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需要隐私,晒娃前请三思,小心危机上门

 昵称32901809 2019-02-08

“从今天起,你不要在网上写我的事、放我的照片……还有,把以前我从小到大的,也全部删掉!”9岁的小女孩发现网上有自己的成长纪录,气冲冲的找上妈妈,捍卫她的隐私。

孩子需要隐私,晒娃前请三思,小心危机上门

网路上晒孩子,当心他变脸!

身兼律师与作家的塔特(Christie Tate),跟不少父母一样,从小就把孩子的成长过程上传网上,这是最容易、最生动、最即时能与亲友分享育儿点滴,又能为孩子留下完整纪录的方法。同时身为作家的她,随着孩子的成长记事,自然也是撰写亲子、教养文章的最佳题材。

她4年级的女儿,多年抱怨自己是唯一没有手机、电脑的小孩。有一天,终于拿到属于自己的手机,兴冲冲的上网进入新世界。没想到,不到一天,她就气呼呼的到妈妈面前:这些都是什么?为什么我这些照片都在网上?她要求塔特,再也不要在网上写有关她的事、放她的照片,甚至,要求把以前的也都删掉。孩子还说了,那是她的隐私。

的确,从女儿出生开始,各种塔特认为值得收录的情境与照片,成长的故事,包括孩子跟同学的相处,学习的历程,中间的成长与互动,她都完整收录。

塔特在《华盛顿邮报》上诉说这段经历的文章,被广为转载,还有上百名网友留言。有人说塔特的女儿都提出隐私权了,她应该低头答应女儿;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社群网、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会面临的问题,孩子长大后跟朋友间也会有一样的问题,他们自己沟通就好。

这样的情节,很可能发生在很多父母身上。因为家长跟孩子的视角,总是不一样。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可爱、笑翻了的模样,孩子觉得很糗、难以面对、或会变成同学的笑柄,觉得他小时候怎么那么蠢。父母小小展现孩子的成绩、得奖、表演的片段,孩子大一点时觉得那其实很逊,太爱现、怕被同学说话。父母写到孩子跟同学吵架、考试考不好、被处罚、跟老师争辩或沟通等成长故事时,小孩觉得真是糗毙了,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他。

孩子需要隐私,晒娃前请三思,小心危机上门

身兼律师、作家,兼具感性与理性的塔特,如何解这个结?她跟女儿说她会继续写,因为她是作家,母职也是她的一部分,她不会因此放弃她的写作与分享。但是可以谈一谈,双方希望怎么做。

以下是塔特的应对,以及专家的建议:

替孩子打造人设?

父母要知道,这等于是在未经孩子同意的状况下,为他们打造了人设。对孩子的影响远比父母想到的深远。父母发文前,要多想想。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塔特就告诉女儿,网上、或是过去公开过的白纸黑字,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时隔数年,有的内容已被转载、被个人收录,或进了不少人的脑海,无迹可寻,也无从删除。所以她没有办法完全回收或重改过去发表过的内容。这是每个人在网上发表言论时,都要知道的事实。

和孩子讨论曝光的界线

同时,他们讨论了哪些事情可以写、什么样的视频可以用,哪些是女儿不希望曝光的界线。

塔特也答应女儿,未来的新发文中,如果有写到孩子的事,会先跟孩子讨论,确认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内容,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描述孩子。

不指名道姓

另外,他们也彼此同意,在文章中,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用自己的事举例,不要写到孩子。也可以考虑用匿名、别人的故事带过。在网上不要透露太多孩子的个人与生活细节,包括地点、照片,以免信息流到坏人手上。

孩子需要隐私,晒娃前请三思,小心危机上门

限制分享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