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审题中的“自我提问法”

 立恒语文 2019-04-03

高考作文审题中的“自我提问法”

 考生在审题中存在的最常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抓不住题目的要害,常常走偏;一是不能深入到题目的内部,常常浮在表层,导致立意非常浅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会因人而异,丰富多样。笔者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介绍一种非常实用且管用的方法——自我提问法,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顾名思义,所谓“自我提问法”就是考生在审题时,围绕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从而逐步走进题目、理解题目、吃透题目的一种审题方法。具体来说,可分三步:弄清涵义——是什么,追问原因——为什么,揭示意义——怎么样。下边举例阐述之。

一、弄清涵义——是什么

拿到一个题目后,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个题目的基本含义。话题作文,要明确“话题”的基本内涵(单话题)或话题之间关系(关系性话题);材料作文,要明确材料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或介绍了一种什么现象,这件事或这种现象蕴涵的意义是什么;命题作文,要明确题目指的是什么,题目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1999至2002年这四年间的全国卷作文题均为单话题话题作文(这四年间的作文话题依次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诚信、心灵的选择),写作这样的话题作文,考生首先必须弄清楚话题的基本含义,然后方可提笔作文。比如拿“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题目来说,要审清题意,我们至少要弄清楚以下三个“是什么”: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答案”的“丰富多彩”性体现在那些方面?这些“答案”都符合题意吗?只有把这三个问题彻底弄清楚了,考生的作文才有可能“切合题意”,甚至出新。2003至2005年这三年间的全国卷作文题均为关系性话题作文,写作这样的话题作文,不把话题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作文就很容易走题或偏题。比如2005年全国乙卷作文题的话题是“位置与价值”,写这个题目,考生必须先把“位置”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然后扣住这种关系来立意、构思、作文;否则,只能出现离题或偏题之作。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主要是材料作文,2007年依然采用了这一题型。写作这类作文,考生首先要明确材料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或介绍了一种什么现象,这件事或这种现象蕴涵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且来看看2006年全国甲卷作文题: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目中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考生要很好地把握这道题目,在审题时,首先必须弄清楚:这是一则什么故事?

这是一则什么故事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乌鸦模仿老鹰的故事。故事蕴涵的意义也很明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模仿别人、学习别人。写作这个题目,考生只有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方能提笔作文。再如2006年全国乙卷作文题:

据有关部门调查,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是3.7%,2003年是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比之于前一道作文题,这道题目不是叙述了一个故事,而是介绍了一种现象,即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走低,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面对这种现象,考生只有拿出一个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观点,方能作文。

二、追问原因——为什么

弄清了题目的基本含义后,必须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考生只有作这样的追问,才能真正走进题目中去,明了题目的实质,如此作文的立意才有可能深刻起来。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是命题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写作这个题目,考生首先必须确定:什么是“北京的符号”。什么是北京的“符号”呢?提示语对此做了充分的提示: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考生在写作时,只须根据个人的实际选择一、两个内容即可。因此,这道题的审题难度不在“是什么”上,而在“为什么”上,即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为什么是北京的“符号”?考生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做深入的追问,才能挖出这道题目的真正本质的东西,才能写出比较深刻的文章来。

命题作文如此,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同样可以作这样的追问。2006年全国高考丙卷作文题是以“读”为话题作文,写作时考生可以这样来提问:读什么——为什么要读。经过这样的一番发问,文章的写作对象、文章的主旨也就基本上明了了。至于材料作文,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2006年的全国甲卷作文题和乙卷作文题。甲卷叙述的故事是乌鸦模仿老鹰,考生可以追问:为什么会这样;乙卷介绍的现象是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走低,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考生可以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总之,不论那一种题型,考生只要善于作这样的追问,就能走进题目中去,就能把握住题目的真实含义,就能写出含义深刻的文章来。

三、揭示意义——怎么样

一般而言,任何一篇文章写作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自我的,即文章最终都要揭示出这种事情、这种现象、这种观点、这种情感等对“我”的意义与价值来;否则,这篇文章对“我”而言是无意义的。因此,考生在审题时,在明了了“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还要问一问:这种事情、这种现象、这种观点、这种情感等对“我”“我们”“现实”等怎么样,即有何价值与意义。考生只有作了这样的提问,一个完整的审题过程才可以说结束了。这里我们仍然以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北京的符号”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假定我们选定的北京的“符号”是老舍,而且对老舍为什么是“北京的符号”意义也作了深入的挖掘,那么,在文章结束的时候,我们必须思考:老舍作为“北京的符号”所体现出来的这些意义对“我”“我们”“现实”等有何价值?考生只有再作这样的思考,这篇文章才有可能是完整的,并且是有现实意义的;否则,文章的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每事问》: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发明如此,考场作文的写作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笔者仿拟一首《审题问》,以期对每为考生有所启迪:

佳作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

作文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钝者问的笨。

想要得高分,审题要会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