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甫谧——灸法理论

 邹沁洋 2019-02-06

     皇甫谧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所著《针灸甲乙经》,总结了魏晋以前针灸学成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皇甫谧的学术贡献和精神遗产特别是他针灸医学方面突出的贡献,不仅奠定了世界针灸医学一干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影响着针灸疗法飞速发展,使我国的医疗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传世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也是最早最多地收集和整理古代针灸资料的重要文献。《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涉及脏腑、经络、隃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一向被列为学医必读的古典医书之一,皇甫谧也因此被人们做“中医针灸学之祖”。唐代医学家王焘评价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宣遵用之”。此书间世之后,唐代医署始设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代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编撰来的,内容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日本法令《大宝律令》明确规定《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足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影响之深远皇甫谧灸法理论有以下几点。
(一)详述施灸壮数
     《针灸甲乙经》对施灸壮数,一般每次为3~5壮,其中,头、面、颈、肩、背等处,多为灸3壮;脑、腋、腹部,多为灸5壮;最小者为井穴,只灸1壮;最多者为大椎穴等,灸9壮;个别穴位如环跳等,灸50壮。《针灸甲乙经》第三卷,还提到“欲令灸疮发者,灸复熨之,三日即发”。说明已运用发泡化脓灸法。
(二)详列禁灸的穴位
     《针灸甲乙经》还提出禁灸穴位,指出误灸的不良后果,并提到误灸引起不良后果的穴位有29个,《针灸禁忌第一》中提到,“头维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脑户禁不可灸,风府禁不可灸,瘠门禁不可灸(灸之令人落),下关耳中有干适抵,禁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适低无灸),耳门耳中有脓及适抵,禁不可灸,人迎禁不可条,丝竹空灸之不幸令人目小或盲承泣禁不可灸,脊中禁不可灸(灸之使入偻),白环俞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气街灸之不幸不得息,渊腋灸之不幸生肿蚀,经渠禁不可灸(伤人神),鸠尾禁不可灸。阴市禁不可灸阳关禁不可灸。天府禁不可灸(使人逆息),伏兔禁不可灸,地五会禁不可灸(使人瘦),脉禁不可灸,右禁灸。”灸脊中可引起痿证;耳有脓,忌灸耳门;灸乳中、渊液可引起“蚀疮”等,是对灸法的又一次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