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昵称32937624 2019-02-08

图解法

图形是数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数学思维和表达的工具。

在解答应用题时,如果用图形把题意表达出来,题中的数量关系就会具体而形象。图形可起到启发思维、支持思维、唤起记忆的作用,有利于尽快找到解题思路。有时,作出了图形,答案便在图形中。


(一)示意图


示意图是为了说明事物的原理或具体轮廓而绘成的略图。

小学数学中的示意图简单、直观、形象,使人容易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


例1:

妈妈给兄弟二人每人10个苹果,哥哥吃了8个,弟弟吃了5个。谁剩下的苹果多?多几个?(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作图18-1。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哥哥吃了8个后,剩下苹果:

10-8=2(个)

弟弟吃了5个后,剩下苹果:

10-5=5(个)

弟弟剩下的苹果比哥哥的多:

5-2=3(个)

答:弟弟剩下的苹果多,比哥哥的多3个。

例2:

一桶煤油,倒出40%,还剩18升。这桶煤油原来是多少升?(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2。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从图中可看出,倒出40%后,还剩:

1-40%=60%

这60%是18升所对应的百分率,所以这桶油原来的升数是:

18÷60%=30(升)

答略。

例3:

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它的影长是1.8米,同时量得电线杆的影长是5.4米。这根电线杆地面以上部分高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根据题意画出如图18-3(见下页)的示意图。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同一时间,杆长和影长成正比例。设电线杆地面以上部分的高是x米,得:

1.8∶5.4=2∶x

答略。

(二)线段图

线段图是以线段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大小,以线段间的关系反映数量间关系的一种图形。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线段图是使用最多、最方便的一种图形。


例1:

王明有15块糖,李平的糖是王明的3倍。问李平的糖比王明的糖多多少块?(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4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从图18-4可看出,把王明的15块糖看作1份数,那么李平的糖就是3份数。

李平比王明多的份数是:

3-1=2(份)

李平的糖比王明的糖多:

15×2=30(块)

综合算式:

15×(3-1)

=15×2

=30(块)

答略。

例2: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伟大作家,享年82岁。他在19世纪中度过的时间比在20世纪中度过的时间多62年。问托尔斯泰生于哪一年?去世于哪一年?(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5。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从图18-5可看出,他在20世纪度过的时间是:

(82-62)÷2

=20÷2

=10(年)

由此看出,他死于1910年。他出生的时间是:

1910-82=1828(年)

(三)思路图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应用题,需要用综合法或分析法分析解答。如果把思维的过程用文字图形表示出来,就有助于正确选择已知数量,提出中间问题,理清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题。这种表示思维过程的图形就是思路图。

例题参见前面的分析法和综合法。

(四)正方形图


借助正方形图解应用题,就是以正方形的边长、面积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使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具体而明显地呈现出来,从而达到便于解题的目的。


例1:

农民张成良,把自己承包的土地的一半种了玉米,1/4种了高粱,1/8种了大豆。在剩的2公顷地里种了棉花。张成良承包了多少公顷土地?(适用于四年级程度)

解:

根据题意作图18-7。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所以,他承包的土地是:

2×8=16(公顷)

答略。

例2:

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其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多4厘米,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96平方厘米。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应知道大、小正方形的边长,但题中没有说,也不好直接求出来。借助画图形的方法可轻易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题意作图18-8。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图中大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96平方厘米。这96平方厘米的面积是由两个长方形a及比长方形还小的正方形c构成。从96平方厘米减去正方形c的面积,再除以2就可求出长方形a的面积。

(96-4×4)÷2=40(平方厘米)

因为长方形a的宽是4厘米,所以长方形a的长是:

40÷4=10(厘米)

因为10厘米也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0×10=100(平方厘米)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4+10=14(厘米)

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4×14=196(平方厘米)

答略。

(五)长方形图


借助长方形图解应用题,是以长方形的长表示一种数量,以长方形的宽表示另一种数量,以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这两种数量的积。它能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具体形象的面积来计算问题。


