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次清八味降压汤治疗高血压

 杏林博览 2019-02-07

[组成] 何首乌15克 白芍12克当归9克川I芎5克炒杜仲18克黄芪30克黄柏6克钩藤30克

 [功能] 益气养血,滋阴泻火。 

[主治] 凡表现为阴血亏虚,头痛、眩晕、神疲乏力,耳鸣心悸等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均可用本方治疗。 

[用法] 先将药物用适量水浸泡1小时左右,煎两次,首煎 10一15分钟,以只留药物的易挥发成分;二煎30_50分钟文火。煎好后将两煎混合。总量约250一300毫升,每日 1剂,每剂分2— 3次服用,饭后2小时左右温服。 

 [方解] 高血压病的病因不一,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因而方用首乌、白芍、杜仲养其阴血;芎、归行其血滞;阴血的滋润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故用黄芪益气配阳以助阴;“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以和之”,黄柏、钩藤之用意就在于此。全方合伍,使肾有所滋,脑有所养,肝有所平,从而达到肝养风熄,血压得降的目的。 

[加减] 伴失眠、烦躁者,加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栀子9克;便稀苔腻、手足肿胀者,加半夏9克、白术12克、泽泻30克;大便干燥加生地30克、仙灵脾18克;上热下寒、舌红口干、面热、足冷,加黄连5克、肉桂5克。 

[按语] 本方系根据日人大敬节之经验方“八物降下汤”化裁而来。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不外肝的气 血失和,脾的升降失司,肾的阴阳失调。就一般情况而言,高血压病初期大多始于肝,进而影响脾,最后归结于肾,形成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本病之头痛、眩晕、心悸、脉弦等阳亢的实证为标象,而阴血亏虚为本质。血压增高的实质,是由器官供血不足而造成的,动脉血压的维持,原是为了“血主濡之,以奉生身”,保证体内各个器官正常血液的供求平衡,尤其心、脑、肾最为重要。治疗高血病不能单纯求之降压药物,用时则降,停药则升,首先要供给重要器官所需的气血,才能达到降压的目的,即所谓“欲夺之,先予之。”使周身气血“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有规律地运行不息,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血压才能稳定于正常范围。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八味降压汤就能起到这种作用,从而取得显著的疗效。 

附周次清简介:生于1925年,山东省青岛市人,现为山东中医学院教授。周氏自幼随族伯学医,1957年参加山东省中医研究班,1958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周氏从医40余年,擅长内科疾病的治疗,尤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具有颇深造诣,并有独到之处。 通讯地址: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邮码:250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