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备式: 两手自然下垂,两脚成轨道步,脚心与肩平,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舌顶上鄂前齿与上鄂之间,口松,眼脸收,头有顶天之意,气沉丹田。 要求:心静,体松。 二、起势: 两脚成轨道步,以尾闾内收,腰的命门后拉,臂松,腋空,带动推两手臂,主动向前,抬起与肩平,两手臂气往指尖。收时自然下落,用肘部带小臂,双手腕下按,下沉,收至两胯旁。 三,揽雀尾: 收腹,胯微左转,眼看左,左手下采,两腿微屈,右手外翻,棚圆。即以胯根带右脚跟外摆90度,抬脚转胯,两手抱球,左手护右手肘,脚跟落地,左脚尖内扣,重心在右。左手小臂棚圆,手腕略比肘高,同时右手从左小臂斜向下削。注意外三合,马步二八开。为左棚式。 要求:裆圆,臂圆。 收右脚,膝盖拧劲,两手抱球,胯往左移,重心在左腿,尾闾放松。出右脚,脚跟落地,重心在左。松右胯根,同时用左腿蹬直,松胯过劲往右腿,左手掌离右手腕部一拳宽,弓步。为右棚式。 转腰,右手伸向前方。命门后拉,右手肘压住对方的手臂,胯左转。前胯推后胯,胯摆正后,左手掌边按住右手的内关穴,两手同时用力外棚。双手平抹,然后双手往回直拉,用力回拉至胸肋旁,胯往左,转胯摆正,后胯推前胯,沉腕,同时双手竖掌外推,掌跟用力。弓步推掌。 要求:手心,脚心,腰心,一边3个点,共6个点来回运动。 四、单鞭: 平移左转,用胯根带右脚跟碾脚,双手臂平行,两手相合,同肩高,同肩宽,画弧收到胸前,右手向右斜方伸出,手腕下沉,三指收紧,二指自然下垂,为吊手,后腿下沉,开胯出脚。脚后跟落地,左手棚开外旋,脚掌踏平翻掌,弓步推掌。右手腕往后撑,转身时开胯,后腿膝盖拧劲,后腿內侧有掤紧感,后胯推前胯,转腰推掌,尾锥前推,身形舒长。 要求:外三合,肩沉、背圆,亮胯。 前后有撑劲。 五、提手上势: 左脚內扣45度,马步,两手展开,掌心朝下,两手虎口相对。收右脚,身体略向前,右手五指伸前,掌心朝左,左手掌心朝右,正对右手肘窝,两手臂成夹状,含胸拔背,提手合力,左右合力,眼视右掌。右手向下,弧形抄至左手下,成抱球状。腰微右转,重心移往右腿,用肩靠,左手按住右手背,右手背为棚状。要求﹕沉在左腿,劲往前走,命门后拉,劲点在掌跟,左右合。后为棚。 六、白鹤亮翅: 右腿下沉,右挤,右手从左手小臂(尺骨)处往旋转外翻,右腿下沉,出左脚轻提起,脚掌尖轻点地,腰往后退,右手上举,掌外翻至上额前。左手按掌大腿部,虎口朝前。 要求:沉肩、臂圆、上下撑掌。 七、左搂膝拗步: 腰右转,右手经中路自然下垂,右掌自上往下弧形往后拉,眼随右手,虎口斜向上,同时左手内翻,掌心朝下,收左脚,同时右腿下沉,出左脚,脚跟落地,松胯跟,后腿推前腿,右手折手收至肩耳旁,眼朝前,左手经左膝前搂至大腿旁,推时大臂不动,右手小臂螺旋向前,手掌跟发力,虎口对肩窝,定势要圆、要平、左手往后走,按掌,虎口朝前,肩与手合。 要求:腰腿蹬,卷尾闾,整个身心保持推劲。 八、手挥琵琶: 右脚轻提起,重心朝前,右掌前推外翻 ,五指朝前送,右手往后拉,重心向后。左手提手伸向前,右手掌对左手左肘,上下合。左脚跟轻点地,两手微向前送。 要求:开裆、坐稳、两手上下合。 九、左右搂膝拗步: 动作与左搂膝拗步相同。 