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2个大棚分别设为对照棚和处理棚。处理棚于番茄移栽1周后开始采用农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法进行CO2施肥,具体方法为:在处理棚中等距放置3自行设计的简易实用型发酵装置。发酵装置为:以直径5~8cm的木棍或毛竹制作成的100cm×100cm栅栏作底座,用砖块将底座离地面架空20cm,以利通气发酵筒体用塑料编织袋面料内衬一层塑料薄膜制作,缝制成直径80cm、高12cm的无底无盖筒体.用4根竹竿或木桩将筒体支撑在栅栏底座之上,即可往简体内填发酵料。参照本课题组的国家发明专利(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大棚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专利号:ZL200410024965.0)中的方法以稻草和猪配制发酵料,并加入由本课题组自行研发的快速、高效产气复合菌种,混匀后入发酵装置中,每个装置填料400kg左右.最后在填料上方加盖一层用稀硫酸浸泡过的海绵,用于吸收发酵过程中逸散出来的氨气。由于发酵过程原料的损失之后大约再需补充发酵原料23次,每次需添加发酵原料50-100kg.根据我测定,应用该方法可使大棚内CO2浓度维持在800900μLL之间,而对照棚度仅在200~350μL1之间 13测定项目和方法 在对照和处理大棚内分别设4个对应观察点,每个观察点横向选1排(1 株)番茄作为固定观察植株,用于观察植株生长指标。株高用卷尺测量;茎粗选取距离植株主茎根部10cm处用游标卡尺量取直径;果径同样选取果实直径最大处进行测量;选取番茄前期成熟果,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硝酸盐含量测定釆用水杨酸-浓硫酸法(李合生,2000);有机酸含量釆用滴定法、维生素C含量采用钼蓝比色法、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恩酮比色法(高俊凤,200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阿贝折射仪WYT进行测量;每次采摘果实时,对照棚和CO2处理棚分别进行称重计产, 1.4统计分析 ![]() 参考 氨气和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2NH₃+H₂SO₄=2(NH₄)₂SO₄ NH₃+H₂SO₄=NH₄HSO₄ 浓硫酸是酸性氨气遇水有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硫酸铵和水,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氨气就是这个原理。 硫酸的浓稀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最高的发烟硫酸密度约为2,含游离的SO3约60%。一般来说密度为1.61g/mL的硫酸叫浓硫酸(注:一般认为浓度70%以上硫酸的叫浓硫酸)。 其中折合含SO3的量达到82%,它的浓度为18 mol/L,中等浓度的是指密度在1.5到1.8左右,它们的浓度分别是在9.2mol/L到16mol/L。那么稀硫酸是指密度在1.5g/mL以下,浓度在9.2mol/L以下。 工业制氨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得。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纯氢也来源于水的电解)。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即为合成氨原料气。从燃料化工来的原料气含有硫化合物和碳的氧化物,它们对于合成氨的催化剂是有毒物质,在氨合成前要经过净化处理。 扩展资料: 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将水加入浓硫酸会使水浮在浓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溅出,造成事故。 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切不能将顺序颠倒,这样会引发事故。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注酸入水不断搅拌稀释好的硫酸应冷却至室温后存放入试剂瓶中。 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与浓硫酸加水稀释类似,注硫酸入硝酸,混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也常用于将醇类物质的羟基转化为硝酰氧基(硝酸酯)。 铵盐是氨与酸作用得到铵盐 ,铵盐是由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强电解质。 从结构来看,NH4+离子和Na+离子是等电子体。NH4+离子的半径比Na+离子的大,而且接近于K+离子,一般铵盐的性质也类似于钾盐,如溶解度,一般易溶,易成矾。铵盐和钾盐是同晶型等,在化合物分类中常把铵盐和碱金属盐归为一类 |
|
来自: 海底丛林 > 《发酵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