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诗词文章,吟诗答对,据传讲究格律严谨,引经据典,是必须之遵守,还是仁者智者之论? 前言题主其实提了两个问题:1、讲究格律严谨必须遵守吗?2、必须引经据典吗?老街分开说一下,未必正确,还请大家指正。 一、 格律严谨 必须遵守吗?我们所说的诗词是指旧体诗词 1、词 首先词必须依照词谱填词,因此必须严格遵守词谱的格律要求。我们看看词谱的内容就知道,填词可不是把字数搞对这么简单。 从词谱中可以看到,字数、字的平仄、哪里押韵、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等,词谱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说填词一定要格律严谨。 2、诗 诗有两种:近体诗和古体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平仄、押韵、对仗、黏连一处不得有误,即使是变格 和拗体,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近体诗一定要格律严谨。 古体诗不讲究格律,押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是古体诗也有一些要求,例如押韵的规则、换韵的规则等。详细内容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08-古体诗可以不讲平仄只押韵吗?》。 二、必须引经据典吗?1、用典 作诗不必一定用典,例如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就平白如话:
引用经典是作诗的一种手法,因为诗词都是精简的文体,用典可以丰富诗歌的内容。 2、用词用字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就是诗词中的用字和用词,古人都很讲究,传说刘禹锡作诗不用五经中没有的字。宋《邵氏闻见后录》记载: 刘梦得作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这件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红杏尚书宋祁还把这件事写进了自己的诗里可见不是空穴来风。“题糕”后来竟然成了典故,在后人的诗句中屡次被提到。 我们作诗时也要注意,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古意,就不要用古人没有用过的词语。例如干部、警察、革命等现在语慎重使用。 结语简单说,进什么庙拜什么佛。诗词文章有各种体式,如果作近体诗自然要按照格律来,如果作词当然要依照词谱,学人作赋就要按照文赋的规矩来。 如果作新诗,当然按照新诗的形式写。写小说就不能学古人之乎者也,否则读者看不懂就没有市场了。 @老街味道 |
|
来自: 青青i43vizd9qb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