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情

 豪门巨室 2019-02-03

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沟通,但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你都不了解对方,那你想要去引导对方,帮助对方,这明显不太可能实现。

他可能就想吃个家常便饭,你天天带他下馆子,他肯定不爽,所以你先要去了解你的项目团队或干系人。

这里重点谈谈先去了解项目内部干系人:项目团队成员,因为这一部分人员占据了项目经理绝大部分的沟通工作。

那这里有个工具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叫做MBTI,这个工具可以一方面让项目经理来帮助自己,也能更好的去认识别人,去帮助整个项目团队,为打造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可以认为是一个舒适区或者说是一些动作。

比如说有人开心的时候喜欢去唱歌,不开心了去购物,不管是与生俱来的也好,后天刻意练习的也好,每个人可能都不太一样,这里包括各种可能性的习惯、一些行为每个人都会不一样的。

你作为项目经理要认识到的第一点就是,你想要去认识别人,就要先认识自己。

第二点呢,你还要认识到别人与你的不同

所以当你有了这两点结论之后,才能够让你更好的去接受我讲的和他讲的不一样,并不是因为他讲的就不对,也并不是他没有听懂我讲的,只是因为他的思维习惯跟你有所不同。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大师级人物,他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人存在三个我,一个是本我,一个自我,一个是超我。

本我是什么啊?最原始的我,那就是说我的本性,其实下面是有一条线的,这也是弗洛伊德讲的,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在下面,本我其实就是潜意识。

然后你表现出来的就是你的自我,就是说你经过一定的思考,一定的度量之后表现出来,这个太抽象,有人说不懂,那怎么办,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让大家体会一下。

那作为一个人,他本我说:我饿了,我饿了要干嘛,你的原始需求就是要吃,这个就跟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一样的,最原始的生理需求,饿了就得吃饭。

但是这个时候超我会有什么想法,吃了会变胖的,还有呢,不吃会饿死。那这个时候你的自我就开始打圆场了,它一方面需要照顾本我的需求,到底是我要吃呢还是吃呢?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超我,吃完之后对我会有什么影响。

最终这个时候才是真正体现出来你的自我,自我可能会表现出来什么样的呢?那我就吃一点吧,或者说我今天就奢侈一下,我明天再开始减肥。

所以这个就是你表现出来的自我,落在别人的眼里,别人看你的时候,哎,你怎么只吃这么一点啊,他可能已经经过天人交战,已经做了思想斗争做了很久。

所以自我一方面要看我的本我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看超我对我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约束,然后才最终决定你看到的才是他真正决定的在做的东西。

我们以前也经常谈,用冰山来比喻,我们在冰山之上看到的可能的行为、说话、谈吐、举止啊,可能都是很少的一部分,真正决定你说的什么话的,往往是在冰山下面看不见。

冰山下的他的真正动机,他的道德规范,他的信仰,就这个可能是你看不到的。所以你看到的自我就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但是你真正要去发掘的,确实冰山下面的那部分本我。

那我们谈的MBTI是在哪一块呢?是研究本我,自我还是超我?

MBTI研究的是本我,那有些人可就问了,研究本我干嘛?表现出来的是自我,那你需要知道我们首先需要去追根溯源,就是你要知道他内心的动机,那是本我的诉求,你才好去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表现。

当然有可能你的自我本我完全不一样,可能你的本我是说我不愿意做IT,但是我是计算机系,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只有这家公司要我,那我只能去做IT了,就成了一个程序员。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这个真的是有帮助,帮助在哪儿呢,你要去了解一个团队,了解团队你要去了解什么?首先要了解你自己。

你要去和别人沟通,或者你要去领导别人,首先第一个是不是要了解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清楚的话,即使你了解别人,其实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的效果,所以我们叫做知己知彼。

MBTI的全称叫做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翻译为迈尔斯.布里斯格性格类型测试量表,就是性格测评的一个工具。

其实性格分类最早是隆格提出来的,隆格是瑞士的心理学家,师从弗洛伊德,和他是亦师亦友,关系很亲密,后来因为一些理念的分歧,两个人又分道扬镳了。

隆格在1921年就出版了心理类型这本书,这本书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几个类型,然后在1923年,有一对母女,这对母女呢不是什么学术派,他们也没有什么高学历,好像是一个作家,母亲是一位新闻记者,两个人都不是搞学术援救的,也没有什么高学历。

母亲叫迈尔斯.凯瑟琳,她一直在观察并尝试做一件事情,把人分类,类似这种分法。她尝试着把不同的人,根据他接触的性质,提出了一些归类,但是一直没有做一些理论性的研究。

到1923年,就是心理类型这本书在美国发行,她正好看到这本书,看到这本书后她茅塞顿开,觉得自己以前做的研究和这个学者很类似,只不过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于是她就尝试着运用隆格的这几种心理类型归类,按照她观察到的一些行为,然后做了一些映射。

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促成她要把这件事情做完,为什么要做完这件事情?以前美国的那些家庭妇女不用出去工作,大家都在家里操持家服务,带小孩,因为战争爆发后,前线打仗,后方资源吃紧,工厂的劳动力需求就变得特别大,所以很多家庭妇女就被迫去参加工作。

她就开始思考:第一怎么适应社会,第二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会有冲突的发生,有没有一种办法让大家彼此互相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