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拦江书院,同学们好! 大概是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尼克松说过一句话: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 这句话好久没人提起来了, 即使提起来大伙也觉得怪异。广告人的身价地位这么高吗?可以与总统相提并论? 是这样的。 在视频时代到来之前,这个世界主控力量是文字。而在文字的领域里,也可以这么分类: 顶尖层次的是:广告。很复杂的东西用三俩个字就可以概括,并且感性到你的心里。 第二个层级的是:诗。它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几行字。表达了一种情感、情怀。 再往下,就是像我们这些写长篇大论的人。 但我们写的百万字的小说,诗人用几句话就概括了。 正是这样,我们本周推荐一本最适合诸位的诗集——《孩子们的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有几个理由。 这本书的作者都是12岁一下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以他们细腻的笔触、敏感的心观察着这个世界,并且写出了这个时代最美丽的语言。 商业时代,我们的心非常的浮躁。太久太久没有人谈诗了,文艺青年已经被边缘化,曾为了被嘲笑的对象。 但是,如果我们想获得人生的成就,一颗心不能失去敏感,不能失去灵性,不能失去对文字的感觉。 正是这样,我们推荐这本书,不仅每个成年人要读,成年人跟孩子也要读。 静下心来想一想:面对这个世界,面向未来,我们的心需要做到那些程度? 首先,要保持敏感。 敏感的心固然容易受到伤害。但是,迟钝的心是永远无法察觉环境的变化的,只有敏感的诗才能才现实中提炼出来美丽的语言。 其次,要保持灵性。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灵性上。我们和一条狗的区别可能不足4%,和大猩猩的区别不足1%,差在哪呢?差在不足千分之一的灵性上,人才成为了人。灵性不是体现在暴力上、商业上,而是体现在对心灵认知的把握。 再次,要保持开放。 人的认知是这样的:一旦成形,就会固化;一旦固化,就会步步自封,裹足不前。它就会成为反动的力量,而不是进步的力量。只有灵性的语言,能够推动认知障碍,把它打开,走出去。 然后,要保持洞察。 诗人是有洞察力的。他能从丛林鸟叫感知到春天,从一粒露珠感觉到悲哀爱情,从一丝风感受到时代变迁。但我们的感受往往是很粗糙的,没有这么细腻。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让我们重新获得洞察力。 最后,要保持智慧。 不是我们写的每一行字都能留名于史的,绝大多数的字都是素性的,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但是,出自内心灵性的、出自智慧的、出自对人性感知的这些知识是永恒的。 因为永恒,所以推荐,谢谢。 《拦江小课堂》 问题一:毕加索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同样的,是不是也有人要花一辈子学习像孩子那样写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结论。 刚才讲到的:我们成长的时候,会固化,会步步自封,会裹足不前。但是你观察过孩子吗? 孩子始终在前进,始终在变化,始终有无限的可能。我们要回到孩子的状态中,要饱满,要有灵性,要敏感,要重新对这个世界观察认知,并且体现出我们的存在与智慧。 问题二: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有何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新奇。 比方说,你的门口有一座雕塑。 你从前面走过,可能十年都没注意它雕的是什么。 但是在孩子眼里,雕塑是活的。早晨是一个样子,中午是一个样子,晚上又是一个样子。晴天是一个样子,雨天是一个样子。人多的时候是一个样子,人少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 孩子的感知,就是成年人最缺的领悟感。 我们从中寻找差异性,这叫智慧,它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别人。 而我们在教育中被同质化之后,就失去了这种能力。现在,我们渴望这种能力回归。 问题三: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写诗的能力?如何培养? 这话可以说问错了。 实际上孩子写诗的能力不需要培养,只希望家长不要扼杀它。孩子生下来天生就是诗人,他有异常的领悟和感觉。 妈妈的手牵他一下,他都能写出一首诗;爸爸踹他一脚,他也能写出一首诗来,他所有的感觉都能以诗来表达。 只不过,成年人希望他成熟,不要那么幼稚,就是在这种磨合中,把孩子的敏感消失掉了。 所以,如何让孩子成为诗人?很简单。给他成长空间,给他自由,给他快乐。 迎 除 夕 后天就是除夕夜了,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今天、今年获得快乐,并且将快乐保持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