*例1:

甲、乙两名工人做机器零件,每天甲比乙多做10个。现在甲工作15天,乙工作12天,共做出1500个零件。问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

根据题意作图18-9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图18-9中,以左边长方形的长表示甲工作15天,以左边长方形的宽表示甲每天做多少个;以右边长方形的长表示乙工作12天,以右边长方形的宽表示乙每天做多少个。

图中右上角那个长方形的宽表示甲每天比乙多做10个,所以,乙在12天中比甲少做零件:

10×12=120(个)

图中全部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甲、乙共做的零件1500个。

从图18-9可以看出,整个大长方形面积所表示的零件的个数是:

1500+120=1620(个)

这个长方形的长表示甲、乙共同工作的天数:

15+12=27(天)

因为大长方形的宽表示甲每天做零件的个数,所以甲每天做零件的个数是:

1620÷27=60(个)

乙每天做零件的个数是:

60-10=50(个)

答略。

* 例2:

某商店卖出苹果、鸭梨和桔子共25筐,其中鸭梨的筐数是桔子筐数的2倍。苹果每筐卖90元,鸭梨每筐卖72元,桔子每筐卖60元,共卖得1854元。问卖出苹果、鸭梨和桔子各多少筐?(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根据题意作图18-10。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图18-10中阴影部分表示,如果25筐都是苹果,则所造成的差价是:

90×25-1854=396(元)

每卖出1筐桔子、2筐鸭梨、3筐苹果的差价是:

(90-72)×2+(90-60)

=36+30

=66(元)

因此,桔子的筐数是:

396÷66=6(筐)

鸭梨的筐数是:

6×2=12(筐)

苹果的筐数是:

25-6-12=7(筐)

答略。

(六)条形图

条形图是把长方形的长画得比较长,把长方形的宽画得比较短的一种图形。条形图一般以长方形的长表示数量。条形图可以画成竖的,也可以画成横的。题中不同的数量可用不同的阴影线或不同的颜色表示。题中的数量可写在长方形内,也可写在长方形外面。

条形图比线段图更直观一些,在用来解某些应用题时效果要比线段图好。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但是,实际上是运出125吨。这140吨比实际运出的多:

140-125=15(吨)

所以15吨所对应的分率是: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甲库原来的存粮吨数是:

420-180=240(吨)

答略。

*例3:

一组割草人要把大、小两块草地的草割掉,其中大块草地的面积是小块草地面积的2倍。全体组员用半天的时间割大块草地的草。下午一半的组员仍停留在大块草地上割,另一半到小块草地上割。到傍晚时,大块草地的草全部割完,而小块草地还剩下一小块。这剩下的一小块,第二天一个人用一天的时间就割完了。这组割草的一共有多少人?(适于六年级程度)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全体组员割一个上午后,一半的组员又割一个下午就把大块地的草割完,这就是说,要是用一半的组员单独割大块草地的草,就要用3个半天,而在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答略。

(七)圆形图


借助圆形图解应用题,是以圆的面积或周长表示题中的数量,并在圆周内、外标上数字、符号,从而达到便于分析数量关系的目的。


例1 :

甲、乙两个学生同时从同一起点沿着一个环形跑道相背而跑。甲每秒钟跑8米,乙每秒钟跑7米,经过20秒钟两人相遇。求环形跑道的周长。(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14。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人跑的路程的总和就是圆的周长。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可求出环形跑道的周长:

(7+8)×20=300(米)

答略。


例2:

有三堆棋子,这三堆棋子所含棋子的个数一样多,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第一堆里的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一样多,第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棋子的几分之几?(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16。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从图中可看出,把第一堆里的黑子与第二堆里的白子交换,则第一堆全是白子,第二堆全是黑子。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因为第一堆与第二堆的棋子数相同,所以第一堆的白子数与第二堆的黑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所以,白子占全部棋子的: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例3:

