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头诗人丰沛雪分享画家赵德明先生佳作《诗心化境,诗画合一》

 花样年华malan 2019-02-07

藏头诗人丰沛雪分享画家赵德明先生佳作《诗心化境,诗画合一》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字尚如,号小地、画外使者。山东济南人。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刘怀勇工作室理事;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客座教授;山东省将军书画院副院长;济南市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出版有《赵德明国画精品集》、《中国当代名家书画精品集》;多幅作品入编《中国艺术经典收藏》、《国画大家》等十几部书刊;曾在北京、济南、扬州、包头、青岛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联系电话:15288850357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赵德明山水画作品欣赏
赵德明国画作品之山水

诗心化境    诗画合一

作者:赵德明       

        当诗人画家徜徉于山水之间,那“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总会使他们“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是的,春来草长莺飞,水流潺缓,山花烂漫,香飘四溢,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秋风古道,烟雨飘渺,松风泉韵,暮鼓晨钟,令人沉迷陶醉。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神韵陶冶,往往是诗人画家激发情思、赋诗作画的动力源泉。

        诗,是抒发情怀、状物传神、有着音乐美的理想文学;诗,是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人文艺术;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或激扬,或委婉,或清馨,或幽雅,或秀丽,或雄浑……抑或是那些含有辛酸、无奈、失意、伤感、牢骚等情绪的作品背后,无一不有一颗诗心在动。

         北宋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郭若虚说:“书画发于情思,契之于绡绪“。清朝况周颐《蕙风词话》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此万不得已者,由我心酝酿而出“。画家心中的景象,逐渐化为一种潜在的意象,这意象一旦有“诗心”的激发,就会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换言之,内在的激情和意象成为诗化了的语言而不可不说时,唯有”写向君家雪色壁“了。

        诗的情感赋予了中国绘画象外之境的”意象“;画的可视性,则展现了诗中情感传达所包含的”意境“。”意象“、”意境“,意者心音,因心造境,触景生情,情以景生,都是咏物寓志,借物抒情。诗是如此,画亦如此。

        如果说,山水是诗人抒发情思的媒介,而诗心化境,则是画家营造山水意境,并付诸创作的最佳途径了,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宋代大艺术家苏轼评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唐代诗、书、画及音律并能的大师,他的”形者融灵,动者变心“便是诗画合一感悟的典范。恽南田题画云:”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纷,皆清泪也“、”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故而,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势若旋风,直抒胸臆;张璪作画“毫飞墨喷,摔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及至画成,"投笔而起,为之四顾,若雷雨之澄霁,见万物之情性"。

        不论是唐初大小李将军金碧山水对绘画美升华的”焕烂求备“,还是唐末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山水画南北画派诸大家的创作实践,亦或北宋郭熙父子所著《林泉高致》等等,不言而喻,正是由于唐宋诗风大兴,才带来了绘画的空前鼎盛。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画合一,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中国绘画史,古代画家在追求意象的象外之境中,贯穿了托物见志,亦即比兴的诗化思维,然后运用笔墨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进行整合,求得诗情画意的相得益彰。正如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家王微在《叙画》时发出的对中国画由衷的赏爱之语:“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在他看来,山水画所体现出的自然之美是音乐和宝玉所无法企及的。更有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言:“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

       画家应当是感受和情感最为敏锐丰富的一类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感受,没有诗人的情怀,意味着他并无资格当画家。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怀,因为诗首先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而那心灵,又恰恰诗化了世间万象。我们相信,冥冥之中心与诗融合碰撞的璀璨灵光,必将冲破世俗的偏见,穿越时间的长河,把人间最优美的文化传播开来,激励人们朝着高洁与和谐出发。

      诗心化境,诗画合一,必然会赋予中国绘画更加丰富多彩的意蕴光辉!特赋诗赞曰:

情境交融孕诗篇,

诗心化境写天然;

乍见春山开画镜,

妙得永恒在瞬间。

天游造化有佳境,

相由心生悟大千;

计白当黑空灵处,

便是我家桃花源! 

                                                                 

              赵德明    

       2015年12月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