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2 03:18:21大公报 前段时间旁听了几场与新媒体相关的讲座,其中被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融”,媒体融合,媒介融合。“融”已经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关键字,如何融,成为了媒体人的新探索。 似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媒体发展就被技术发展推着走,不断迭代的技术刺激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突发新闻中,首次大量使用无人机进行报道。从高空看到的爆炸现场,无比震撼,隔着屏幕都让人胆战心惊。从可视化到全息影像,从静态到互动新闻。媒体从单向传递信息转为互动获取信息,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到融媒体,不过是短短几年光景。 “全”与“融”很难界定谁先谁后,二者联繫紧密,相伴相生。几个关於媒体的形容词之间的关係,最确定的就是“传统”在“新”之前,“全”与“融”在“新”之后。而“新”,正是技术发展催生的产物。 报纸、杂志、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媒介纵横江湖多年,在互联网和手机出现后,逐渐成为“过去时”,让路於网站、App。在轻量化应用如H5、小程序出现后,网站、App也在被淘汰的边缘逡巡。 媒体从旧到新,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因素,但如何真正製作出好的新媒体产品,成事在人。已经不记得是从什麼时候开始,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开设了新媒体专业。传媒预备役人才在求学时,除了写作、摄影,还要开始学习设计乃至算法。在传统媒体工作的不少“老司机”纷纷转行,加入了刚创立的新媒体公司,探索新型报道形式。 传统媒体人的先天优势在於扎实的新闻功底,劣势在於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年轻新媒体人则刚好相反,对技术瞭如指掌,但未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和策劃、採访功底。 因此,“融”不单单是新旧媒体的融合,更是人的融合。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观念的更新,缺一不可。有“老司机”带路,有“新司机”探路,才能真正赶上融媒时代的顺风车。
|
|
来自: 太乙ocwfrzeutj > 《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