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上的几个不等式!

 江山携手 2019-02-08

课堂上的几个不等式!

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这道题都讲了五遍了,学生还不会?这么简单的内容都记不住,都考过、做过、讲过仍然还是不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听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些抱怨的背后,作为教师的你是否认真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是否该静下心来琢磨以下几个不等式问题?在教学中是否忽视了这几个问题?现特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1 看了≠记住

在一轮复习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对于这些该记住的内容,绝不是简单的看看就能记住,有的可能要多次的重复记忆。不要认为学案上、教材上有只要学生背背就行。学生究竟背了吗?究竟背了几遍?最后是否真记住了?这些都是空中楼阁,唯一的办法就是检验学生能否写出来,所以不要认为学生看过了就能记住。

对策:让学生默写,写出来才叫记住,检查才是硬道理。

2 做了≠掌握

  一轮复习中离不开千题百练,对学生做过的题,有的可能是做对了,但不一定真理解,可能是猜对的或者是用排除法做对的。如果对题稍一变形,学生可能就无计可施。所以,学生做过的不一定就掌握了。

  对策:让学生重新做一遍,做对了才叫掌握。

3 讲了≠明白

  高三的课堂,习题讲评乃是家常便饭,一节课下来,可能要讲很多的试题。不少教师是口若悬河的表演一节,下课后常自我安慰的说到:“该讲的我都讲了,会不会在您了!”。这里反问一句:“老师,你讲的真是该讲的吗”?什么是该讲的?学生最需要的才是该讲的。虽然老师们讲了一整节,可能没有真正讲到学生的疑点、盲点和迷惑点,自认为讲得清楚明白了,但学生不一定明白。

对策:让学生重新讲一遍,自己会讲才叫明白。

4 学过会用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就是要会用知识,而且要用得准。我们都学过开车,开车前都知道车的部件和功能,这就叫知道、理解了基础知识,但知道了这些一定会开车吗??课上与老师一块儿学过了、做过了、听过了,但一定会自我应用吗?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学过了,还要在应用中自我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总结应用技巧。

对策:找一些变式题,看学生能否做得对。

    总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以上这几个不等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更进一步

                      原创作品,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