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祸坞堡——东汉兴衰大脉络

 气定神闲1706 2019-02-02

历史上有一个朝代非常值得我们今天学习,那就是汉武帝、汉明帝、汉宣帝三朝。这个阶段官僚体系被削弱,90%的官员被刘秀裁员了老百姓生活非常富裕,路不拾遗。

 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宣帝-刘询

东汉前期出土了很多墓葬,很多不是官员而是普通百姓的墓葬的陪葬品都非常丰富,说明了当时老百姓的富裕程度。

 

那么,为啥这几个朝代能够用10%的官吏确能实现盛世呢?答案就在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的原型就是  坞堡体系

东汉前期就是坞堡体系的高峰期,坞堡就是宗族,靠宗族的贤人来治理地方,每个家族都有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有了基层的稳定细胞,天子们才可以大大的削弱官僚集团力量,靠民间自治。

 

坞堡发展到了宋朝就是团练宗族们团结在一起,自保自强自己治理自己,但是实力又不足对抗政府,坞堡类似于今天的集体经济,人民公社。原来有宗族、族长,现在家庭单位太小了,人伦的很多关系就不见了。整个宗族团结一致,在贤达们的领导下,内部自助、协调资源、抗风险能力更强,动乱时代,还能形成民兵组织自保。

 

坞堡导致了民富官弱,这个是典型的天子无为,百姓却能安居乐业的模式。

但是,这里有2个变量

1、蛮夷入侵

2、天灾

东汉的转折点,就是西北地区的羌乱又是西北西北好像就是一个动乱策源地,历朝历代都如此。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天下太平、百姓富裕,所以政府力量薄弱,军队也不多,因为没有必要。这个时候百姓的日子是很好过,但是当官的日子不好过,因为坞堡们太团结太强大了,很多政策无法落实,基层会对抗官员。

比如征兵,不过那时候天下太平,天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底层过好日子了。但是,一旦战乱启动,就需要强政府了,这个时候临时组建强政府,就很难了,因为来不及动员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一个弱政府强坞堡的朝代是很难的。


西羌于是得寸进尺,东汉的部队开始屡战屡败,因为一直不重视军队建设,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天下太平的,后来导致了西北的几个省份都沦陷了,西羌甚至围攻长安。这个时候西北就出现了大量逃避战乱的人,这个后来就是流民了,流民一旦出现,天下动乱就要开始了,因为这些人没有积蓄,没有土地,流窜抢劫。于是,弱的坞堡被流民们给淹没了,沦陷了,也卷入到了流民部队。强的坞堡则可以对抗流民,吸引了弱的坞堡前来投靠,于是强者愈强。这样坞堡就出现了两极分化:弱的被流民吞了,强的则吸附了更多坞堡变成了地方豪强。


于是,东汉从天下太平时代,因为外乱就进入了地方豪强根据时代,东汉为了平息羌乱,所以大规模的印发货币来招募军队和政府官员。这场动乱持续了14年才实现稳定,但是没有彻底平息。代价是花掉了240亿的铜钱,超过了西汉200年的发行货币总和。东汉一下子从富裕变成了贫困,政府开始不断的向百姓征收税收。

 

另一方面,大力提拔和依靠武将来镇守边疆,而且为了应付随时的入侵,给了武官们极大的自主权,后来这些武将们就成了割据势力,代表人物就是张焕、皇甫规和后来的董卓。



 黄埔规


东汉灭亡的种子就此埋下。


这个时候,武将割据、流民四起、坞堡做大对抗中央,关东百姓承受沉重的税收对抗蛮夷,这一切还能勉强维持,直到汉桓帝时期天灾再来了——超级蝗灾。

和平的关东一半的地方出现了蝗灾,庄家绝收,西北流民还没有安置好,关东流民又出现了,后来就是黄巾起义

 

蝗灾过后,很多人饿死,尸体多了,就导致了传染病,瘟疫又起来了,又给天下大乱的局势变得更乱了。

 

这个时候,政府实在钱不够花了,然后汉灵帝就不得不卖官给豪强来赚钱,这个就是臭名昭著的昏君——卖官鬻爵赚钱


 

但是没有办法啊,农业饥荒、遍地流氓、蛮夷入侵、藩镇割据,不卖官,哪里来的钱来做这么多大事情。官卖的差不多了,买办集团就彻底控制了权力,因为有钱买官的都是豪强地主。于是,天子就被架空了,这个就是汉桓帝、汉灵帝的无奈和悲哀,然后就到了彻底架空的汉献帝了。不是汉桓帝和汉灵帝太昏庸无能,换成你我?还能有啥办法?


