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浪费可耻”, 近年来的“光盘行动”更是深入人心。 然而,最近澳洲专家却发现, 华人的这种节俭的习惯 可能正在威胁着你的生命! 1、 隔夜饭背后的危机 2月4日,《自然·微生物学》杂志发布了一篇文章, 内容直指很多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吃隔夜饭。 据该杂志称,澳大利亚国立国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 煮熟的米饭如果储存不当的话, 会导致死亡! 吃隔夜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 吃饭的人多,一时没控制好量, 各种剩饭和剩菜更是数不清, 倒掉可惜、只能留着下顿再吃。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很危险, 稍有不慎就会威胁生命! 研究表明,大米中含有一种名叫:蜡样芽胞杆菌的细菌, 这种细菌会感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大米可以说是它的“天堂”了。 蜡样芽胞杆菌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存活于各种条件之下:土壤、动物、昆虫、灰尘和植物的组织中; 而在有营养的环境中,它不仅能够生存,还能够快速的繁殖,特别是在大米、奶制品和蔬菜中。 而正是因为这种细菌的存在, 才会让剩饭变成一种“毒药”。 澳国立大学的专家表示:如果煮熟的米饭长时间在室温下保存,那么蜡样芽胞杆菌则会更加活跃地开始繁殖扩散。 即便是在冬天, 你以为室温很低、和冰箱“差不多”, 于是直接把剩饭放置在室温下保存; 但其实这与冰箱冷藏的温度仍然差很多, 储存不当会加速细菌的繁殖! 如果人们吃下来这碗米饭,那无异于生吞一个长满了蜡样芽胞杆菌的“培养皿”,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 严重恶心、呕吐、腹痛, 重则导致死亡! 那一定有人会问了: “那我不把剩饭放在室温下, 存放在冰箱里总没事了吧?” 答案是:并没有用! 因为即便你将剩饭冷冻起来了,吃之前还是要解冻、加热,在这一过程中,孢子仍然会发芽、繁殖,产生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的症状。 更糟糕的是,误食蜡样芽孢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有8–16个小时的潜伏期,之后便会引发腹泻和肠胃疼痛。 所以人们常常在食物中毒后会感到疑惑: “我明明什么都没吃啊? 怎么就吃坏肚子了?“ 殊不知,造成你中毒的元凶,就是你最常吃的米饭! 因此,专家的建议是: 饭最好一顿吃完、下顿再煮新的; 如果实在要保存剩饭的话, 务必放在冰箱冷藏, 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否则就不要再吃了。 千万不要为了省一碗米饭的小钱,让身体受罪;当然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剩菜,因为蜡样芽胞杆菌同样可以在蔬菜、肉类里面活跃地繁殖。 一旦储存不当,食用这些东西的人都可能“中招”! 2、 春节“剩饭”安全处理指南 那么问题来了: 春节期间家里这么多剩饭剩菜怎么办? 全部倒掉太浪费了吧! 其实,节省也要讲究方法。 首先,我们要尽量使用新鲜卫生的食物,能不吃剩饭剩菜就尽量不要吃了,尤其是老人家,稍微浪费一碗米饭没什么,身体健康才是最要紧的; 其次,如果一定要储存剩菜剩饭,在室温下不要放置超过2个小时,应该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冷藏时间超过24小时的也尽量不要吃了,最长不可超过3天。 冷藏的食物拿出来重新加热食用的次数不可超过1次,切不可反复加热! 3、你身边的“毒药” 除了我们上面说的蜡样芽胞杆菌以外, 其实我们身边、餐桌上还有 不少危险的“毒药”!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去年12月,发布了一份 一级致癌物名单! (图片来源:IARC) 让人惊讶的是,其中不少一级致癌听上去名字很陌生,但却就在我们的身边:黄曲霉素、甲醛、尼古丁、亚硝胺(前体物质是亚硝酸盐,即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苯并芘、槟榔、酒精。 ·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堪称最强的生物致癌剂! 有多强? 它的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而仅1毫克黄曲霉素,就是致癌剂量!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这些最常见的食物一经污染, 食用后后果不堪设想! 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最常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像花生、玉米等。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就会产生黄曲霉素。 2 变质的米饭 你以为煮熟了的东西 就能逃过它的魔掌吗? 很多人一下子煮很多米饭,但又不能很快吃完,殊不知一旦米饭变质了,就非常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所以在吃隔夜饭时要注意米饭的新鲜度。 3 发苦的坚果 有没有过嗑瓜子嗑得正香,忽然吃到一颗苦味的……. 这种时候,一定要将其吐掉!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 用了很长时间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如果没有洗干净就容易隐藏淀粉,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下,容易霉变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5 劣质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使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买芝麻酱是就要注意挑选正规商家出厂的。 · 苯并芘:可诱发多种癌! 有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而苯并芘却真的是随处可见。 1 高温油炸食品 反复使用的高温植物油以及爆炒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另外煎糊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多10-20倍。 2 烤肉 熏烤所用的燃料木炭,本来就含有少量的苯并芘,高温下它们就有可能伴随着烟雾侵入食品中。另外,被熏烤的鱼或肉自身含有的糖和脂肪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苯并芘。 3 炒菜油烟 据测定,当食油加热到270摄氏度时,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所以当锅里油冒烟了才放菜,或者不刷锅直接炒第二道菜都容易产生苯并芘。 · 亚硝酸胺:有毒、间接致癌! 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和胃内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