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清静经》与脑神经科学实验结果不谋而合

 闲云卧天 2019-02-02

新春供灯祈福迎新道场正在进行中.....

发信参加的善信,请与三宝联系!

东北萨满文化,期待与您结缘。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节选自《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从经文上来看,一个人之所以沉沦苦海,乃是因为心神不得清静,被六欲三毒所牵绕;并且,一旦沉沦之后,似乎便很难上岸,要在其中流浪生死,耗尽一生。

那么问题就来了:

1、《清静经》当中所描述的苦海到底在何处?

2、为什么一旦沉沦苦海之后便会常驻不离,流浪生死,耗尽一生?

我们将尝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印证并解释《清静经》,从而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但是,在进入经文并回答问题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代脑神经科学当中的一个概念:柯立芝效应


一、关于“柯立芝效应”的由来

所谓柯立芝效应”,大概是源自这么一个小典故:

某年某月某日,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和妻子参观了一家家禽农场。在参观时卡尔文太太向农场主询问:怎样用这么少数量的公鸡生产出这么多能孵育的鸡蛋?

农场主自豪地解释道他的公鸡每天要执行职责几十次。

“请告诉柯立芝先生”第一夫人强调地回答道。

总统听到后,问农场主:每次公鸡都是为同一只母鸡服务吗?

“不”,农场主回答道:“有许多只不同的母鸡。”

“请转告柯立芝太太”,总统回答道。


总统夫人本来想借着公鸡来挪揄一下总统,却不曾想,反而被总统先生就此将了一军:你希望我向公鸡一样雄壮,没问题,那我也需要像公鸡一样寻找更多的配偶才行。

这个小故事实际上是说明了一个生物现象:似乎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刺激源,生物的大脑就能够持续保持兴奋状态。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及其背后的故事,科学家们便将1只公鼠和1只母鼠关进同一个笼子里,结果发现:随着彼此亲密次数的增加,公鼠与母鼠的亲密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乃至彼此逐渐形同陌路。

然后,当科学家再往笼中放入第2只母鼠,竟能够重新激活公鼠的活力,使之与新的对象继续亲密。

紧接着,心理学家便放入第3只、第4只、第5只母鼠……

最后的结论是:只要不断地放入新的母鼠,就能够让公鼠持续地保持兴奋状态


二、遣欲而心静、澄心而神清

于是,为了探究柯立芝效应的原理,心理学家便开始对小白鼠的大脑进行监测,并再次重复实验。然后发现:当公鼠面对同一只母鼠的时候,其脑部的多巴胺分泌会随着彼此亲密接触的次数逐渐降低;不过,只要往笼子里不断地投入新的母鼠,公鼠的多巴胺分泌便能够被无限次地再次激活,然后一展雄风。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解释另一个科学术语,“多巴胺”:

简单说来,所谓“多巴胺”:乃是哺乳动物大脑当中的“奖赏回路”——当这玩意儿被激活的时候,人便感觉兴奋或舒适:金榜题名、升职加薪、新婚洞房、偶遇故知,等等,我们在生活当中的任何建树和成就都能够激活大脑内部的多巴胺,乃至辛勤工作一天之后吃顿丰盛的大餐,锻炼之后浑身大汗然后洗个美美的热水澡,也会感觉兴奋或舒适。

正是因为人类自身有着这样一个自我奖赏的脑神经回路,所以人们才能够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断进取、不断开创。

小白鼠的基因组成与人类相差无几。这也就是说,柯立芝效应同样适用于人类。

事实上,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实验,最后发现,柯立芝效应能够支撑并适用于自然界当中的大部分哺乳动物。

综上所述,所谓“柯立芝效应”,就是说:包括人类在内,只要拥有足够多乃至无限多的外在刺激源,哺乳动物的大脑便能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相反,如果哺乳动物面对单一刺激源,他的(或是它的)多巴胺分泌量便会逐渐减少,导致大脑不再兴奋


请闹记我们在“柯立芝效应”当中所学到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份科学领悟进入《清静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柯立芝效应的存在,表示我们的大脑当中有着这样一套自我保护的系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而兴奋起来,但并不会兴奋得太久,面对同一个刺激源(比如固定的单一配偶,牢固的亲密关系),我们的兴奋会逐渐平复下来,然后恢复平静。

这就从科学层面印证了“人神好清”、“人心好静”。

不但是人,就连小白鼠也一样——只要我们不要去过分地刺激它(或者他)。

所以经文第二句接着说道: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只要我们能够将外界的刺激源给规避掉,我们的心神便能够回归澄明与清静的本然状态,从而将六欲与三毒给清洗掉。

六欲:指经由外境对六根(眼、耳、口、鼻、心、意,是为人体接受信息的六个通道)刺激之后所产生的贪求之心;

三毒:亦即“三尸”,分在人体上中下三个丹田当中,随着贪求之心而生起。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好象一杯水,如果我们老是去搅动它,将水里的尘埃(六欲三毒)搅拌起来,这杯水立刻就会变得很浑浊;一旦我们把水杯放下,让它安然不动,尘埃自然沉淀,心神就会像这杯水一样自然清静起来。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道德经》谓之:“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只要不去给人施加外在刺激,心神就能够恢复清静。


三、为什么一旦沉沦便常驻苦海?

