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起哲学就脑壳儿疼?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打开哲学的正确方式!

 素笛轩 2020-08-22

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先秦,是一个群星汇集的时代。后来很多哲学的中心思想就起源于此。

那先秦诸子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呢?

周公文制

周朝在中国制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的制度基础。在经济上,施行“井田制”——将田地分成九宫格,中间归地主所得,其余部分为农民所得;在社会制度上,规定了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在政治上,施行分封制,即在周天子身边分封诸侯,来守卫周天子,也因此有了烽火戏诸侯的笑话。

春秋战国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到了西周末年,井田制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诸侯各国“废井田,开阡陌。”周天子的威信不断下降,诸侯之间攻伐兼并,就此拉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为了恢复国家的安定,各大学派纷纷涌现,产生了“百家争鸣,诸子蜂起”的盛况。儒家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那么儒家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儒家来自西周的“王官之学”中的礼学。

注:王官之学指周代贵族等级制社会中的主流学术文化。王官之学就是西周礼乐文化的话语形态,是作为统治阶层的西周贵族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宗教思想之源头。

孔子之“礼”

提到儒家,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礼”分为周礼,仪礼和礼记三大部分。

“礼乃治国之纲”。周礼属于根本的政治制度,为国家上层建筑,故而又称其为“礼治”。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礼,王之大经。”(《左传·昭公十五年》)

我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自居,不仅是说国人讲礼仪,还因为我国自孔子以来施行的都是周礼制度。

仪礼俗称人伦,是对百姓生活中礼仪的规定,包括祭祀,出征,朝聘,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等仪则,即礼制,礼器。

周礼和仪礼是孔子对于周朝礼仪的整理和归纳。但仅凭这些,我们还不能称孔子是我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礼”的第三部分“礼记”,又称“礼本”。顾名思义,礼本就是礼仪的本质,礼仪的源头。

孔子用其一生思考和实践告诉我们,“礼”的源头在天之大道。正如《史记》所言:“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孔子认为,礼仪是结合冥冥中的天意而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用礼去追寻天之大道,方能下学而上达。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一天,孟子的学生问老师:“商朝是顺应天命吗?”孟子说:“是呀。”学生说:“商顺应天命,那为什么周又能取代了商朝呢?”孟子说:“天命靡常,以德配天。”意思就是天命是变化的,有德行的人才能配上天命。

所以,天命不是统治者说的算,而是我们百姓说的算呦。

但是,挽救那个“天下无道”的社会仅凭“礼”还远远不够,所以孔子苦苦思索,又提出了沿用至今的治世之道。

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请大家期待一下下期的『知行合一』吧!

中国哲学神秘而又璀璨,这个栏目并不严肃,但是绝对认真,我们可以聊聊某个哲学家,聊他的主张学说或是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谈谈某个朝代的流派,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我们没有思想的灌输,不过是想有个机会和大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然,对于各种思想,我们只能主观地或者借用大家的主观为您讲解,若您有其他的看法和理解,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栏目策划:疏桐;图文编辑:微雨

知行合一 · 1901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