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猪起源及历代玉器上的猪

 天宇楼33 2019-02-05

一是受远古先民崇拜。野生的猪,肌肉发达,皮糙肉厚,生性凶猛,令人生畏;猪生育繁衍能力很强,两年能生育三胎,一胎能生育十几个小猪,令人羡慕。所以,远古时期猪一度成为人们的图腾崇拜。红山文化玉器中有一种很著名的器型叫作玉猪龙,出土量较大,在红山玉器诸多器型中地位较高,头部有些像猪,但又与猪头有区别,是一种抽象的艺术。

辽宁省博藏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省博藏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省博藏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省博藏红山文化玉猪龙

上图这件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大耳像猪,但嘴下钩,眼眶上挑,又有些像鸮,应该是多种动物崇拜经人的思维加工复合的产物。这种玉猪龙的造型,影响十分深远,在龙山文化和商代玉器都能看到玉猪龙的影子。此外,在商周墓葬遗址中,也偶有红山文化玉猪龙出土。

西周芮国墓出土红山玉猪龙

西周芮国墓出土红山玉猪龙西周芮国墓出

西周芮国墓出土红山玉猪龙

上图这件红山文化玉猪龙,出土自陕西韩城梁带村西周芮国墓地,说明在西周时期人们还是将玉猪龙视为一种神圣的玉器。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西周和春秋墓葬中也有红山文化玉猪龙出土。

猪龙形玉佩

上图这件玉猪龙,出土自西周虢国墓地。

猪龙形玉佩

上图这件猪龙形佩出土于春秋虢季墓。

凌家滩文化玉猪

上图这件凌家滩文化玉猪,2007年6月出土自凌家滩遗址祭坛附近,身长75厘米,宽38厘米,高22厘米,重约85公斤,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猪。

凌家滩文化玛瑙猪形佩

上图这件玛瑙猪形佩,出土自凌家滩遗址,长6.9厘米,高2.7厘米,厚1.3厘米,有明显的蚀孔。

妇好墓出土玉猪龙

妇好墓出土玉猪龙

妇好墓出土玉猪龙

妇好墓出土的玉猪龙数量较多,从这几件看与红山文化玉猪龙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西周玉猪

上图这件西周玉猪,为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收藏,长4厘米、高3.4厘米、厚0.5厘米。

西周猪形玉佩

上图这件西周猪形玉佩,出土自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

考古发现,新石器到商代墓葬,死者手中所握多为兽牙,所以这个阶段的玉猪龙都不是明器。两周墓葬中死者手握造型不固定,汉代出现玉猪握后也有许多贵族墓手里不是玉猪握。

二是为贵族财富代言。猪是较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猪被驯化后,又迅速演变成人们财富的象征,汉代诸侯墓中发现了许多玉猪握,其象征的就是财富。战国、汉代玉猪造型比较丰富,尤以汉代的汉八刀玉猪为美。

战国叠人踏猪玉佩

上图这件战国叠人踏猪玉佩出土自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一件玉好、工精、神足的战国玉佩,猪象征着天下和财富。

扬州博物馆藏西汉末期玉猪握

这件扬州博物馆藏西汉末期玉猪,为新莽时期的玉器,典型的汉八刀雕工,为玉握。

西汉和田黄玉猪握

上图这件西汉和田黄玉猪,出土自连云港海州区网疃庄汉墓,也是汉八刀技法雕琢的典型的玉握。

东汉玉猪握

上图这件玉猪握出土自河北定州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

西汉玉猪

上图这件汉代玉猪,出土自西安雁塔区山门口村汉墓,长13.5厘米、高5厘米。

在一些朋友眼里,似乎玉猪都是陪葬的明器,其实也不尽然,只不过明器比较有名而已,实际上春秋、战国、汉代的玉猪还有不少陈设器、把玩件、玉佩饰,其与明器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陪葬的明器主要造型是玉猪握,一般雕刻比较简约,也无需穿孔,而陈设器、把玩件和玉佩饰多雕刻精致,并且有穿系所用的穿孔。以下为笔者收藏的一对战汉时期的玉猪,两端都有穿孔,尺寸也比较小巧,应为玉佩而非玉握。

笔者自藏猪形玉把件

笔者自藏猪形玉把件

笔者自藏猪形玉把件

笔者自藏猪形玉把件

笔者自藏猪形玉把件

三是遭世人嘲弄嫌弃。被人工喂养的猪,温顺、慵懒、肥胖,并且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慢慢地人们在猪字前面加一个蠢字、肥字、懒字来损人。到魏晋之后随着葬玉礼制的没落,玉握作为一种流行的葬俗淡出历史,并且由于人们嫌弃猪的形象,猪也就基本告别了玉器造型和纹饰。不过,尽管人们不再崇拜猪,但猪对人类的贡献却是无可替代的。


最后,推荐您读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