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茯苓甘草汤

 逸农农 2019-02-02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茯苓甘草汤


一、心下悸


刘渡舟医案:阎某,男,26岁。思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臭味,泻后心下之悸动减轻。问其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脉象弦。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水悸病证。若胃中水饮顺流而下趋于肠道,则作腹泻,泻后胃饮稍减,放心下悸动随之减轻。然去而旋生,转日又见悸动。


当温中化饮为治,疏方: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药服3剂,小便增多,而心F之悸明显减少。冉进3剂,诸症得白此之后,末再复发。


按语:胃卞停饮一证,临床可见打心下悸动,四肢不温,或见主利,舌苔水滑,脉象滑或弦。本案脉证,主胃中停饮无疑,根据仲景治水之法,处以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获效。本方生姜剂量宜大.病重者亦可改用生姜汁冲服。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一两,炙。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


▲茯苓


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

▲甘草


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

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茯苓甘草汤:功能及适用范围


【功用】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适用范围】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


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疝作奔豚。


▍茯苓甘草汤:类证鉴别


1、茯苓甘草汤与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


茯苓甘草汤中用生姜,生姜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


▲生姜—温热


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胃虚水停。


而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入脾,白术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


2、茯苓甘草汤与五苓散:茯苓甘草汤证是汗后胃阳被伤致水停中焦,口不渴而小便自利,


茯苓甘草汤中的茯苓淡渗,桂枝温阳,生姜温胃,甘草和中,四药配伍,温胃散水之功最佳;


而五苓散证是汗出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行,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



伤寒条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所以口渴与否是辨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的使用鉴别要点。


但口渴这一症状仅为鉴别要点之一,茯苓甘草汤证尚兼见小便自利、心悸、厥逆、推按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等。




100首经方方证要点---茯苓甘草汤


[组成]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切

[功用]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主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欲作奔豚。


[茯苓甘草汤方解]

此厥阴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后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方本欲利水,反取表药为里症用,故虽重用姜、桂,而以里药名方耳。


厥阴伤寒,先热者后必厥,先热时必消渴。今厥而心下悸,是下利之源,斯时不热不渴可知矣。因消渴时饮水多,心下之水气不能入心为汗,蓄而不消,故四肢逆冷而心下悸也。肺为水母,肺气不化,则水气不行。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以之治水者,即所以治厥也。


伤寒心悸无汗而不渴者,津液未亏,故也用此方大发其汗。用姜、桂与茯苓等分,而不用芍药、大枣,是大发其汗。佐甘草者,一以协辛发汗,且恐水渍入胃也。


[方证要点]

1、胃虚水停证:以胃脘部悸动不安或者振水音,恶心嗳气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腹部柔软而胸胁胀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呕吐痰涎,量多色白清稀而不渴,小便不利,或浮肿倾向,或心悸;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或脉弦,或兼浮。


2、常用于痫症、神经性心脏病、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胸闷、心痛等属于心阳不足,胃虚水停者。


[茯苓甘草汤与苓桂术甘汤]

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茯苓甘草汤中用生姜,生姜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而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胃虚水停。而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入脾,白术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


[类似方证鉴别]


[茯苓甘草汤与五苓散]

茯苓甘草汤证是汗后胃阳被伤致水停中焦,口不渴而小便自利,茯苓甘草汤中的茯苓淡渗,桂枝温阳,生姜温胃,甘草和中,四药配伍,温胃散水之功最佳;而五苓散证是汗出后太阳之气被伤,膀胱气化不行,水蓄下焦,津液不能输布上承,故必见口渴、小便不利。伤寒条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所以口渴与否是辨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的使用鉴别要点。口渴这一症状仅为鉴别要点之一,茯苓甘草汤证尚兼见小便自利、心悸、厥逆、推按上腹部可听到振水音等。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356)


[医案举例]


刘渡舟医案:阎某,男,26岁。患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臭味,泻后心下之悸动减轻。问其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少津,脉象弦。


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水悸病证。若胃中水饮顺流而下趋于肠道,则作腹泻,泻后胃饮稍减,故心下悸动随之减轻。然去而旋生,转日又见悸动。当温中化饮为治,疏方:茯苓24g,生姜24g,桂枝10g,炙甘草6g。


药服3剂,小便增多,而心下之悸明显减少。再进3剂,诸症得安,自此之后,末再复发。


陈明医案: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胀,而且胀得非常严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样,晚上影响睡眠,所以她再渴也尽量忍住不喝水,喜欢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烧饼、油条等。


她来就诊时开始不说话,只是摇晃身子,让我听她胃里的水声,果然有“咣当咣当”的声音。伸出舌头一看,舌面上尽是水,她告诉我有时不自觉地流出口水。


我就开了茯苓甘草汤,重用生姜到24克,并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药物。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个月后,症状全部消除,饮水、吃饭均正常,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也为阴性。


陈明教授论:《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甚至胃里会听到振水音。当然,水饮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临床上见到,属于水饮型的胃病(俗称“水胃”,病人自觉胃中有水)还真不少,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溃疡,都会有这种表现。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成,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方中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