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即肺脏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醣类构成,当纤维母细胞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脏纤维化;即肺脏受到伤害后,人体修复产生的结果。 “肺纤维化”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医学上将肺纤维化归属于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简称肺间质病),近年来也被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环境、职业、物理和化学因素,例如工作时经常接触石棉、矿物粉尘,服用化疗药物,吸入有害气体等。 接触鸽粪、动物皮毛、发霉枯草等引起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可导致肺纤维化。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等),可伴发肺纤维化。那些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表现则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相对少见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等。 临床上肺纤维化的初步诊断是通过胸片和肺部CT 做出的,但仅仅依靠影像检查结果并不能全面地认识这一疾病。门诊时会看到,有的患者拿着胸片和CT 片说得了肺纤维化。其实胸片或CT 片上有肺间质改变并不一定就是肺间质纤维化或肺间质病,很多肺部疾病都可导致肺间质改变,如有的肺结核或肺炎痊愈后会遗留肺间质改变。 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小血管炎,甚至慢性心功能不全,都可引起类似的肺间质性改变,有时会被误诊为肺纤维化。诊断肺纤维化或肺间质病的辅助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多种血液化验、支气管镜相关检查以及肺活检等。 目前已发现有180多种已知疾病可累计肺间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已知原因;另一类为未知原因。在已知病因中,最大一组为职业与环境吸入疾病;包括吸入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各种刺激性有毒气体。在未知病因中,此类疾病数量也很大,最常见的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节病和胶原血管/结缔组织疾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