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2-08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文/ 周 杰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李之仪(1048-1128年)出生于沧州无棣(今河北盐山庆云)李氏名门望族。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考中进士(《庆云县志》民国三年版),初任职四明、万全县令等。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皆其所能。《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体”。他的诗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仕途多舛,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其诗流畅清丽,其词清婉峭隽。他既善诗词,又能属文,尤工尺牍(书信)。其尺牍在宋代尺牍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尺牍成就达到了我国尺牍文学的高峰,是展现尺牍情之魅力的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李之仪与苏轼的友谊可以称得上是患难之交,互相仰慕。苏轼对李之仪的诗词及书法也是赞不绝口,称李之仪文章“入刀笔三昧”。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极为深刻。《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四十余首,《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与李之仪有关的作品二十余首,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苏轼比李之仪年长,李之仪视苏轼如师若兄。

苏轼对李之仪的才华早就很敬重。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一天冬夜,苏轼在赏读李之仪的诗作时,越读越有趣,读到深夜,情到深处,题诗一首:

玉堂长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吾家小儿子,他日此句一起编。

诗中把李之仪与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相比,说读了李之仪的诗,也就难得去读孟浩然的诗了。对李之仪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对不能与李之仪一起谈论诗道而感到遗憾。

李之仪也早就倾慕苏轼的才学,多次称赞苏轼之文乃“大作斯文”,与天同运,而且“光时显被”,堪称“百世之师”。还多次为苏轼的诗文、书品作“跋”。每闻苏轼遭贬,李之仪悲愤万分,后不媚于世俗,决然跟随苏轼赴定州担任通判。他们“许追随”、“特见知”的患难情,被世人乐道称颂。李之仪与苏氏一门政见一致,情趣相投,颇有渊源。尤其是李之仪与苏东坡相处三十余年,甚得东坡赏识。但李之仪仕途多舛,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其一生遭遇也随苏轼官场的升贬而沉浮。

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受到排挤,出职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颠沛流离十余年。

对苏轼流放外地,李之仪甚为不平,常有书信遥寄苏轼。同时,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书函一札,远投黄州。苏轼接阅后,心情十分感动,旋即复《答李端叔书》,直抒胸臆:“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仿佛其为人矣。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犹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以至于此。览之面热汗下也。……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屡,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摧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言辞中表达了对李之仪的感情,也表达了自己苍凉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已厌倦官场游戏,淡泊利禄声名,与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这时候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贬黄州 (今属湖北)任团练副使,是地方上一个有名无权的武官,正躬耕于东坡。此间还有《与李公择书》和《次韵答李端叔》诗:

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

己入西羌度沙碛,又向东海看涛山。

识君小异千人里,慰我长思十载间。

西省邻居时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闲。

苏轼在诗中回忆起二人初识的情景:尽管当时人众繁乱,但李之仪的不凡气度,却如秀木于林,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多年来常常魂牵梦绕,难以释怀。文中的“出玉关”“入西羌”就是指李之仪在北宋将军折可适幕府:“履壶头”“东海看涛山”指李之仪出使高丽。言辞中可以看出苏轼对李之仪才学的肯定。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是年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景略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李之仪作为书状官与其同行。这年十二月,李之仪应辟出使高丽,担任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当时朝廷与高丽复交不久,北宋王朝十分重视与高丽的关系,知道高丽喜欢中原文化,于是挑选学问博洽,用字整秀者出使高丽,而结友邦之好。李之仪应辟成功,被委派重任,从中也可以看出李之仪的才华当时已享誉朝野。

归来后的李之仪一直在京为官,为枢密院编修。第二年,也就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平反,被召还朝,任起居舍人。在朝廷与一直有书信往来的苏轼相见,“相逢有味”,常与苏轼邂逅。

这段时间,苏轼与李之仪两人同朝为臣,一为中书省(西省)中书舍人,一为枢密院编修,闲暇时常常凑在一起,切磋词句,谈古论今,雅集于西园。接下来的几年,是苏、李结识以来交往最密、情谊甚笃、很值得回味的美好时光。对李之仪的文采、品行,苏轼给予很高评价。之仪尺牍工而有名,得到苏轼称赏。书中载:“元祐中为枢密院编修官,能诗善属文,工于尺牍,东坡尝谓得发遣三味。”此后两人互为知己,感情深笃。

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由贬知颍州改知扬州,不足半年,又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寻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为礼部尚书。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支持旧党的高太后薨,哲宗亲政,旧党皆被贬谪。苏轼无奈出守定州(今河北定县)。他奏请李之仪为定州签判,一同赴任。当时,朝廷文武皆不敢跟随苏轼,怕苏轼如此处境,自己受牵连。苏轼当众点名李之仪跟随,为定州签判,作为自己的助手。此时李之仪大义当前,欣然从命,以主管安抚司机宣文字的签判之职跟随苏轼赴定州。苏、李在定州仅仅半年,但也是二人最为留恋的时光。在任期间,李之仪不仅在文章造句上收益多多,也从苏轼身上学到了许多为官为人之道。定州军政制度涣散,纪律松弛,卫卒懒惰骄横,酗酒赌博成风,还有军吏贪污、私售仓廪存粮。以往的太守竟不敢问讯、查办。苏轼在李之仪的协助下,申饬法度,明令规制,并把几个恶性昭彰、民愤极大的官吏发配到远方艰苦的地方服役;命令军士修缮营房,整治军纪,严禁饮赌,军中衣食渐趋丰足;又领兵演练,学习兵法布阵。时日不长,定州军政焕然一新,民众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苏轼不为荣辱得失左右,于荆棘坎坷中乐观向上,更兼关心民瘼,体恤兵士,清廉勤政,为官为人,堪称典范。这一切,对李之仪的影响非同一般。二位相互倾慕“朝夕唱酬,批讼理案,宾主甚欢”、“穷日力尽欢而罢,方从容醉笑间”。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曾为李之仪画过一幅肖象,苏轼题诗赞曰:“须鬓之拳然,眉宇之渊然,披胸腹之揿然……”

