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胃炎

 仁和堂老军医 2019-02-07

一、常见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称之为急性胃炎。

常见病因(常见致病机制)

应激状态:

严重创伤、手术、败血症、脑血管意外、多脏器衰竭及严重心理障碍等;(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缺氧、黏液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增加)

药物:

①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抗凝药物:是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较常见的原因,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氯吡格雷(致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黏膜修复障碍)

②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抗肿瘤药物(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黏液分泌减少)

③其他:铁剂、氯化钾(对胃肠黏膜产生细胞毒作用,使合并感染机会增加)

创伤:放置鼻胃管、胃镜下治疗(直接刺激胃黏膜)

十二指肠

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胃Billroth(刺激、损伤黏膜)

胃反流 :

Ⅱ式手术、十二指肠远端梗阻等(胆汁酸和胰液损伤胃黏膜)

饮食:

过冷、过热、过于粗糙食物,咖啡、酒精、刺激性调味品(刺激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其他:

剧烈恶心、呕吐,胃石 (损伤胃黏膜)


二、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1) 临床表现:在上述原因作用下,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到有急性胃炎的可能性。药物或应激状态所致的急性胃炎,可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表现;由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同时伴有腹泻;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2)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胃镜应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下可见到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一般为浅溃疡)。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常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注意:腐蚀剂性胃炎急性期严禁行胃镜检查。

(3)疑有消化道出血者,应做呕吐物或粪隐血试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4)考虑感染因素引起者,应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检查,必要时行病原学检查。

2.鉴别诊断

(1)以急性上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者,需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冠心病等进行鉴别;

(2)有呕血、便血时,应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贲门撕裂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等进行鉴别。


三、治疗原则

1.祛除病因停用不必要的药物。若需要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选择药物剂型,病情严重者应暂停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限制饮食。

2.应用抑酸剂、抗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常用抑酸剂有组胺受体拮抗剂(H2RA),质子泵抑制剂(PPI)。抗酸剂:包括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吉法酯、铋剂、硫糖铝等。

3.其他治疗出血严重者,除了限制饮食、抑制胃酸外,应输血、补液,也可采用冰盐水100-200ml+去甲肾上腺素8-16ml或凝血酶分次口服或经胃管、胃镜喷洒止血治疗。


声明:内容来源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大纲全科医疗部分《常见病与多发病》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