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不仅出产奇特无比的袋食蚁兽,还盛产一种更独特的食蚁动物-短吻针鼹,无论是长相还是习性,短吻针鼹是哺乳纲动物中现存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属于单孔目。单孔目因其直肠和泌尿生殖系统共同开口于一个肛门孔而得名,是原兽亚纲仅有的一目,因有毛和乳腺而归为哺乳动物,却像爬行类一样卵生,仅2科3属3种,即针鼹和鸭嘴兽,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区,主要在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新几内亚岛生活。
单孔目是原始而特殊的哺乳动物,如活化石之称的鸭嘴兽科鸭嘴兽属的鸭嘴兽(见上图),体长40-50厘米,体重0.7-2千克,嘴巴宽扁似鸭嘴,身体和尾部像海狸,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较针鼹小,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雄性鸭嘴兽的膝盖背面有一根空心的刺,有毒,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栖息在河流、湖泊中,主要以贝类、蠕虫、甲壳类和水生昆虫幼虫为食,是澳洲的象征之一。澳洲盛产古老鸟类,如无翼鸟目无翼鸟科无翼属的大斑几维、小斑几维等3种几维。褐几维鸟(见上图),别名鹬鸵、奇异鸟,体长46-50厘米,雄鸟体重2.125
澳洲盛产鸮鹦鹉、鹊雁(具体见:奇特的盔:鹊雁)、鸸鹋、琴鸟(具体见猎奇:长尾鸟雀之五)、极乐鸟(具体见猎奇:十大奇异鸟类之二)、蜡嘴雁、黑天鹅、鹤鸵等特有鸟类,也出产泰卡鸡、山蓝鸭、奥克兰鸭(具体见:雁鸭之最之四)等极度濒危鸟类。秧鸡科紫秧鸡属的泰卡鸡(见上图),别名新西兰南岛秧鸡、巨水鸡,体长63厘米,重约为3千克,身体壮实,喙坚硬,腿强壮,是新西兰濒危不会飞行的步行鸟类,曾经一度遍布新西兰南岛及其附近岛屿,被认定业已灭绝,1948年重又现身,现栖息于新西兰南岛的高山草地环境中,吃各种植物的根茎及果实,仅剩224只,为濒危鸟种。新西兰的特产雀形目垂耳鸦科的垂耳鸦和鞍背鸦均濒临灭绝,如鞍背鸦(见上图),体长25厘米,体重70-80克,全身黑色,背红褐色,似鞍状,嘴角有黄色或橙色肉垂,栖息于森林中,生活在阴凉隐蔽的密集树林里,周围布满腐烂的树木和潮湿的苔藓。雌雄鸟的食物不同,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也吃树叶,浆果和种子等。
短吻针鼹:刺食蚁兽传说
类别:哺乳动物 科目:单孔目针鼹科
产地:澳洲
欣赏单孔目鸭嘴兽科鸭嘴兽属的鸭嘴兽
欣赏无翼鸟目无翼鸟科无翼鸟属的大斑几维
欣赏无翼鸟目无翼鸟科无翼鸟属的小斑几维
欣赏无翼鸟目无翼鸟科无翼鸟属的褐几维
欣赏鹤形目秧鸡科紫秧鸡属的泰卡鸡
欣赏雀形目垂耳鸦科垂耳鸦属的垂耳鸦
欣赏雀形目垂耳鸦科鞍背鸦属的鞍背鸦
欣赏单孔目针鼹科针鼹属的短吻针鼹
欣赏单孔目针鼹科原针鼹属的长吻针鼹 |
|
来自: 零壹贰012 > 《贫齿目(异关节目)(披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