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相如作赋是为了献媚得高官

 江山携手 2019-02-03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才子,四川成都人,擅长写赋(相当于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辞赋专家。司马相如原名司马犬子,因崇拜战国时期赵国丞相蔺相如,故改名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年经时不仅文才盖世,而且长相英俊,人也风流倜傥,他和美才女 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如同他的文采流传千古。

年经的司马相如因为学有所才,故希望为专朝廷所用,故先用钱谋了信郎官的职务,以求接近当时的皇帝汉景帝,希望皇帝发现并重用自己,以展示自己的才学。

可惜,汉景帝并不喜好文学,司马相如失望至极,便辞官投奔梁孝王门下,梁孝王要辞赋,非常喜欢他,把他安排在名流俊士中,司马相如和这些名流俊士交流中,写下了千古名文《子虚赋》,正当司马相如想一展才学,施展抱负时,不料好景不长,人世沧桑,梁孝王突然归西。司马相如失去所依,只得郁闷的回到四川老家。

在四川期间,景帝崩,武帝立,汉武帝能文能武,又好大喜功,尤其喜欢歌功颂德的辞赋,一天,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加赞赏,以为是古人所写,大叹没有机会和此文作者同一个时代,不料被身旁侍奉猎犬的狗监官杨得意听到(杨得意也是四川人),便告诉司马相如是当朝人,而且是他的老乡,于是,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叫到了长安,司马相如告诉汉武帝:“《子虚赋》是我的旧作,是叙述诸侯游猎时所赋,气势算不了什么,我知道陛下的皇家猎苑气势宏伟,让我来写篇《上林赋》吧!”汉武帝大喜,当即叫人笔墨侍侯,司马相如自然文思敏捷,一气呵成,随即献上《上林赋》,汉武帝看后很是喜欢,他还想当时杰出的文学专家也写《上林赋》,以看出谁的文采高,可惜,正直的司马迁自然不愿意阿谀奉承,拒绝写,傲气的东方朔还婉言批评,其它文人自然献媚,写了不少《上林赋》,可惜论文笔、才气都不如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赋中大肆炫耀汉武帝的捧场与奢侈,汉武帝岂能不乐,立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

司马相如发其媚词获得高官,更加得意。后来又写下了《大人赋》,歌颂汉武帝的求仙之路,汉武帝自然欣赏,随即提拔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令其代表他出使西南夷,到达蜀地时,蜀地太守亲自到郊界迎接,四川人无不以他为荣。

但司马相如在官场人并没有多大作为,他也知道,他只不过是汉武帝一弄臣,而汉武帝虽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但他连年征战,搞得民不聊生,统治黑暗,却需要下面的臣子歌功颂德,而当时的大臣除了司马迁等少数文人外,都向汉武帝献媚。司马相如终于良心发现,厌恶了官场,后托病还乡,还乡之际上书汉武帝打猎要适可而止,司马相如终于做了一回真实的自我。

从古到今,弄臣无数,但象司马相如以歌功颂德获得高官的还不是很多,李白当年把杨贵妃比喻成西湖也未得到高官,可见司马相如是御用文人且得高官的老祖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