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在众人面前不敢咳嗽,不敢打喷嚏,不敢放声大笑,不敢提重物......她们甚至躲避掉正常的社交生活,无缘工作、家庭的重要时刻。让她们困扰的就是被称为“社交癌”的尿失禁。 Medlander 2019.01.23 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压力尿失禁(UUI)、混合性尿失禁(MUI)、充盈性尿失禁(OUI)等,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咳嗽漏尿、大笑漏尿、上楼梯漏尿都是因为它。 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们,盆底肌群多处于松弛状态,这些人群还常常伴有盆腔器官脱垂。 尿失禁并不是自然现象,背后盆底的问题值得你去关注。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犹如一张吊网,承托并保持着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 孕期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到妊娠足月时子宫内容物比非妊娠期增加了约数百倍,子宫重量增加近20倍。胎头会直接压迫和牵拉盆底肌肉和神经肌肉接头部分,导致盆底肌肉正常功能及生理代谢异常。
如果是顺产,盆底肌肉和神经在分娩过程中被极度牵拉,特别是耻骨尾骨肌的中间部分,最终引起盆底肌肉及筋膜的撕裂和神经损伤,发生尿失禁、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患者人群庞大,却未引起重视。据统计,中国20岁以上女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30.9%,绝经后的女性,这项数据甚至超过50%。尽管尿失禁有如此庞大的人群,然而却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得到合理治疗的女性更是微乎其微。 她们或是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或是羞于让外人甚至亲人看到。要么忍着不说,要么就是认为这是体质问题,生育后多跑几趟厕所非常正常。很多人不得不长期依靠护垫,一般到医院就医的患者,症状都已经十分严重。
多产使尿失禁发病率陡增,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不少人已做上了第二个孩子的妈妈。据统计,多产可使尿失禁发病率提升3倍。 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相比,尿失禁的发病率不但更高,医疗费用也远高于冠心病、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等。在美国,每年花费在尿失禁的治疗费用高达163亿美元,远高于血液透析加冠脉搭桥的费用。 ![]() 尿失禁治疗也有黄金时间,过亿女性羞于说出口的尿失禁,只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进行简单生活方式干预和物理康复治疗,就能取得很好治疗效果。但预防治疗却有“黄金时间”,一般是女性产后42天至6个月。 ![]() 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一定要控制体重,把体质指数(BMI)控制在30kg/m2甚至25 kg/m2以内。另外要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或者减少体力活动。 ![]() 治疗便秘也很重要,便秘伴随的慢性腹压增高不仅仅导致尿失禁,也可能促进某些类型的便秘。雪上加霜的是,盆腔器官脱垂也可能促进某些类型便秘的发生和发展。 ![]() ![]() 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又称为凯格尔运动,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巩固盆底肌力的黄金治疗方式。众多机构及其临床指南将其列为SUI患者和以SUI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
练习“凯格尔运动”之前要排空小便,选择坐位或者站位都可以,然后用力收紧盆底肌,最好保持收缩10秒钟,再放松10秒钟,10次为一组,一天做三组。练习时注意不要收缩腹部、大腿和臀部的肌肉。 ![]() 对于不能主动收缩盆底肌、本体感觉差的患者可采用生物反馈和盆底电刺激的方法。盆底电刺激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来改善控尿能力。 来源:伟思盆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