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字博物馆——古代瓷枕展(上)

 君合瓷约 2019-02-08

       枕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卧具,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中枕的材质大致可分为软质和硬质两大类,包含瓷、玉、石、铜、木、皮、布等。随着宋元时期陶瓷艺术的发展,瓷枕更日趋兴盛,因此,中国古代遗留最多的是以陶瓷枕为代表的硬质枕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自1992年入藏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200余件瓷枕以来,不断加大对枕类藏品的征集力度,现藏枕700余件,堪称国内博物馆之首。此次展览展出了110余件馆内藏枕,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枕上诗书画、枕上故事和枕中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讲述那些湮没已久的关于枕的记忆。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第一单元    枕史

    枕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承载了人类各个时期不同群体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风俗习惯等。不同时代的枕都呈现出它独特的文化特质和艺术魅力。

    人类为何要用枕?

    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演进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侧面为“S”形的脊柱,而颈椎有七节骨,形成一个凹位,若不用枕,颈部的正常生理曲线得不到维持,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

 

汉:殉葬枕的奢华

    最早的枕的实物是战国时期的。汉墓中也发现以日常用枕作为随葬品的,但与玉衣、玉面罩等成套的玉枕,应该是专门制作的玉殓具。出土铜枕、玉枕的墓葬,墓主均为诸侯王以上的高级贵族。具有代表性的如云南江川李家山六牛青铜枕(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山靖王刘胜玉枕(公元前113年)、大葆台汉墓青铜龙头木枕(公元前45年)、中山简王刘焉玉枕(公元56-88年)。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石枕,西汉,出土于南越王墓西耳室。表面光滑,有琢磨痕迹。器面隆起,磨出4道脊,分成五个平面,两端平齐。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丝囊珍珠枕,西汉,出土于墓主人玉衣头套下,形状为长方形,丝囊,枕芯为珍珠,重达470克。珍珠枕具有保健的功能。

 

唐:发型对枕的选择

    最早的陶瓷枕实物多发现于唐代。多为小的矩形、倒梯形三彩或绞胎枕,也有少量仿生形枕和素面枕,均为贵族所用。小型陶瓷枕的出现,可能与唐代崇尚高大蓬松的发式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为了在休憩时保持美丽的发式而做的项枕(项指颈的后部),亦便于随身携带。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三彩花卉纹扁方形枕,唐,整体以三彩为装饰。枕面、枕底中心均印宝相花,边缘以白色点彩装饰,枕侧点彩,釉彩交融。但釉色不及河南窑口明亮绚烂。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三彩印花扁方形枕,唐,全枕施满釉彩,枕面及底部印四瓣花纹,枕侧白、绿、黄色釉彩互相浸润、斑驳淋漓。枕的左侧上方有一小通气孔,通气孔是为防止在烧造时器物炸裂,让热空气溢出之用。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黄釉绞胎扁方形枕,唐,整器遍施黄褐色釉,两种不同颜色的胎土形成的绞胎纹理密而不乱,有仿天然瘿子木(泛指长有结疤的树木)的效果。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黄釉绞胎朵花纹长方形枕,晚唐,黄褐色釉,底部无釉,枕面镶嵌胶胎朵花纹,枕的四个侧面贴嵌有不规则形胶胎装饰,前侧中央有一圆形通气孔。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绿釉胶胎印花如意形枕,晚唐至北宋初,全器施满深绿色釉,枕面在太阳状小印花纹地上镶嵌纹胎花纹,似不同角度的喇叭花纹,侧面满饰小印花,底面有篦花线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绿釉素面椭圆形兔坐枕,晚唐,椭圆形枕面,小巧无纹,下有莲瓣连接伏兔,通气孔位于兔子左耳。兔为“明月之精”,有生子、多产的含义。

 

