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胰岛索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血糖增多为主的慢性病。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将糖尿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糖尿病:临床最常见,原因尚不清楚,目前已知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肥胖等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原发性糖尿病又可分为幼年型(胰岛素依赖型)和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型),前者一般在20岁前发病,多有家庭遗传史,对胰岛素治疗敏感;后者一般在40岁以后发病,起病缓慢,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 2.继发性糖尿病:是由其他疾病或异常改变引发的,较少见,老年人常见的原因是胰脏病变和内分泌病变,如胰腺炎、胰腺癌、胰腺手术后、肢端肥大症等。 保健调养 1.饮食原则 (1) 轻型糖尿病只要控制饮食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饮食因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区别。饮食中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糖、蛋白质、脂肪等,比例要合适,一般不太胖而从事轻体力劳动的糖尿病病人,每天可吃主食250~ 3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主食400~ 500克。副食中蛋白质30~50克, 脂肪(包括烹调油) 50 克。 (2) 每日三餐可将总量分为三份,早餐1/5,中、晚餐音2/5,条件许可也可分4-5次进餐。 (3)控制饮食初期病人常有饥饿感,可吃三煮菜(把蔬菜煮3次后再吃,已将营养成分去掉,而剩下的是粗纤维,可起到充饥作用,一般多选用白菜、菠菜等)不可任意加餐或吃零食。 (4)禁吃含糖多的食物,如白糖、水果糖、蜂蜜,土豆、山药、藕、果酱等。 (5)新鲜瓜果及果干均是含果糖较多的食品,也是含维生素多的食品, 如香蕉、梨、西瓜、南瓜、荔枝、桂圆、桃等,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食之有益,故可以常食。其中南瓜、西瓜还有降血糖的作用,从而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6)戒烟,忌辛辣刺激品,如辣椒、咖啡、浓茶等。 2.糖尿病的发生、愈而复发,与情绪的忧思、郁怒、惊恐、紧张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要自始至终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3.糖尿病人抵抗力差,易并发各种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肺结核等,且一旦感染不易控制,可使病情加重,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要预防感冒,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粘膜及牙龈溃疡。做好皮肤护理,常洗澡,避免生疖、痈等化脓性疾病。 4.定期化验尿糖,以便观察治疗效果,调节饮食和合理用药。 5.按年龄、体力、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选择不同方式进行体力锻炼,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适用于非胰岛素依模型,尤其是超重或肥胖者。依赖型在病情控制后也可使用,但不宜在既岛素作用最强及空腹、饭前进行。 6.病人足部易发生血管栓塞而引起坏死,应尽量加以预防,每日洗脚,注意脚趾间皮肤清洁并擦干,剪趾甲时不要剪得过短或伤及皮肤,以免引起感染,鞋子不宜过紧、过硬。 7.每日应仔细检查双足,观察有无皮肤色泽改变,破损,如有鸡眼、水泡或较厚的角质层勿随意处理,因为自行处理不当造成足部损伤,进而发展为溃疡、局部坏死。如发现足部出现皮肤色泽改变、疼痛或破损、溃疡甚至微小破损,应及时到医院由医生给予综合治疗。 8.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造成手足的温度感觉明显减退,尤其是足部,因此患者洗脚最好请家人代为调整好水温,使用取暖用品如热水袋等须注意避免烫伤。 9.当病人因白内障、视网膜出血等出现视物模糊时,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而致视网膜剥离。 10.由于老年糖尿病大多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故在早期往往不易被发现,甚至直到出现并发症时才得到诊治,从而殆误治疗的时机。因此,老年人健康检查应包括糖尿病系统的检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庭史者、肥胖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定期作血糖、尿糖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 11.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疾病、所用药物等,以便出现糖尿病昏迷时及时抢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