以左脚跟为轴,左脚外摆45度,重心前移,起右脚,腰胯左转,同时左肘松,手自然后移,使左掌心朝上,右手同时向左画弧,掌心向下。 要求:重心不后移、实腿转换、胯根松沉、推掌,弓步,同时到位。 左右左,做三个。 十、手挥琵琶: 同前,注意:两手臂上下合,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十一、左搂膝拗步: 同前,注意定势要平要圆,后腿要蹬直。 十二、进步搬拦捶: 重心在左腿,左脚尖外撇,左手翻掌沉腕与肩平,右手握拳对左腰眼。左手紧跟右手小臂,露四指,右脚外撇,踏实。搬﹕脚跟落地后重心前移,随弓步出左手紧贴右手小臂上,右小臂旋转成弧形向右搬,。拦:左手左脚同时上前,脚跟落地,同时右手变锤,从腰间伸出。锤:左脚成弓步,右手出拳,左掌沉腕于右肘内,旋胯出拳。 要求:手脚齐动,拳由心发。 十三、如封似闭: 左手抄至右臂下,右手折手回拉,左手臂外翻旋,右胯向右后旋转。胯向左旋摆正,两手掌根下沉,放松,从胸前用力随弓步立掌推掌。脚跟用力,同时命门向后撑。 要求:力在掌跟。 十四、十字手: 左脚内扣,身体右转,两臂掤圆,两虎口相对,移至额前,右腿领起,同时收回,两手臂平面展开收至腹前合手,腿伸直,双手小臂内旋成十字手。 要求:沉胯、两手虎口外翻,大指往上顶劲,劲在虎口。 十五、抱虎归山: 收右脚,身体右转45度,两腿下沉,重心在左腿,左臂以肘带手迅速下沉,弧形上展,成挑掌,手背与肩齐,眼看左手,松腰胯,右转,右脚向西北方向迈出,同时右掌心朝下,做搂膝状。左臂屈肘使掌至左肩耳旁,弓步推出。作揽雀尾。 注意:肘腰之间意气相连。 十六、肘底看锤: 两手同肩宽,同肩高,划弧收至胸前,左腿提起,右掌向斜方向坐掌伸出,眼看右手。左臂外旋外掤,下采,右手坐掌前随推,以身体向左旋转,左手折手至胸前,左手收至肋前打出去,掌往上顶,同时右手变拳伸向左手肘底变锤,开胯。 要求:两腿的虚实转换不要忽高忽低。 十七、左右倒撵猴: 右手自然向下再斜向上,双手为抱球状,(?)左脚小腿轻钩起,后撤,身体重心向前,撤腿时虚实分明,不可挺胸腹,右手折收找左手肘窝,腰微左转,右掌推向前,右脚实脚碾正,身体要正,不得斜。后撤时,前腿为前虚步,后腿下沉。前撑后拉劲不可软绵,身体转时不能偏,脚后退时,同时要肩平,肩松,沉肘,坐腕,前攻,后守。 注意:左右方向不同,连做五个。 十八、斜飞式: 双手抱肘,顺肩斜出右脚,脚跟落地,.转腰,两手臂要有搓劲,成马步转换,左掌下压,右手臂斜向上作伸展,虎口斜向上。 注意:转腰胯,由马步调换,由靠变挒,左脚外边内扣,后胯腰和前臂拉成一条线。 十九、提手上式: 左右合,形合心合。 二十、白鹤亮翅: 同前。 二十一、左搂膝拗步: 同前。 二十二、海底针: 右腿下沉,左腿提起成虚步,右手以肘带回,沉腕,划圆下插,此时下探之时,身体以腰为轴折腰,下叠,下身不可随意弯曲,变形,起身为叠起,不能顺势而为,要随时能停、能进、虚实分明。 要求:重心向前,要松胯,回来直接转胯、转腰,手腕往下切,下蹲折腰,起身折腰。力在双臂,往上竖起来时,命门往前推。 二十三、闪通臂: 腰折起,腿不动,两手交叉,左手合至右手尺骨处,至胸前,拉开,两虎口相对,后胯推前胯,眼望左手虎口,右手虎口对太阳穴,松肩。 