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管人后患无穷

 曾仕强 2020-10-21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无论是小的组织,还是大的集团,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好的经营管理能够促进人、事、物的合理调配,发挥每项最大的价值,实现最优的利益;坏的经营管理却能导致公司效益不佳,人心涣散。很多公司把管理着重于管人,至于这种观点合不合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们认为: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把人纳入管理,相当于把人当作了物,这是不合适的。

外国人是根据钱来管人的——你给我钱,我就听你的;而中国人是“你给我钱,我拿了,我还是不听你的”。中国人讲求的是权利义务,权利义务明确了,他就会遵守。人基本上不应该被管,也不必要去管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管人有三大祸害。

第一大祸害:管人的人经常会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人,这与我们的民族性密切相关。

比如,当你和外国员工谈论权利义务的时候,他会与你讨论,甚至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会直接说出“这个我不能接受”或者“你这个要求太过分了”等话语;而中国人不会,因为中国人认为在求职的时候与卖方讨价还价很容易丧失机会,中国人相信“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理念。所以,即使你提出类似“早晨四点上班”或者“不能睡午觉”等的苛刻要求,他也会一一答应下来。但是,口头上的应允并不表示他从内心接受了你的要求,他只是为了马上抓住这次机会而做出的暂时性让步。一旦得到了这份工作,他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想尽办法与当初刁难自己的人为难。他是四点钟来的,但是一来就开始打瞌睡,被你看到了他会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等你一走,他会马上继续打瞌睡。这种阳奉阴违的行为固然可恨,可是这样的结果却是管人的人造成的。具体来说,是管人之人无理的、过分的要求造成的,因为这个管理者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所以最终造成了这种局面。

第二大祸害:一旦把人纳入管理,就会一切公事公办,这样必然留不住人心。

所谓公事公办,就是管理者一切照规定处理。凡是公事公办的人,心中必然只有事而没有人。因为规定是死的,而情况是变动的,这样就会抓不住人心。以饭店为例,国内有许多饭店有绝好的硬件,但是饭店的服务员却会在中午休息的时间来清理房间。这样低水平的服务就是来源于忠实的公事公办,完全不替客人着想。而且当你向饭店服务员打听附近哪里有中国银行等简单问题时,他们却往往无言以对。这样的服务人员根本没有心,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服务,他们只会嘴巴服务。最后损失最大的,只会是企业本身。

第三大祸害:员工维持不被开除的水平,暮气沉沉、缺乏竞争力。

任何人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都对其充满了希冀,没有人愿意得罪上司、赶走顾客,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但是他们一进到被人管的公司后,就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没有自信,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祸害。缺乏竞争力就是把人当作资源进行管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每个人都维持表面的规章制度,不触犯,得过且过,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公司怎么可能会有好的发展。

那么,有人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不能管,难道对其完全放任吗?组织是个团体,不管怎么运转呢?但是,无论怎样,对人进行管理不会有好的效果。既然人不能被管理,那么一个组织必然有新的方式来凝聚员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这个方法就是“理人”以及境界更高的“安人”。换句话说,事是要管的,学会以管事来带动人心,让员工把他们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这样他们自然能与你积极配合,从而把工作做好。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