宋:陶瓷枕的转型

    宋代开始,陶瓷枕进入寻常百姓家。它不但是一种卧具,还兼有观赏、陈设与警示价值,装饰纹样多来源于自然景物和民间生活场景,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习俗、时尚和追求。这一时期精品迭现。由于发式简化,不必为保持发型而枕颈枕,枕形变大、样式逐渐多样化,枕面内弧与前低后高的造型更适合人后脑结构,成为可长时间枕睡的头枕。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左边:绿釉印花卉纹腰形小枕,北宋至金,深绿色釉,枕面模印卷草牡丹纹,瓷枕小巧玲珑,很可能是医生诊脉时使用的脉枕。

右边:绿釉划蕉叶纹八边形枕,宋金,枕壁八边均作竹节状棱柱,柱间八面均有模印花卉纹饰。枕面划数条与边沿平行的八边形开光,内以划花枝法横饰一片蕉叶纹。蕉叶以篦纹构成叶脉,叶脉清晰,叶缘做锯齿状。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黄绿釉双狮座枕,金朝,枕面出沿,呈如意头形,在两重随形划线开光内用蓖划工艺装饰水波纹。枕身模印双狮戏绣球,双狮造型憨厚可爱,绣球上方有一通气孔。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白地剔花鸟纹如意形台座枕,宋朝,枕面呈如意头形,枕座呈小的五边形矮柱。枕面黑色沟边开光内用剔花枝法剔出一鸟立于枯枝之上,以划花枝法划出鸟身上的细纹,黑白对比鲜明,图案生动凸显。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褐彩雀纹卧虎枕,金朝,虎背平整内凹作枕面。枕面绘一在芦草边的长尾雀鸟回首观望高空大雁,生动地描绘了鸟儿俯食时惊闻高处雁群飞过,回首观望的场景。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赫黑彩开光花卉卧女枕,金朝,枕呈卧女形,为一女子屈膝左卧,其腰身圆平微下凹,形成舒适的枕面。枕面与衣衫为白色底,绘黑与赭色花纹。造型生动,深情把握准确,形态可爱。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褐釉虎座刻划花卉纹如意形枕,宋朝,枕面出宽沿,俯视为如意头形。对应的阴刻如意线框,内剔飘逸的花枝纹。以一模印伏虎狮为枕座。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白地剔缠枝花鸳鸯纹长方形枕,元朝,长方形,前低后高。枕面划双线框刻出壶门,门左右上角剔出缠枝花纹,门内划两只立于水塘芦苇边的鸳鸯相对而视。赫红胎粗糙。施半釉,釉水泛红,不匀发干失光。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漳滨逸人制”款人物故事长方形枕,元朝,枕面及枕侧面均以黑彩绘有纹饰,枕面为开光山水人物纹,似为一传说故事场面,左侧题“漳滨逸人制”款,开光外四角绘海水花卉纹,枕的前后立面绘牡丹纹饰,两侧面绘荷花。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白地划诗文长方形枕,元朝,白色釉只施到枕身一半位置,枕面开光内划花题诗一句:“风吹前院竹,雨洒后庭花”,字体潇洒率性。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灰陶镂空枕,元朝,长方形镂空形。中部如意形凹形,两侧镂雕缠枝牡丹花,花纹深厚。在花卉连接空隙处镂刻透空,使花形更饱满,鲜活。此枕素胎烧制而成,是专用葬具。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茶叶末釉镂空圆形枕,元朝,镂空腰圆形。前低后高,内凹。枕面腰圆形,出檐,素面,中间镂空。枕座前后侧镂雕花卉,左右侧镂雕月牙形。具有立体感。整器施茶叶末釉,釉水虽厚薄不均,但仍莹润,光泽度好。

 

元——高枕无忧?

为什么陶瓷枕,尤其是北方辽金元的枕特别的高?可能因为:

一、当时人对“高枕无忧”的期盼高过对舒适度的追求?

二、外来的草原民族人高马大,枕自然也要高点?

三、床褥铺的比较厚实?

