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苦的本质,心碎综合症和如何自我修复

 仰羊 2019-02-09


当悲痛来临的时候,重力仿佛消失了。我沉浸在痛苦里,失去了对方向、时间和空间的觉知。


五年前当我接到电话说,我年轻健康的父亲突然得了严重而致命的心脏病时,我脚下的地面仿佛变成了深渊。

没有任何事情能让我再平静下来,我失去了支撑。当我大声哭泣的时候,我甚至感觉不到我膝盖下的那块灰色地毯。就像脚下的陷阱门被拉了开来,我陷入了一种坠落的失重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失去了脚下那片土地对我的支撑感。在我后来所写的诗中,我回忆那次PTSD级别严重的闪回,我记录到:“我每走一步,地面都好像在剧烈地震动,仿佛要吞噬地面上的一切事物,并把我拖进黑暗。”



左流之|致创业者



那是我的一段人生低迷期,我不断地梦见自己从岩壁上掉下来然后被吸入深渊。


随着我的悲痛持续了几周甚至几年后,我的大脑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变化。我感觉到周遭的物质世界正呈现一种奇异的波形来容纳我的悲伤。这些感觉一开始很正常、很健康,它源于我的自我保护,直到它们失去控制。我们的身体在保护自身免受巨大悲痛的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也是我们生命中为数不多的身体和情感难分难解纠缠在一起的时刻。



悲痛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理解悲痛的生理现象可以灌输给我们自己更多的信心、掌控感甚至希望。



当下坠的感觉停止后,我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浑身麻木,仿佛整个人根本都不存在。


当我在梦中听见父亲呼唤的声音时,我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好像浮在一块没有现实触感的垫醚上,就像耳朵里塞着棉球。


麻木的感觉就像一个舒服的气球,而我同时被一个12英寸宽的情绪泡沫纸包裹着。我既感觉不到痛苦,对周遭的事物也没什么真实感。




心理治疗师把这种现象称为“解离”,这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失去了自我感,并把自身和痛苦的记忆隔离开来。这是大脑对我们难以承受的事物的一种生理反应。比如对我来说,这就是长达八个小时的葬礼台词,是我最后一次拥抱父亲以及我们没有解决的家庭事务带给我的复杂感受。


当我们试图面对全部真相的时候,解离这种机制帮助我们应对这种复杂的处境。然而,如果我们持续地与周遭世界隔离开来,这种“分解”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有时候我会忘了现在是哪一年,有的时候我话说到一半就开始犯困,但有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像被一根锋利的针刺穿了身体,比如当我听到父亲曾经喜爱的歌曲或是看见我弟弟弯腰哭泣的时候。这种疼痛的剧烈程度让我的大脑无法承受,除非这种疼痛的剂量能小一些,比如像一种为了让你失去痛觉而缓慢注射的疫苗那样。




及时应对PTSD|基督邮报



我感谢我的大脑。



麻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沉重。


当我在课间散步的时候,我的四肢都好像负重十斤。如果我保持清醒了一个小时,就意味着我需要睡一个小时。悲伤好像每天在身体里挖沟渠,这种感觉真疼。


英国心脏基金会把这种感觉称为“心肌病”或“心碎综合症”,在这种情况下,心脏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激增的肾上腺素的影响,改变了心室的形状,减弱了功能,可能出现心悸。每年有超过10万人患有记录在案的“心碎综合症”。



图源网络



简而言之,沉重的心情。

朋友们都知道我很难过,但没有人真的了解我是如何地感到心力交瘁。切实在身体上感受到的心痛是一个非常值得感受一次的疗愈过程。


在经历了长久的悲痛之后,我终于把思绪转向了别处。不久之后,我开始出现了记忆闪回的“时光倒流”。

每当我接到家人的电话,我就会回想起得知父亲重病的那一刻。然后这又会引发一连串的闪回,每一次闪回都把我困在那个我无法逃脱的痛苦时刻里,就像《黑镜》那一集里的主人公一样。


当这种心理痛苦非常严重的时候,它会从心痛转变成真正的心理创伤,然后我们会以“时光倒流”的方式再次经历当时的痛苦。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重新体验。我会痛苦地大喊然后摔倒在地上,一模一样的情绪就像一条贪婪的蟒蛇缠住我。


通过心理治疗,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可怕的“时间倒流”已经超出了正常悲伤的范畴。


心理学家在复杂的悲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划了一条分界线。复杂的悲伤包括强烈的,日常的渴望以及对失去的持续关注,它是“无法释怀”。而PTSD是“无法忘记”,它是强烈的闪回,对反复再体验的创伤的持续恐惧和焦虑。


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帮助我意识到我是时候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了,我需要解开这些心结,找回那个健康快乐的我。


有时在我最难受的时候,随着悲伤的降临,我仿佛觉得房间变得越来越小。我曾经喜爱的卧室变成了一个非常小的牢笼。在夜晚的梦中,我总觉得仿佛什么我最恐惧的事物在逼近我,也许是天花板上悬挂的死亡、蜘蛛或者更可怕的东西。我会尖叫、伸出手但是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然后惊醒过来,紧紧抓着我的床单。