甲、乙两人同时从环形路的同一点出发,同向环行。甲每分钟走70米,乙每分钟走46米。环形路的长是300米。他们出发后,在1小时20分里相会几次?到1小时20分时两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

作图18-17。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甲、乙二人1分钟的速度差是:

70-46=24(米)

由二人出发到第一次相会所需的时间是:

300÷24=12.5(分)

1小时20分钟即为80分钟。80分钟内包含几个12.5分钟,二人即相会几次。80分钟内包括6个12.5分钟,还多5分钟,即二人相会6次。

由于第六次相会后还走5分钟,所以甲乙之间相隔:

24×5=120(米)

此时,甲、乙之间还有一个距离是:

300-120=180(米)

180>120米

答:在1小时20分钟里两人相会6次;到1小时20分钟时,两人的最近距离是120米。

(八)染色图


在图中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数量,以利于解题的图形叫染色图。染色图是解决数学题和智力题常用的一种图形。


*例1:

图18-18是某湖泊的平面图,图中的所有曲线都表示湖岸。某人从岸边A点到B点至少要趟几次水?B点是在水中还是在岸上?(适于高年级程度)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解:

这个问题好像很难解答。但我们按“图中所有曲线都是表示湖岸”的已知条件,将湖面染上色,湖岸部分就显示出来了,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图18-19)。

答:他至少要趟3次水才能达到B处,B点在湖岸上。

* 例2:

如图18-20,某展览馆有36个展室,每两个相邻展室之间均有门相通。问你能否从图中入口进去,不重复地参观完每个展室后,再从出口处出来?(适于高年级程度)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解:

作图18-21。把图中36个方格相间地染上黑色。因入口处是白格,参观时若依顺序将展室编号,那么进入第奇数号展室时,应是白格位置;进第偶数号展室应是黑格。即应按白→黑→白→黑→……顺序交替参观。

参观者最后离开的是第36号展室,它是偶数,按上面的分析它应是黑格,但图中实际为白色方格。这说明题中要求的参观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答略。

*例3:

将图18-22矩形 ABCD的一边AD分成6小段,其中线段1+线段3+线段5=线段2+线段4+线段6。连结对角线BD,用红(图中用横线表示)、蓝(图中用坚线表示)两色将图形分别染色。问图中染红色部分面积与染蓝色部分面积哪个大?(适于高年级程度)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解:

此题利用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可算出结果,但较麻烦。用染色的方法解此题比较简捷。

先将图中BD线左下面的空白处染上黑色,用S红、S蓝、S黑分别表示染红、蓝、黑三种颜色图形的面积(图18-23)。

从图18-23很容易看到: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另外,S蓝+S黑等于3个小矩形面积的和,而它恰好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即: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这就是说:

S红+S黑=S蓝+S黑

从上面算式的两边同时减去S黑,得:

S红=S蓝

答:图中染红色部分的面积与染蓝色部分的面积一样大。

*例4:

图18-24的图形是从4×4的正方形纸上剪去两个1×1的小方纸片后得到的。它们的面积都是14。若把它们剪成1×2的小矩形,最多能剪几个?为什么?(适于高年级程度)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解:

图 18-24的三个图形除了(1)可以剪出 7个 1×2的小矩形外,(2)、(3)不管怎么剪,至多都只能剪出6个来。原因是:

分别用黑白两色对图形(1)、(2)、(3)相间地涂色(图18-25)。从它们上面剪下来的每一个小矩形都由两个相邻的小方格组成,这两个小方格上涂有不同的颜色,如图18-25中

假期提升: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图解法,超详细


(4)。既然每个1×2的小矩形都由一个白色格和一个黑色格组成(因为三个图形的面积都是14个方格,把它们剪成1×2的小矩形,照面积来算,似乎都应剪出7个来),要想剪出7个小矩形,当然得有7个白格和7个黑格,但在图18-25中,只有图形(1)是这样的,图形(2)、(3)都有8个白格和6个黑格。故它们只能剪出6个小矩形。

答略。


声明:本文来自“小学奥数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