二十四、撇身锤: 左掌高举过头,转身180|度,左脚碾脚,右手变锤,下压,拳眼对腰眼,左手平胸沉腕,右手臂斜打出去,以肘为轴,向外划出,不可塌腕。 二十五、进步搬拦锤: 弓步左手出掌,右手以肘后撤变拳在腰。后坐出拳,左手翻掌以肘后撤,撤时左脚跟内摆,外脚内摆,同前搬拦锤。 二十六、上步揽雀尾: 摆左脚,左手棚,右手腕下沉,两手抱球,沉胯。右腿上步,左手离右小臂下一拳宽,作右掤状,右手用力往外伸,以腰带回作捋,用腰功。 二十七、单鞭: 同前。 二十八、云手: 1、 重心不变,腰右转,左脚内扣,两臂撑圆,两虎口相对,右吊手变掌,下移,左手掤齐右肩,起右脚,落右脚成马步,过裆,两手撑圆,左手棚齐右手掌虎口,外手在眼眉之间。 2、 右手棚齐左肩,左脚横迈,脚尖边落地,胯向左移,左右手上下移动,顺时针运转,手上在眉眼之间,下在腹部,尤如在水中搅动。 3、 向左移注意马步。移胯后腰往左转,移往右后腰往右转。 4、 要求四平八稳,过劲虚实分明, 注意:先以胯带腰,渐转成马步,胯跨,过劲,再胯带腰,如此五个云手。 二十九、单鞭: 前后用力。要开再合。 三十、高探马: 右吊手变掌,眼望右手,掌心向下,以底椎为轴心,旋胯成螺旋桩,折手左右手平抹交叉,左手抚右肘,右手抚左肘,左手收至胸前,右手斜掌打出去,与眉齐,同时收左脚,脚掌轻落地,右腿沉起。 三十一、左右分脚: 重心在右腿,下沉,左手手心朝上,领起左腿,开胯,右手手心朝下,左脚抬起,脚跟落地,右手划弧,两手平抹,弓步出掌,于胸前。 两手相合于锁骨前,以小臂打开,沉肩坠肘,两手指尖平肩,右分脚。 右脚下落,左腿下沉,右脚跟落地,双手相交平抹,弓步出左掌,重心平移在右腿,两手相合,以小臂旋转打开,成撕开状,同时左分脚。 三十二、转身左蹬脚: 两手下沉掤圆,沉胯落地,左脚抬起,以右脚跟为圆心,转身,两手相合,两手臂张开,同时抬左腿,以脚跟蹬脚。 三十三、左右搂膝拗步: 沉胯,右手腕向后切,沉腕,旋跨出左脚,脚跟落地,同时折手至肩耳旁,松胯根,接两个搂膝拗步。胯要平移。 三十四、进步载锤: 右手变拳,左手虎口跟着右拳走划圆,右拳收至腰旁,拳眼朝上,左手变掌搂膝下按,虎口朝前,身体前屈,拳往下冲。 三十五、翻身撇身锤: 折腰起身,左手变掌高举过头,转身,左脚碾脚,右手变锤,下压拳眼对腰眼,左手平胸沉腕,右脚出脚脚跟落地,同时摆脚,弓步,左手紧跟右手臂斜打出去,以肘为轴,向外划出。 三十六、进步搬拦锤: 出左脚,同时左手出掌,右手以肘后撤变拳在腰,后坐,弓步出拳,左手收回立掌在右臂。 三十七、右蹬脚: 摆左脚,转腰平移胯,力在左脚,收右脚,提回来,合胯,两手相合,打开,同时右蹬脚。 三十八、左打虎式: 收右脚,往右转腰胯,用膝胯起腿,下落,两手臂下沉相合,马上抬左脚,右手向下,左手翻掌,变阴阳掌,眼看右手。开胯出左脚,弓步打拳。左手弧形下落翻小臂变拳,打对方太阳穴,右手打对方肋部,两拳眼相对。 三十九、右打虎式: 用胯带脚跟,摆左脚,出右脚,转腰开胯,右脚跟落地,弓步打拳。右手弧形下落翻小臂变拳打太阳穴,左手打肋部。 四十、回身右蹬脚: 重心在左脚,收右脚,腿抬起,平移胯,尾闾内收,身体立起,两手合,开,蹬右脚。 四十一、双峰贯耳: 左脚右转45度,右腿胎起,两手相切,捧起沉腕,离膝盖一拳远,从抬腿处,双手以腕向下沉,棒撩起小范围,同时弓步,五指朝前变拳打出去,打对方的太阳穴。 