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果面伤害机理与控制技术

 玺石气象 2019-02-09

柑橘果面伤害,严重影响果品品质,降低果实商品价值。近几年来,我们针对柑橘产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柑橘果面伤害机理,对症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造成柑橘果面伤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密植园树冠郁闭容易机械损伤;二是幼果期大风造成的摩擦伤(图1);三是灰霉病、煤烟病等病害感染(图2);四是螨类、蚧类、蓟马、金龟子、蜗牛、叶甲类、椿象类等害虫引起伤害;五是用药不当造成的药害(图3);六是日灼(图4)、缺素等生理性因素造成的伤害。

图1 幼果期大风造成摩擦伤

图2 灰霉病、烟煤病感染的果实

图3 用药不当造成的药害

图4 日灼造成的伤害

弄清果面伤害成因后,我们进行了认真试验研究。通过采取“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控、严格用药、科学管护”等措施较好地提升了柑橘果品外观洁净度(图5)。果面伤害率大幅下降。

图5 提升果面光洁度后的果实外观

1

合理修剪


根据柑橘密植园管理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提干、留头、扩冠、配枝”等措施,扩大树冠,增加结果部位(图6)。提干,即提高主干。主枝分叉处与地面应保持50厘米以上,保留3到4个主枝。从基部锯除与主枝竞争的直立大枝,降低树体高度,开“天窗”,及时锯除主枝上扰乱树形的交叉、郁闭大枝,使枝序分明。下垂枝、影响主干生长的侧枝及病虫枝一律去掉。留头,即培养主枝延长头。一般用生长健壮的夏梢作为主枝延长枝,逐年培养,形成顶端优势。扩冠,即采取拉、吊主枝的办法,将主枝开张呈45度角,由原来的圆头形树形变为开心形树形,树冠控制在2.8米以内。配枝,指在扩冠时,应及时配备培养主枝上的副主枝及侧枝,形成疏密一致,尽可能地利用空间,且不影响通风透光的枝组分布格局。


2

配方施肥


重视有机肥与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争取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以树定产、以产定氮、以氮定磷、钾,重视有机肥,以缺补缺”。早施壮果肥,6月底至7月初施人以产果100千克年施纯氮0.6~0.8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6:0.8为宜,施肥量占全年的45%,肥料种类以三元复合肥为主,结合沼渣施人。重施采果肥,采果前后结合扩穴深翻改土施人。以有机肥为主,要求株施有机肥20千克以上,可选用沼渣、腐熟的人畜粪尿、饼肥(油渣)、秸杆等,辅以适量的氮磷钾速效化肥,适当加大磷肥的比例。此期施肥量占全年的40%。巧施萌芽肥,在开春后至发芽前施人,以速效复合肥为主,可增加氮肥的施肥量。此期施肥量占全年的15%。及时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宜在春、夏、秋生长初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按营养诊断缺啥补啥。生长季节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防止缺素症。花期喷沼液、硼肥及腐质酸类肥可起良好的保花稳果作用。

图6 扩大树冠后的结果状

3

生物防控


蚧类防治药剂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1000到2000倍液,或25%噻虫嗪(阿克泰)2000~3000倍液,或0.5%苦参碱·炯碱800~1000倍液。螨类防治药剂可选用15%哒螨灵(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必要时间隔15天再喷1~2次。防治应做到准确、及时、周到。针对危害果实外观的病害抓住关键时期及时、准确用药防治。如灰霉病,在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病,遇阴雨连绵发病加重。防治应做到:冬季清园,并可喷石硫合剂预防;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药药剂可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煤烟病的发生与蚜虫、蚧类、粉虱等昆虫的虫量及活动相关特别是与柑橘粉虱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蚜虫、蚧类、粉虱等刺吸式器害虫的防治,切断病菌营养源,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我们试验筛选出了10%烯啶虫胺3000倍+500倍洗洁精杀虫配方,对柑橘粉虱幼虫、蛹及成虫具有明显的杀伤效果。


4

严格用药


防治柑橘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果园使用除草剂和保果剂时,特别是在幼果期,若用药不当、浓度不当和时间不当,会使果实产生药害,轻者在果面上留下伤痕影响果实外观,重者造成落果。


因此防治病虫害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准农药,尤其是花期和幼果期,如幼果期多次喷布炔螨特防治红蜘蛛等,有时会对幼果造成伤害,且在果实成熟时出现斑痕;


二是使用的化学农药浓度要适宜,尤其在气温较高的时节应适当降低浓度;


是夏秋季节喷药应避开高温烈时段,选上午11时前、下午4时后喷药。果喷布除草剂应避免喷到果实上。接近地面的挂果枝要向上撑(吊),以增大其与地面、杂草的距离;或在修剪时剪除结果部位低的枝条,以提高树体的结果位置。保果剂使用浓度、次数要适宜,在保果的同时注意避免其对果实内质外观产生副作用。


5

科学管护


受高温和强烈日照常使果皮组织灼伤,尤其是向阳的果实果顶部位易发生,灼伤斑开始为青灰色,后变成黄褐色的焦灼干疤,干疤坚硬、表面粗造,果形不正,严重影响果实外观,甚至内质。


针对日灼果的成因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适当留一些夏梢用于遮蔽强日光照射果实;


二是对常发生日灼的柑橘园在高温季节喷水降温,以减轻灼;


三是可套袋的柑橘品种采取套袋法,既防日灼,也能提高果实外观质量。


其次,幼果期大风吹动枝梢会使果实与枝梢、果实与果实发生碰擦,造成幼果伤口,伤愈合后还会随果实长大而扩大。针对风害,应做好柑橘的整形修剪,既防止摩擦伤及果皮还避免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实着色。


文章来源果农之友杂志,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