李之仪成为苏轼的左膀右臂,能如此舍命追随苏东坡其中也有其妻胡淑修的意愿。胡淑修曾对李之仪言:“子瞻名重一时,读其书,使人有舍身成人之志。君其善同之邂逅。”在定州时,一日苏东坡上李之仪府,恰好有人送文件过来,东坡有条不紊地将案件很快判结。胡淑修见后言:“今见临事一丝不苟,真正一代豪杰。”李之仪举家对东坡敬爱有加,后东坡遭贬,胡淑修亲手缝衣赠送东坡并言:“我一女子,能与此种人相识,我复何憾。”一女子能有如此大的胸襟,让人想起一句古话“巾帼不让须眉”。李之仪和胡淑修都对苏轼甚是崇敬,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很深。胡淑修称苏轼为“一代豪杰”,苏轼称胡淑修为“法喜之人”,也就是不一般的智慧之人。

此后,李之仪也被朝廷列为苏轼的同党,随着苏轼的命运起落波折。

因朝中政权更迭,苏轼一直处于被贬和大赦的动乱当中。李之仪长期陪伴在苏轼的左右,吟诗作词,交流文字。然好景不长,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苏轼一月之内接到三通贬谪之令,先以讥斥先朝之罪贬知英州,还没有到达,又接到圣旨,再被贬到惠州安置。临别前,苏轼将所藏书画道士牛戬的《鸳鸯竹石图》送与李之仪,又作《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一诗。诗中有忠告,有慰勉,更有殷殷惜别之情。自此苏、李二人分手,天各一方。八千里路云和月,几万重山阴与晴。距离不但未冲淡二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反使二人友情更浓。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李之仪时任朝请郎、原州通判。但他对苏轼这位亦师亦友的至交非常想念,常常作诗赋词,以解心中之苦闷。此后,李之仪本人虽受苏轼和党祸牵连,获罪陷狱,屡受磨难,但丝毫没有减弱他对苏轼的敬重和牵挂,作《读东坡诗》、《跋东坡大庾岭所寄诗》、《和东坡赠岭上老人》等。时年春夏两季,折可适兵败,曾经跟随他的李之仪遭受牵连。李之仪以审勘不力的名义而被差替调离,于原州通判治狱。世事无常,此时李之仪倍感郁闷,情绪消极,经常靠吟诵苏东坡诗打发时光。他在《读东坡诗》(后集卷八)中写道:

边州守御谢沉机,独喜身闲是道诗。

狱吏难堪非素料,病怀无计复何辞?

空惭南郡三家学,赖有东坡一集诗。

永日风埃惟惬睡,到头不比在家时。

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再贬元祐旧党,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辙贬化州别驾,雷州安置。世态炎凉,当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苏家大院”,此时已是门可罗雀。但李之仪却昂然不避,我行我素。二人飞鸿传书,期盼重逢的时刻早日到来。苏轼《答李端叔十首》及数件信函,盛赞李之仪的超群才华、光明磊落的品行,叮嘱李之仪注意饮食起居,关切之情跃然纸上。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二十《书杨子讲所藏李端叔帖》言:“东坡先生既谪儋耳,平日门下客皆讳而自匿,惟恐人知之。如端叔之徒,始终不负公者,盖不过三数人。”寥寥之言,之仪为人的高风亮节,感于后世,现于笔端。

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李之仪监内香药库。由于御史石豫向朝廷进谗言:“监内香药库李之仪,因苏轼知定州荐辟管勾机宜文字,之仪既为奸臣心腹之党,岂可更居此职?”六月,李之仪被撤监内香药库之职,下放离开京城。暂时放逐到颖昌(今河南许昌)。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崩,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权同听政,大赦天下,李之仪亦起用,在颖昌任官。苏轼也再次遇赦,由海南北归。特别是在苏轼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苏轼给李之仪的信笺就达七封。近一年的艰辛辗转,北宋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七月,苏轼归途猝死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伤万分,痛不欲生,甚至感觉活着太无意义,“十几日来,方有生意”。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五月,苏轼灵柩运至颖昌,李之仪号啕涕零,继而含泪挥写《东坡挽词》:

从来忧患许追随,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荒不死凝阴相,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堕星沉岂人力,辉光他日看丰碑。

李之仪对苏轼的评价极高,认为苏轼必定名彪青史、万古流芳。

随后,李之仪遭诬陷谪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官场失意,子死妻丧,生活困苦,使他常常追思过去,更加怀念苏轼。

几度惊回窗下梦,新来添得雨中寒。

伤心不见东坡老,纵有鹅溪下笔难。

这首诗道出了李之仪对苏轼非同一般的情谊和思念。

数年后,李之仪遇赦复官,授“ 朝议大夫”。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 饱尝了官场黑暗和人间疾苦的李之仪,空怀报效朝廷和济世救民之志,将自己的余生全部消磨在诗文词赋上。当年苏轼谪黄州时,自号“ 东坡居士” ,李之仪也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时势的造就和命运的选择,把李之仪与苏轼凝聚到一起,有志同道合的知己相聚相悦,唱和交游,此乃人生一大幸事。而他们的相聚相惜,也成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璀璨耀眼的一幕。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中秋佳节人团圆

盐山人文|周杰:李之仪与苏轼的交往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