要求:沉胯,落平,往上,双手斜向上。 四十二、左蹬脚: 重心平移在右脚,收左脚,两臂撑圆交叉,展开,同时蹬左脚。 四十三、转身右蹬脚: 收左脚,以右脚掌为圆心,圆裆,沉胯右转270度,重心平移往左脚,调整好右脚掌,提膝有上拔之意,出脚不动胯与身,右蹬脚。 四十四、进步搬拦锤: 同前十二。 四十五、如封似闭: 同前十三。 四十六、十字手: 沉胯,虎口往外翻,大指往上顶劲,劲在虎口有前棚之意。 四十七、抱虎归山: 转左脚,手作抱虎状,接左搂膝拗步,转斜单鞭。 四十八、斜单鞭: 左脚斜跨45度,作单鞭状。 四十九、野马分鬃: 收右脚,沉胯,重心在左脚,两手抚肘,合劲,弓步, 斜身以肘先出,再以腰带两手展开,挒、按。右脚实脚转,重心在右脚,左手回在胸前,两手抚肘,合劲,以肘先出,蹬后腿,以腰带,两手展开,挒、按。连续作五个。 五十、揽雀尾: 同前。 五十一、单鞭: 同前。 五十二、玉女穿梭: 1、 左穿梭:两手展开,以胯带左脚尽力内扣,松胯、松膝。右腿提起自然下落,弓步右棚。右脚重心不变,领起左脚迈出,两手臂相抹,右手抽回至腰,左手掌心朝下落至膝胯间,弓步弧形架推,坐掌,掌根对胸口;腰、脚、膝、胯一起出。 2、 右穿梭:重心在左,左腿内旋,左脚尖尽力内扣,右手护左肘,左手护脸。右脚抬起,转胯,自然下落,左手收至腰部,右手平落膝胯前,弓步同时,两手斜向上架推。 3、 左穿梭:重心在右腿,领起左脚,左手护肘,右手护脸,转胯,自然下落,手随大腿下落至膝胯前,右手螺旋向前推,,弓步架推。 4、 右穿梭:与2相同。 注意:落平翻掌,腰有上拔之意。松跨松肩坠肘下沉,以胯带以椎为轴旋转。注意力打四个方向。 五十三、揽雀尾: 同前。 五十四、单鞭: 同前。 五十五、云手: 同前。 五十六、单鞭: 同前。 五十七、下势: 右脚外摆,平移胯成马步,过劲到右腿,膝对脚尖,腿高平胯,下蹲时,手腕下沉,左掌心向右,左手找右手,顺势左手从胸前下到左大腿内侧,插至脚跟,右手的吊手变降落伞下降变掌,后腿蹬起,掌尖带起来,并以腰引肘,肘带腕,柔顺圆活。 五十八、金鸡独立: 1:左腿实腿外摆,左手顺势变平掌,右手放腰部,右腿抬起,以手带脚,以肘带膝,手掌上托,右手肘部与右腿保持一拳的距离,右手的掌根顶对方的脸部,右腿顶对方的腹部,左腿直立为金鸡独立。 2:右腿顺势下沉,右手掌下按,虎口朝大腿,左手以手带脚,以肘带膝,左腿顶起来,随手一起向上顶,左手顶对方的脸,左膝顶对方的腹部。 五十九、左右倒撵猴: 小腿钩起,自然往后,身体劲往前,然后胯后退,命门后拉,手掌往前打。 六十、斜飞势: 重心在左腿,双手抱球,护肘,顺胯转,马步,由左腿过劲到右腿,两手臂要有搓劲,左手下采,以肘引右手掌斜向上。 六十一、提手上势: 左右合,后腿下沉,劲往前走,命门后拉。 六十二、白鹤亮翅: 同前。 六十三、左搂膝拗步: 同前。 六十四、海底针: 折腰,手腕下沉下插,力在双臂。 六十五、扇通臂: 同前。 六十六、转身白蛇吐信: 胯右转,摆左脚,右脚提起,左手沉腕、下落平胸前 ,右手握拳,脚跟落地,右拳弧形打出变成掌,掌心朝上,五指朝前,与锁骨同高,右脚踏实成弓步,左掌由胸前推出。左手掌心朝上收回,收至胸前,右手变拳直打出。 注意:动作要环环相扣,不可断劲。 六十七、搬拦锤: 同前。 六十八、揽雀尾: 同前。 