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影头条(ID:movieiii) 据统计,今年春运,单广东一个省预计旅客人次就约1.88亿,铁路的发送量就有3730万人次。 惊呆了吧,在喜闹祥和的气氛里,不止人群撒不住闸,时间也总是撒不住闸。 一转眼,就要过年了! 不知道年过完,会不会真的“每逢佳节胖三斤”。 过年的烦恼也就那点事。 其实,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但有些事,你却逃避不掉,比如你年后的打算。 是留在家乡,还是去北上广发展?是继续眼前的工作,还是改行去追逐梦想? 这些关乎未来的抉择,应该很多人此刻都在思考吧。 所以我觉得,是时候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 —— 《归途列车》 这是部2009年中加合拍的纪录片。 表面看上去没别的,就两特点—— 一个是奖多,各种国际大奖一箩筐,个个响叮当。 在奥斯卡、美国导演工会、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中,都提名了最佳纪录片。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最佳纪录长篇。 连艾美奖的最佳纪录片,最佳长篇商业报道,都被其收入囊中。 导演范立欣手捧艾美奖奖杯 再一个特点,就是本片口碑绝佳。 豆瓣8.4分,烂番茄媒体评分,新鲜度达100%。 当年,很多电影节和媒体都把它列为年度十佳。 国内很多观众看完后,也异常感慨。 此趟“列车”能够震动全世界,当然是有原因的。 这就不得不说本片宏大的背景,它直接对准了春运。 这场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 就算有幸没经历过,你在电视上也一定看过这样的场面。 每年一次,时间能够持续一个多月。 数亿的人次流动,平均每人的出行距离约达700公里,中国人回趟家确实不容易。 本片主要记录了07年到09年的春运实况。 这其中,就包括了广州火车站,那场滞留人数超过50万的噩梦。 那是2008年,雪灾使得湖南段线路停电,火车无法运行。 人们大包小包的聚在广场之上,人潮拥挤不堪。 他们除了焦急等待,基本无所适从。 谁也不知何时能有准确通知,旅客们只能干等。 不少人在此都已耗了一个星期之久。 身处绝望中的人,难免会暴动。 但他们采取的方式很粗暴,就是疯狂的拥挤。 很多亲人都被挤散了,有的摔倒在人群中,有的则晕倒被抬往空地。 交通恢复正常,打开闸门的那一刻。 人们拿着行李如洪水般涌入。 谁也不想有丝毫停歇,他们只想马上回家。 如此残酷的春运,就这样被记录下来。 不过,全片并没一直钟情于宏大叙事。 很快它就将镜头推到一家人身上,他们当然也在春运的人潮中。 张昌华和陈素琴,是从四川农村到广州打工的一对夫妻。 跟所有劳动力一样,当初来到大城市他们就是为了能多赚点钱。 所以,选择在灰暗的车间,日复一日地踩着缝纫机。 这一踩,就是16年,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身体苦点累点还能承受,可与老家亲人间的隔阂已经产生。 他们有两个孩子,是对姐弟,典型的留守儿童。 姐弟俩边读书边干农活,在四川乡村和外婆相依为命。 对孩子来说,父母实在是过于模糊陌生。 好长时间才能团聚一次,平时基本很少沟通。 虽然,没回来的时候也一直盼望。 但一回来,也就那几句话,打听打听学习,叮嘱用功读书,不要以后像父母一样给别人打工。 这种看似关心的唠叨,孩子们宁可不要。 小儿子对一切还处于懵懂,女儿琴琴却已到叛逆的年龄。 她对父母很失望,觉得他们说啥都只是说说而已,不会付诸行动。 亲情的缺席让她受尽委屈,甚至在爷爷墓前,赌气称不愿再与爸妈相见。 美丽的家乡,在她眼里成为了伤心地。 因此,她无心学业,自作主张辍学到广州打工。 小小年纪,便走了和父母一样的路。 来到城市,一切对她都是新鲜的。 在这里,她找了份工作,结识了很多闺蜜。 她们一起讨论异性,逛街买衣服,并体验了一次洗剪吹。 很快,她就适应了城市生活,并感受到了自由与快乐。 但她却不知道,父母得知他的做法后却愁的睡不好觉。 他们当然不想让女儿和自己一样,这么早就出来赚钱。 但面对这种状况,也不知如何劝她回心转意。 只好让女儿干了半年,就直接强制性的压她回去。 这种强硬的方式,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 女儿和父亲为此吵了一架,甚至大打出手。 最终,她在家也没呆多久,就再度回到城里。 这次,深圳的夜店成了她梦想的根据地。 父母又想去管,但也没什么卵用。 况且,他们自己的命运都很难掌控。 08年真是动荡的一年,不仅有雪灾,还有世界金融危机。 这直接导致制衣厂没了活干。 一头工作岌岌可危,而另一头儿子也快要上中学了。 在养家和亲情的再次抉择中,他们侧重了后者。 因为,他们不想让儿子,像姐姐一样再走老路。 夫妻俩决定一个人先回家,另一个独自留在广州挣钱养家。 于是,妻子陈素琴在片尾踏上了归途。 不难发现,本片虽在宏大背景下发生,但实际上就是寻常人家都会经历的事。 这一家人,其实距离我们自身并不遥远。 亲情和工作的两难抉择,不就是很多人面对的难题吗? 付出的代价,相信不少人都正在反复掂量判断。 而女儿琴琴,相信你也有所共鸣 春节期间,被长辈唠叨,灌了不少毒鸡汤吧。 那个亲戚说,多读书多努力,才能多赚钱。 另一个亲戚又说,生活会让你苦上一阵子,等你适应以后,再让你苦上一辈子。 很多长辈都以活明白的方式教育你。 但听多了这些,你反而会更加迷茫。 不少人都如琴琴一样,在城市里犹如无根的浮萍在游荡,走到哪里算哪里。 有未来吗?谁也回答不了,只能双手迎接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