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文丨喵一喵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过年了!放假了!手机屏幕前的你大约翘着二郎腿美滋滋地瘫着呢……
界哥给您估摸一下每日流程:睡到三更起,下午发会儿呆,三餐靠外卖,晚上搓搓麻。时钟一过12点,精神来了!!白天荒废了晚上必须补啊,煲剧吃鸡看综艺,兴致来了再拼个乐高,人生美哉!

图1:吴昕一点半开始拼积木
请接受灵魂拷问第一问:你会睡觉吗?放假七天,舍得睡觉吗?用最贵的护肤品,熬最晚的夜……

请接受灵魂拷问第二问:你会睡觉吗?掐指一算,每天3点睡12点起床,睡眠时间9小时,没毛病。界哥告诉你,睡多了其实也不好!怎么睡,睡眠时间如何安排最合理?
今天,我们来盘一盘睡觉这件事儿……
最近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每天睡眠超过8小时,与普通人的死亡风险和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具体而言,每天睡8~9小时、9~10小时、10小时以上的人风险依次增加5%、17%和41%。
这项研究来自前瞻性城市和乡村流行病学(PURE),是由我国阜外医院李卫教授团队主持的最新结果。调查在多国展开,对116632名参与者的卧床时间和自我报告的午睡时间进行估计,平均随访7.8年。
我们可以看到,在校正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后,睡眠时间与心血管病和死亡复合终点事件呈J型曲线关系。

图2:睡眠时间相关的心血管病和死亡复合终点事件
每天睡眠6-8小时,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睡眠持续时间越长或越短,复合终点的风险越高,但持续时间越短的风险不显著。也就是说,睡多了比睡少了影响还大……
另外,此项研究还有个有趣的结论。如果晚上睡不到6小时,那么白天小睡一下,确实能弥补晚上少睡带来的影响;但如果晚上已经睡够了,那么白天小憩反而会增加风险!

图3:白天小憩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和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这对于咱有午睡习惯的娃来说也太难了……
研究者认为,那些睡眠时间较长的人可能有潜在的疾病(只是还没有临床表现),而睡眠时间过长是疾病的标志。

睡眠过少的朋友们也别沾沾自喜。
美国全国健康访谈对成人(≥18岁)进行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研究,时间从1977年至2009年。结果显示,在过去的32年里,极短睡眠(<5小时)的人群从1.7%上升到2.4%,短睡眠(5-6小时)的人群从19.7%上升到26.7%,并且睡眠不足的趋势持续在上升。
研究者们对人口统计学、健康风险和医学因素等进行了调整后发现,从1977年到2009年,超重和肥胖与极短睡眠和短睡眠相关的机率显著增加。
基于汇总数据的分析显示,与正常7-8小时的睡眠者相比,极短睡眠者(<5小时)超重的几率高出30%,肥胖的可能性高出两倍。同样,短睡眠的人(5-6小时)超重的几率高出20%,肥胖的几率高出57%。

可能的原因是:睡眠时间过短与瘦素减少、胃饥饿素增加相关。其特点为促使机体对高热量食物的食欲增加,如甜食、咸食、含淀粉的物质。
就是说睡眠时间过短造成的食欲改变,会进一步影响体重→导致白天困倦,使体育活动和能量消耗进一步减少→为对抗白天困倦,主动增加热量摄入→增加了夜间清醒期间的进食时机。
而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胆囊疾病、骨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

打呼噜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一夜呼噜连连,旁人还以为打鼾者睡的很香,果真如此吗?
鼾声一般不影响睡眠,也不影响生理功能,属于睡眠时的正常现象。而鼾症是指鼾声响度达60dB以上,影响同室人休息或导致他人烦恼,严重时出现一系列因低氧血症等引起的病理改变。
如果打鼾伴有频繁的呼吸暂停现象,那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图4:OSAHS机制
近年来, 很多研究表明OSAHS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是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卒中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最新的来自北美放射学会科学大会和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打鼾或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女性比男性有更早的心功能损害。打鼾的女性左心室重量增加,射血分数增加,以及心脏舒张末期容积明显较低。
其实,刚刚说到的肥胖,也是OSAHS 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谓“十胖九鼾”。所以疾病最终的发生都是相互联系的,而现代人生活中,不管是放纵娱乐式熬夜,还是工作被逼无奈,每晚的“最后一次”,可能终究酿成大祸。
好的道理你都懂,那就果断放下手机吧。在这里,界哥还祝大家:夜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