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评第一坑:审题

 广院孺子牛 2021-04-06

即兴评述的学习需要得法,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千人千面,即评的学习方法也是众说纷纭。按我的思路来看,那就是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毕竟这是一场考试,最后仍旧要靠成绩说话。

不过,话虽如此,并不意味着学生们在即评的学习上,真就没有共同性可言了。起码今天会谈到的这个话题,以及相关误区,在课堂中是普遍可见的。

我想说说即评里的审题

这是不少艺考生,甚至是教学者极易轻视的一个答题环节。我想或许是因为“即兴评述的题目往往就是一目了然的一句话,既然我能读懂,就不存在审题的问题”。我并不十分认可这个说法,甚至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借鉴语文写作中有关审题能力培养的某些方法,这么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能够快速定位考点铺设思路;其次则在于即评的考题也不总是那么“亲切可人”,考生如果少了审题这根弦,很容易掉到出题人在题目里设计的逻辑坑洞里

具体来说,我认为评述的审题大致应该包含两个环节。

明确概念

01

一直以来,我们把即兴评述分为两类,一为话题评述一为新闻评述。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概括化,我将其分类表述为“具象话题”和“抽象话题”。这么做的好处,是在于可以同审题思路建立链接,进而快速找到答题的破局之法。对具象和抽象的理解非常简单,让你说一件具体的事(比如新闻事件)、评一个实体的物件,我认为这都属于具象。抽象则往往事关情感、感受等等这些精神层面的事物。

这种新的话题分类方式所带来的审题方法的变革,其优点是可以帮助考生解决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下笔的老大难。比如具象问题,意味着很可能先要把题目所涉及的概念为听者先行解释,比如2019四川联考的“绿色出行”,你得说说你认为什么是绿色出行;2018安徽联考的“你怎么看待GDP增长”,如果通篇都不表述一下GDP到底是什么意思,显然不得不会让考官心生疑虑“这个学生到底懂不懂题目的意思”。更加明晰的题目分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混沌中解救出来。

厘定边界

02

厘定答题边界是我认为审题中最重要,却也是考生失分最惨烈的部分。

我想以“最”“二选一”来举例。

播音面试和其他门类的面试有着显著不同,其一就是我们常会在播音面试里听到包含“最”的提问。像是“你最喜欢的主持人/节目”(中国传媒大学高频提问)“你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校考高频提问)。最,意味着第一、榜首,只要基于认真审题的考生,就自然明白这道题目的答题边界应当是局限于某一个人、某一档节目,而不是广撒网——“我喜欢这样几位主持人/节目”、“我觉得主持人应该有这样一些素质”…当我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时我只会在内心缓缓浮上一句excuse me?

类似的陷阱还有审题时对“二选一”的忽视。比如2017南广真题你觉得国学教育和英语教育哪个更重要2019福建联考真题要不要开设大学生恋爱课等等。这类题型需要学生做出比较的同时,更要做出选择,即你站哪边呢?大量的考生想当然的认为“我也不知道老师喜欢哪个答案,那就走中间派吧,左边说一点右边说一点,哪边都不得罪”。我们先不说播音考试现在越来越看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单就从题目出题意图本身来说,你的墙头草两头倒式的答题思路,就没有实现对题干的准确回应,那么,失分就不可避免了。

结语

03

经过今天的讲述,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联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重新开始重视起审题这个关键步骤在即兴评述中的重要作用,以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