图源网络


悲伤开始让我焦虑,它的程度不断扩大,我开始经常惊恐发作。


事实上,根据美国焦虑与抑郁协会(ADAA)的数据,每年有600万成年人正在遭受惊恐障碍。惊恐障碍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对于悲痛后的焦虑患者来说,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松略过的情绪事件,而是一种对于封闭、压抑空间的真实而可怕的感知。



就像悬疑电影中女主角,需要从一个墙壁不断逼近或水位不断上升的房间里逃出去,而引起恐慌症发作的只是像地铁车厢或者办公室这样的日常场景。这种恐慌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每次发作都会引发更多的发作和恐惧,直到你连离开一下家都感到害怕。


图源网络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学会了面对痛苦。虽然我还记得那些事情,但是我不再惊恐发作了。


在我经历了很多阶段的悲痛之后,我对痛苦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持续不断的悲伤到恐慌发作时的收缩感,我知道痛苦可以对我的身体和心灵玩弄不同的把戏。然而通过治疗、成长和正念,我已经超越了痛苦。多年来,我第一次找到了重新感知和塑造周围世界的方式。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约有一半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创伤性的事件,包括战争、袭击、车祸或者自然灾害。急性的压力会引起身体强烈的生理反应,大脑回路会在压力事件和恐惧情绪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果压力事件和恐惧情绪在大脑中的紧密联系超过了一个多月,这个人就可以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Mood Disorders Clinic Brisbane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会反复出现恐怖记忆的闪回,回避可能引起相关回忆的场景,并且会非常警觉。埃巴菲在受到袭击后的一个月就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她变得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在任何地方都需要有人在场陪伴。她会不由自主地发抖,非常容易被惊吓到,内心经常被强烈的恐惧支配,她再也不敢去超市。

但是在朋友的陪伴下,心理医生的疏导下和自己的心灵练习下,她的心理创伤逐渐康复了。五年之后,她再也没有创伤的症状,她开了私人诊所,结了婚,也有了个健康的宝宝。

基本上每一个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的受害者都会经历某种程度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很多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会有严重的抑郁,药物滥用的问题,或者自杀的想法。但是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最终会康复。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有能力面对重大的压力和创伤性事件的。

那么那些难以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恢复过来的人,和经历过创伤事件但是很快恢复过来,没有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区别在哪里呢?


心理弹性



有的人可以从创伤中很快的恢复过来,而有的人似乎深陷痛苦之中难以自拔,这其中基因当然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比如说有一个基因FKBP5参与大脑压力反应的荷尔蒙反馈回路。在2008年的一个研究中,科学家对一些低收入的城市居民中受到身体或者性虐待的儿童做了一个调查研究,发现FKBP5基因的一些特定的变异会增加被虐待的儿童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几率,而这个基因的另外一些变异体则起到保护作用。科学家对双胞胎做了研究,两个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一个经历了重大压力事件,一个没有,结果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遗传贡献率是32-38%


也就是说,一个人经历创伤后,得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可能性有三分之一是由遗传决定的。这也意味着,环境对一个人是否得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过去的40年中,科学家尝试用不同的脑成像技术尝试去了解创伤事件受害者的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些研究很多都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大脑有两个区域因为心理创伤而缩小了


一个区域是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和负责情绪的杏仁核,另外一个区域是大脑中负责逻辑和决策的前扣带回。功能性核磁共振通过研究大脑中的血流变化发现,当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想到创伤事件的时候,他们大脑的前额叶的活跃程度会下降。而大脑中负责恐惧情绪的杏仁核的活跃程度就会明显上升。这说明当他们在想到曾经可怕的经历时,大脑不由自主地被低级的情绪中枢控制了,而理性的高级区域没有足够的能力“说服”强大的消极情绪。



美国亚特兰大艾默里大学的神经科学家Kerry Ressler和他的同事发现,心理弹性更好的人,他们大脑的前扣带回和海马体之间的神经物理连接会更加的牢固,他们的大脑前额叶的活跃程度就会比较高这些心理弹性好的人,对于负面的刺激就会有比较理性、健康的反应,因为他们的大脑高级控制中枢可以和情绪/记忆中枢有更好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Fani N et al.,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n highly traumatized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2 Nov;37(12):2740-6. doi: 10.1038/npp.2012.146. Epub 2012 Aug 8.

[2] Binder EB et al., Association of FKBP5 polymorphisms and childhood abuse with risk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adults. JAMA. 2008 Mar 19;299(11):1291-305. doi: 10.1001/jama.299.11.1291.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END·



想了解更多提高心理弹性的方法,可以参加



酷炫脑课程

要事业有成,心理弹性比才华和运气更重要(上/下)

你将学到关于心理弹性的最前沿的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心理弹性,让你学会用健康的心理应对职场、事业和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和挫折。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的大脑基础

心理弹性的决定因素

如何决定提高心理弹性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提高心理弹性”课程



想要了解更多的脑科学知识吗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酷炫脑课堂 



○ 帮你在工作中成为世界级沟通者

 走心地写日记可以提高创造力

 因材施教”过时了,多感官学习

 人是怎么废掉的

 自恋和自尊不是一回事

 迷幻剂疗法引导人类顿悟

 解离:压力太大可能导致心理逃亡

 为什么迷恋他人有进化意义上的好处

 抑郁的“懒”和性格上的“懒”一样吗

 童年经历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盐吃太多容易中风和痴呆



点亮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