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大乱之后如何大治

 与春天同行 2023-09-22

土地兼并:为什么会土地兼并?社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家里有能者,高抛低入,会集中一些土地,这是少数。多数是权贵、豪强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强买强卖使土地大量集中。

解决方法:或者叫缓解这个过程的方法:第一:强势君王,任用酷吏,打击豪强;第二:强臣变法,打击豪强,收回土地,实行均田法。变法的目的,就是把权贵中的佃农变成自由民,这些人没有土地,租权贵家的地,给权贵交粮;想办法,让这些人主动去租国家的地,给国家交粮;第三:对外用兵,抢劫他国财富,同时战争要导致人口减少,重新分配土地。

变法措施:第一: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成年男子必须独立成家,减少懒汉、提前生育、增加人口。

第二: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用军事管理方式,管理人口,通过连坐法,杜绝隐瞒户籍人口。

这些措施完全把人当畜生来对待,像畜生一样繁衍人口,像牛马一样田间劳作。人口有了,土地怎么来呢?

第三:组织人力、兴修水利、沧海变桑田;人口超过土地承受的极限,政府出面、以工代赈、既可以减少多余人口吃饭问题,要可以流民的产生,还能增加土地供应量。
第四:加大打击豪强、小题大做、没收土地;其实就是现在的反垄断。
第五:废除世袭制,贵族死后,根据爵位,部分土地归国家所有,重新分配;其实就是现在的遗产税。
第六:对外发动战争,抢夺土地和人口。

变法目标:直接向国家交粮的人口变多,即使降低赋税,总体上也是划算的。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当权者不大兴土木,人口的劳役也会大大降低。这就是古代轻赋税、薄徭役的政策。如此十年便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就会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期。

根据上面说的,我们再对照下历史

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社会人口增加、财富增加。某种程度上也无法继续,对外用兵被提上议事日程,对匈奴战争的结果。第一:得到大量土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第二:得到大量人口,少数民族内迁;第三:促进商品流通,东方的商品通过河西走廊、西域、中亚、地中海甚至流向欧洲。第四:迁徙地方豪强到河西屯田戍边,缓解土地兼并。

三国曹操时期:东汉末期,地方豪强军阀割据。导致流民遍野,田地荒芜。此时曹魏屯田制主要内容就是将流民、战败士兵和无主土地收归国有,由政府组织耕种,实行“屯田制度”。第一:解决了流民问题,大量流民不解决,必然会引发各种起义,叛乱。第二:曹魏的这种屯田制,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流民问题,还解决了军队吃饭问题。但是这种制度很苛刻,一但成为政府的屯田奴,世代都是屯田奴,不能为官。

中国历来对流民,百姓,只要政府强势都能很快解决。但是对于豪强、门阀处理起来就要谨慎小心,一个弄不好,就会导致朝代更迭。比如隋炀帝,就是被李唐门阀取代;南北朝时,宋齐梁陈,更是这样。

统治者在对待皇亲国戚、豪强门阀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