柯立芝效应就是这样: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刺激源,人的六欲三毒便会被搅动起来;相反,倘若刺激源是单一或固定的,人的大脑便会逐渐趋于平静。

或许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这个生物现象,于是便调侃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相反,如果刺激源是单一和固定的,那人们自然就会走向老夫老妻的“七年之痒”。


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多巴胺抗药性

实际上这也是人体自身的生物适应性,正所谓: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

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为了克服多巴胺抗药性,为了重新激活多巴胺的奖赏回路,人体的基因密码便让人在寻找刺激源的时候不断地追求新鲜感(如果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完成这个追求,那自然就是亲密关系的出轨了)。

——回想一下我们在刚才介绍的科学实验:其实,这个过程便是在给笼子里的公鼠不断投放新的雌鼠。

在这样一过程当中,主体为了克服越来越强大的多巴胺抗药性,便需要寻找越来越多的、新鲜不重复的刺激。不断追逐刺激、不断得到满足,然后不断追逐新的刺激以获得新的满足,这实际上是一个死循环,是在六欲三毒当中的无限沉沦。

这便像是一个口渴的人,只有喝盐水才能解渴,然后越喝越渴、越渴越喝。

开篇的两个问题之一:“为什么一旦沉沦苦海之后便会常驻不离,流浪生死,耗尽一生?”

因为这便像是笼中的小白鼠,由于柯立芝效应当中的多巴胺抗药性,使得单一刺激源逐渐失效,因而便需要投放更多的刺激源,重新激活多巴胺,让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而这个过程当中的每一次激活,都需要更多的、新鲜的刺激源,然后就此走入一个永无止尽的死循环,是为常住不离,流浪生死,或许真是要等到死亡以后才能终结这个循环。


四、《清静经》当中所谓的生死苦海

在明白了这个问题以后,让我们继续阅读经文: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这一段的哲学意味比较浓,让我们慢慢讲解:

《易经》之“易”有三谓:变易、简易、不易。

万事万物均处在永恒的变化当中,是为不易的(永恒)变易;而这条宇宙规则(道)看上去又是如此质朴和简单,大道至难而至简,是为简易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永恒的变化(道)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反观内心,也可以发现,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变化:生理在不断变化,从矮小软弱的小孩长成身强体健的大人,又从身强体健的大人长成弯腰驼背的老人;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当小孩的时候喜欢零食和玩具,成年以后希望能够在社会生活当中崭露头角有所建树,老年以后就变得更向往天伦之乐。

昨天的我并不是今天的我,而今天的我也不是明天的我,所以,“我”究竟是谁?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如果我们能够突破“自我”的迷雾,经由“自我”所滋生出来的三毒与六欲,难道不也是虚妄的吗?正是:“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自我”是虚妄不实的,而“自我”在经过刺激以后所产生六欲三毒,也同样是虚妄不实的,是为“妄心”,由于这份妄心而牵扯和干扰心神,便让自己黏着于外在万物当中,然后生出贪求之心,而这份对外贪求的冲动,便是烦恼妄想,至于这份烦恼妄想,其实并不在别处,只是存在于“自我”当中——因为我们无法内观其心,无法洞察“自我”本身一直在变易,执虚为实,从而也就让我们自己黏着在“自我”的六欲三毒当中。

开篇的另一个问题是:“《清静经》当中所描述的苦海到底在何处?”

综上所述,《清静经》当中所谓的“苦海”,其实并不在别处,只在吾人的一念之间:将杯子当中的尘埃搅动起来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五、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

回过头来,脑神经科学给我们留了一个好消息:人体拥有着十分强大的自愈功能。只要停止对大脑进行持续的、强烈的、视觉的刺激,一个人的脑部结构便能够逐渐回复,换句话说,他的多巴胺抗药性能够再次恢复到正常状态,不需要过多的刺激也能在平静的生活当中重新找回趣味

随着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深入,相关的结论也越来越多,很多心理医生发现人们的一些心理疾病与生理状态息息相关:当人们开始对手机与网络的浏览进行严格的控制之后,当人们停止对自己的身心进行刺激之后,大多数人的焦虑神经症与抑郁症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不药而愈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华夏子嗣,相比于西方社会,我们中国人在文化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优势:道教修炼、道教养生。

《抱朴子·养生论》说:“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便是教人少思寡欲常清静,停止向外寻找刺激源。

其实也是《黄帝内经》开篇所说的十六个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千言万语,都是《清静经》当中所说的一个道理:“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