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为什么生火,肉为什么生痰?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19-03-27

民间俗话:鱼生火,肉生痰。首先,这个话是不是事实。根据我的经验,以及我观察周边人,发现大体上存在这么个情况,也有少量的例外,例外先不说。既然这个情况比较普遍,那它应该有一个原因。

这个事,只能从物质成分和特点上去看。鱼,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肉,也含有一些蛋白质,但同时含有很多的脂肪。查食物营养成分表,每100克瘦肉,含有20克的脂肪。而一般的鱼,100克通常只含2克左右的脂肪。

鱼和肉在营养成分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不同。如果细分下去,鱼中的好脂肪,占比相对高一些。但这个区别,对鱼生活、肉生痰来说,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可以省略不说。

蛋白质的分子量,特别大,比较难以消化。难以消化的意思是,身体要消化它,需要更长的时间。身体加工食物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热量,作为辅助条件,并在反应完成后,会产生热量的反应。这个时间一长,身体的局部,可能会有过多热量。身体有自调能力,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身体会自己处理,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

如果你吃这样的食物太多,即便身体延长消化时间,可能也不足以消化,这些过多的大分子,此时,身体的自调能力,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容易出现上火的显著症状,比如发热、发红、上火等,这是身体在自我调节失败后,向你发出请求支援的信号。

蛋白质这种大分子,不但难以消化,而且有时候会引发食物过敏。一般的食物过敏,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的,通常都是由蛋白质引起。

脂肪,并不是大分子,没有蛋白质那么难消化。但它很难溶于水,这跟蛋白质不同。脂肪的粘滞性很强,又不溶于水,所以相对难以运输。一般认为,人发胖和脂肪增多,是肝脏合成的脂肪增加了,是肝脏的问题。

我之前受现代医学的思路局限,认为脂肪多,主要是肝的问题。后来学的知识多了,思路开阔了以后,意识到极有可能是,问题出在肝这里,肝也确实有问题,不过起始问题并不在肝,而在肺。肺与脂肪的问题,哪天专门再写文详谈。

这里只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一是,久坐不动的人容易发胖,这是心肺功能下降。二是,减肥要运动,这是增强心肺功能。即便不运动,只要心肺功能增强,也能减肥,脂肪肝之类的病,也能好转。三是,感冒了有痰,这也是肺的功能下降了。

肉吃多了痰多,有人认为是胆固醇的问题,这是有可能的。有两个原因:一是,痰液中含有不少的胆固醇。二是,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弥合组织和血管破损,动脉血管硬化与此特性有关。发炎时,这种胆固醇会聚集在炎症部位,以形成必要的保护。而发炎时,往往都有痰。

但是,我观察到有些人,一吃了肉或者喝了油比较重的肉汤,很快就能有痰,甚至只要两分钟的时间,这说明这些油根本就没吸收。为什么没吸收呢,可能就跟油难溶于水,转运相对困难有关。而这些人,通常都是肺气不足的一些人。

上面说的,其实很难证实。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一个胆固醇,就没有完全弄清楚,所以很难用这个来解释。而如果仅仅通过观察来判断,样本又太小,不能说明问题。我也只是尝试着解释,让大家知道有鱼生火、肉生痰这么一回事,知道它们并不是很好消化,少吃一点就是了,这在过年期间,恐怕很难做到吧。同样是过年,有些人在大吃大喝,而有些人仍然在辟谷,这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健康水平的要求不同。

(原创:身体自愈研究者,百家号或微信内搜索“身体自我修复研究者”可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