜负有心人。

至于格律诗的平头和对仗有何矛盾存在,我认为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平仄不合格的矛盾,不知有什么办法来补救。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