四、不排除一些高枕并非实用器,而是逝者用的冥器。

五、您的想法呢……

 

明清:陶瓷枕衰落

    明清以后,陶瓷枕的瓷质更加致密、硬度更高,但整个陶瓷枕的生产却进入了没落期,逐渐式微,多见木枕、丝织枕和布枕,可能因为这些原料更加便宜而易找,做工又相对简单方便。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素胎卧枕,明清时期,灰褐胎陶枕,枕素面无纹,枕面如圆钵,前侧开出一檐。下有一圆桶形枕座。此枕应为随葬用品。枕左右沿下有“日”、“月”各一字。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粉彩娃娃形枕,清朝同治,枕呈娃娃形,娃娃身着花草纹外衣。娃娃头上仰,神态可爱生动。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黑釉狗形枕,明清时期,狗形小枕,光亮黑褐釉,全器满釉,枕面光素。小狗臀部有四个大的支烧痕,说明为竖烧。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三彩蝴蝶形枕,明清时期,枕面中部做出独立的如意形下凹枕面,两侧上翘镂空塑出造型,其下为半月形枕座。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青花斗彩供案形枕,清至民国时期,枕面为六边形开光,开光内纹饰为两大朵重瓣花卉纹,枕前后两侧青花绘制出各种供器,如鼎、瓶、炉,左右两侧绘简易如意窗花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猫形枕,民国初期,枕呈猫形,以黑褐彩绘出眉眼嘴耳、尾及身上斑纹点。猫神态安闲可爱。猫右耳处有一个透气孔。在北方地区,女子出嫁时娘家会选一对瓷猫枕或一男一女瓷枕作陪嫁妆。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潮州木枕,清至民国,枕呈两半筒形竹节叠压状,左右两侧刻竹节纹,右下方浮雕花卉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红漆描金龙凤纹皮枕,清至民国,中部施红漆,两头施黑漆。枕左右两侧方形线框内红漆描金绘龙凤纹。流行于福州、潮汕等地,摸上去光滑清凉,结实又有弹性,两端还有绘画。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红底黑漆描金菊花纹藤面枕,晚清,长条形。枕由藤条编织而成,两头施红漆。左右两侧方形开光内黑漆描金绘菊花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贴印青花狮纹扁方形枕,19世纪,枕面、枕底、前后四面的海棠形开光内均为狮舞绣球纹,开光外布满梅花棱装饰;枕面右下角框内书“山松製”款;左右两侧一侧镂空为扁椭圆形、一侧镂空为双联金钱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青花双金钱纹方形枕,20世纪初,枕前后侧长方形开光内镂雕双金钱纹,开光外为青花绘缠枝花卉纹。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彩绘人物方形枕,19世纪末,枕面彩绘人物纹,一面右下角有“寺川製造”款。左右边沿装饰两条纹饰带,开光内饰寿桃、石榴、灵芝图案。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变釉斜面长方形鸦片枕,清末至民国,枕面倾斜,整体胎薄体轻,烧成温度高,釉色莹润透亮,是石湾窑的优秀作品。前后侧为钱形镂孔及圆形镂孔镂空,绿色泼彩有水墨山水的意境。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粉彩花鸟纹斜面长方形鸦片枕,清同治时期,枕面绘有6只野鸭,枕前侧绘有11只蝴蝶,后侧有两只孔雀立于枝头,整体纹样精细,形象逼真,是粉彩作品中的精品。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粉彩“春夏秋冬”纹方形枕,民国时期,枕面及前后侧粉彩绘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纹,左右边沿绘锦地边框纹各一周。一个有透气孔。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白釉彩绘向日葵纹束腰形枕,解放后,整体施白釉,枕面、底彩绘向日葵向阳图案,前面青花楷书“自力更生”四字,后书“发奋图强”。


随拍: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代瓷枕展:枕史)
白釉彩绘山水纹扁方形枕,解放后,枕面、枕底彩绘山水、桥梁;前后绘简易青花山水帆船纹;一侧中部镂扁圆形孔,另一侧墨书“学习”二字。毛主席的这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喻户晓,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一代中小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