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住房全名:政策性保障住房,也就是经济适用房。从字面上讲,经济适用住房主要就是经济适用,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1]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是国家实现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进行的战略决策,是城镇新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不是谁都可以购买的,它的提供对象主要是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户。由于政府提供了优惠的政策,限定了建设的标准、供应的对象和销售的价格,自然价格较低。目前,经济适用住房房源建设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划拨土地,统一开发、集中建设;二是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部分普通住宅;三是单位自建和联建,出售给本单位职工(老叫法称为集资房)。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经济适用住房指导工作。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经济适用住房指导、监督工作。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住宅;要体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便利的原则;布局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使用功能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建设标准要根据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结合市场需求确定。 现阶段,经济适用住房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由政府提供专项用地,通过统一开发、集中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二是将房地产开发企业拟作为商品房开发的部分普通住宅项目调整为经济适用住房;三是单位以自建和联建方式建设的,出售给本单位职工的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面积需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且以微利价出售,只售不租。其成本价由7项因素(征地拆迁费、勘察设计费、配套费、建安费、管理费、贷款利息、5%以内的利润)构成,约占住宅总量的 70%。出售经济适用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售价有市、人民政府根据以上几项因素综合确定,并定期公布,不得擅自提价销售。 以上这几种住房形式,能够用于房屋买卖的就只有自住型商品房跟经济适用房了,这两种住房类型是可以贷款的。目前北京政策性住房公积金贷款较高额度为120万,非政策性住房为80万。银行贷款方面,按照央行的利率以及各银行相关优惠政策实行,因为不管是自住型商品房,还是经济适用房,银行只看重购房者的收入以及还款的来源。以经济适用房为例,当前采用较多的是以所购的经济适用住房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因为一旦后期无法偿还贷款,银行会将住房收回。可以说,对于低收入的购房者来说,政策性住房做商业贷款会比较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