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从罪犯到太监 终成皇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却被凌迟处死

 思明居士 2019-02-08

明朝宦官刘瑾,史称“古今恶魁”,他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净身入宫当了宦官,犯罪被赦免后侍候朱厚照。朱厚照即位的时候刚14岁,正贪玩,刘瑾已经54了,为了迎合武宗,硬是跟这个小皇帝打成一片。给武宗献老鹰、猎犬,陪皇帝郊游、摔跤,只要武宗感兴趣的他都能满足。

他因讨好武宗朱厚照而飞黄腾达,成为权倾朝野的显赫人物,因而京城人都说大明朝有两个皇帝,一个是武宗,一个是刘瑾。武宗坐着,人称坐皇帝,刘瑾立着,人称立皇帝。

他从罪犯到太监 终成皇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却被凌迟处死

正德三年六月的一天,朱厚照驾临奉天门(太和门)早朝听政。六部九卿等文武官员由鸿胪寺官员带进午门,齐集在奉天门前的金水桥南北,分五府、六部和各司按顺序轮班奏事。

早朝完毕就快中午了,武宗回宫,途中在御道上发现一封信,原来是揭发刘瑾罪行的匿名信,武宗草草地看了几眼,便将信交给刘瑾,让他自己处理。

刘瑾一看信,大怒,急急返回,对正在退朝的文武百官假传圣旨,不得退朝。随后让百官跪在奉天门前,逼着让说出信是谁写的,并肆意辱骂翰林、御史。

当时正是六月天,烈日当空,烤得人喘不过气来,三百多名朝中大臣汗如雨下,不一会儿就晕倒了十几个人,刘瑾命人将他们拖下去,而他自己坐在阴凉处吃西瓜解暑。

他从罪犯到太监 终成皇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却被凌迟处死

内监黄伟实在看不下去了,别对群臣大声说:“书中所言,都是为国为民,好男子死则死也,何必嫁祸他人?慷慨承认,难道不是大丈夫吗?”刘瑾听后非常生气地说:“何谓好男子?不露姓,乃匿名,匿名者处死。”说完就进了内宫。

奉命监视诸臣的内监李荣,十分同情大家,趁刘瑾进了内宫,就悄悄让百官们吃了点西瓜。刘瑾对黄、李的行为十分恼怒,下令解除了李荣的内监职务,将黄伟贬到南京。

三百多名官员在地上整整跪了一天,晚上,刘瑾又假传圣旨,把这三百多名官员全部下狱,激起了广大市民的愤怒。许多市民做好饭菜送到狱中,还有的罢市抗议太监专权,救援被捕官员,北京政局一时动荡不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第二天,内阁大臣李东阳上书营救,说这封信出自宫中内侍太监,这些大臣才得以释放。刘瑾依旧为所欲为,把大明朝搞得乌烟瘴气。

他从罪犯到太监 终成皇帝身边的红人 最后却被凌迟处死

两年后,大臣杨一清等人利用太监之间的矛盾用计,让太监张永举报刘瑾17大罪状,武宗终于被激怒,亲自带人抄了刘瑾的家,还从他经常随身携带的扇子里搜出两把匕首。这时候武宗才明白,原来刘瑾早有谋反之意,便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按照大明刑律,被凌迟者要受3357刀,割三天,头一两天让其活受罪,第三天才让死。

手起刀落,鲜血四溅,刽子手先从他胸部割十刀,等昏死后的他醒来后再割十刀,如此反复,第二天刘瑾就没有挺过去,死了后还被割尸,直到割足3375刀。割下来的肉被受他欺负过的那些人买着吃了,一文钱一块肉,人们奔走欢呼。

在封建社会,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才能处死。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走兽,这是顺应天时。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恶贯满盈,他这是罪有应得,他还有个不错的排名: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太监排行榜上,刘瑾排第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