六十九、单鞭: 同前。 七十、云手: 五个。 七十一、单鞭: 同前。 七十二、高探马带穿掌: 收左脚,抬起,重心在右腿,两手展开,眼望右手掌心向下,左手仰掌,右手折弯找左手肘,两手平抹,右手向前,,身体向上。左手仰掌从右手小臂伸向前,右手掌托肘,左腿抬起,左手进一步向前,右手翻掌变按掌,右手翻左手进,后腿伸直,腿变弓步,左手五指伸向对方面部。 七十三、十字腿: 右转身,收右腿,重心在左腿,两手臂相合,展开,沉肩坠肘,同时蹬脚。 七十四、进步指挡锤: 收右脚,左手下按平肩,沉腕,右手变拳内绕拳眼对裆部,出右脚外摆45度,臂外旋拳心朝上,同时弓步左手左手拦出,后左手折手,先肘向外,右手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右手虎口随着右拳向右绕,左手搂膝,右拳打出,沉腕,拳微向上。打对方的档部。 七十五、上步揽雀尾: 左脚实脚转,右手肘往回带,左手掌朝下与右手划弧,抱球,重心在左脚,出右脚,作揽雀尾状。 七十六、单鞭: 同前。 七十七、下势: 右脚外摆,沉胯成马步,眼随手,左手找右手,右手变吊手,向降落伞下落变掌,沉胯,重心下降,右腿下蹲高与胯齐,膝对脚尖,左手从胸前到大腿内侧至脚踝。 七十八、上步七星: 右腿跟上,过劲到左腿,然后外摆左脚尖45度,左手由掌变拳,右手吊手松下变拳,两手变拳交叉,拳心朝两側外,拳眼朝内,从胸前外撑,右外左内与锁骨齐,劲在左腿,开胯,右脚尖点地,成右虚步。 七十九、退步跨虎: 左腿坐实,两手变掌成阴阳手,右脚提起往后撤步,重心移至右腿,同时,两拳变掌,左手下按,撤右手划弧上扬,高与头齐,掌心翻朝前,虎口相对,两手臂棚圆,沉劲在右腿,左脚掌轻点地。眼前视。 八十、转身摆莲: 左手架至额上,右掌推至胸前,同时,两臂互划圆,平抹,身体下沉,然后以右脚掌带左脚掌向右230度,右手高与口鼻,左手与胸齐,当身体向右旋转时,使两脚尖平行。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成虚步,两臂成弧形,两手掌朝下,领起脚尖,迅速以大腿带小腿,划弧,以脚找手,(两响)。右脚抬起不动,手掌斜朝上,右手朝下,眼看左手。 注意:虚实分明、沉跨、转腰、落跨、松腰。打四个方向。 八十一、弯弓射虎: 重心在左脚,右腿开胯成平衡状,落右脚跟,转身伸手,沉胯,转身腰带,左手掌朝下。眼看右手,腰向右转右手折弯变拳,左手同时变拳,转腰,成弓步。左手拳心朝上,拳面朝前,右手拳心朝下,护太阳穴,成弯弓状,弓步打拳,右拳对太阳穴,左拳面朝前与身体成90度。要求:肘为弧形,身体成十字状,四平八稳。 八十二、进步搬拦锤: 同前 八十三、如封似闭: 左手从右臂处抄至右手肘部,左小臂外旋,胯微右转。胯转正,同时两手收至胸前,下沉腕,弓步推掌,力在掌根。 八十四、十字手: 摆左脚,沉胯,收右脚,与左脚平行,两手展开在额前,两虎口相对,两臂棚圆,平面向下相合,大姆指往上顶,劲在虎口。 八十五、收势: 两手平抹,以肘带手,往下按,身体往上拔,同时,收腹,双肾有外涨之感,双手收至两腿旁,全身放松,气卷往腹部。 收时,两手相合,放至腹部,意在丹田,静养片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