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均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各组成部分既指实体结构,又含生理功能,即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以其经脉和络脉构成复杂的经络系统,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经络,并通过理性思维建立了经络学说。千百年来,经络学说不仅一直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而且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认为,经络概念的提出、经络学说的建立使针灸学走上了理性认识的发展道路,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犹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功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 《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