所以,汉人政权,天灾、蛮夷入侵单一出现都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蛮夷入侵和天灾往往一起出现,这个时候就无解了。


后来汉灵帝实在没有钱了,官都卖光了,但是要花钱的地方却越来越多,怎么办?滥发货币,通货膨胀。汉灵帝感叹道:他已经三空了,田野空、府库空、朝廷空。可以说是一个三无公司的董事长了,等待他的也就是崩溃和骂名。


官僚集团又是坞堡们花钱买官的,这样就是地主豪强翻身做了官员,这样天下就被豪强化了。东汉末年,就是一个豪强争霸的时代。后来地方也有样学样,学朝廷私铸货币,地方也发行自己的货币了,这样,财政也被彻底瓦解。

 

到了这个地步:财政瓦解、官职卖光、武将割据、流民造反、蛮夷入侵、天灾连连……换作任何人,估计也挽救不了危局了。

 

天子手上的筹码全部兑换完毕了,已经没有筹码来平息这么多动乱了。有钱的坞堡买的官越多,买的官越多肯定要赚回来,于是压榨当地的百姓越厉害,时间久了这些坞堡就成了大军阀。所以,三国演义的格局就是这么来的。

 

绝望的流民们都渴望救世主的出现,因为官员不可靠、坞堡不可控、天子不可靠,他们只能靠神仙楼,于是太平经和张角就横空出世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天下彻底进入了乱局,外有蛮夷、内有黄巾军,那些武将们又进一步有了实战舞台的空间了,所以,董卓们开始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一直到把天子当作筹码抢来抢去。

 

所以,我们看待历史,不能从天子的好坏来评判,到了汉桓帝和汉灵帝时代,不是他们两个昏庸无能,而是天下大势实在太差了,天灾-颗粒无收;人祸-蛮夷入侵。古人把这个一起发作的时期叫做——气数已尽。

 

宗族制度也是刘秀对前朝的修正,因为不靠宗族,就要靠官僚,那就是西汉末年毁灭的光景了。我们的古人不断的在探索,不断的在试错,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答案。

 

所以,我们看历史的时候,不要看那么多细节,特别是描述皇帝昏庸无能导致乱局的,我们要看公司的基本盘。很多东西是不可控的,天灾、蛮夷,这些都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要想休养生息,那就不得不放弃征战蛮夷,时间久了,蛮夷也会做大做强,最后一定就是入侵,蛮夷入侵,一旦再碰上天灾,那么这个朝代基本也就没有救了,不是个人能力问题。

 

如果我们是天子,庄家绝收遍地流民,然后造反军到处抢掠、蛮夷又入侵,还有底层失控,武将做大尾大不掉,怎么办?天子的也就是成了一个背锅侠了,可以调动的资源都没有了。东汉如此、唐朝如此、明朝也如此。

 

所以,我们要建立足够强大的粮食储备体系来预防天灾,这样天灾就相对可控。对于蛮夷,那就是足够的震慑能力,这个目前也做到了。现在就是最后一个:堡垒从内部攻破,只要这个也杜绝了,那就安全了。

 

我们这代人是最幸福的,物质极度丰富,天下平安。

 

东汉时候的货币发行是崩溃了,军阀们都私自发行货币,比如董卓,回到长安后,把秦始皇留下来的12个铜人溶解掉铸成了无字小钱,秦始皇的铜人每个重多少?24万斤啊,都是超级巨人。

 还有未央宫留下来的铜缸、铜器、铜台等也被毁了用来发行无字小钱,货币滥发,不足值的发行来掠夺本来就奄奄一息的民生。哪怕仁义著称的刘玄德,还不是滥发货币来压榨百姓?在漫天的货币洪水背后,一斛粮食的售价达到了百万钱,百姓财富被掠夺一空。财富被少数门阀吸附,然后这些门阀又开始招兵买马,越做越大。


 

三国演义的历史大背景大抵如此,本质上还是豪族的抢地盘游戏。

 

从宗族到坞堡,再经过坞堡的兼并进入大地主,然后再经过买官卖官进入官僚体系,完成了从底层宗族到超级豪强军阀的进阶之旅。这个就是门阀体系,一直到武则天才消停下来。

 

 西北一直就是门阀的温床和热土,到了南北朝到隋唐,那就是我们以前分析过的,世界第一大门阀集团——关陇集团,控制了中国政治局势数百年,掌控了西魏、北魏、北周、隋和唐朝等诸多朝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