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品质一共有五个:
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目的性强的人: 可以主动、独立地提出观察任务,并能克服困难,持久专注地完成观察任务。 观察目的性弱的人: 意识模糊,容易受到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游离于观察的过程之外。 2.观察的精确性(q和p) 观察精确性强的人: 能细致全面地观察客体,能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 观察精确性弱的人: 观察粗疏、笼统,容易遗漏对象的特征,对细微差别的事物常常做出泛化的反应。 3.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有序的人: 观察系统,能捕捉到事物的全部信息,表达也有条理。 观察无序的人: 观察凌乱,容易遗漏事物的重要细节,表达也混乱。 4.观察的深刻性 观察肤浅的人: 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 观察深刻的人: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记忆口诀:精刻面目
记忆的品质(★★) 1. 敏捷性(快) 特征:速度和效率 典例:过目成诵 2. 持久性(久) 特征:保持 典例:经久不忘 3. 准确性(准) 特征:正确和精确 典例:提取正确信息 4.准备性(用) 特征:提取和应用,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典例:出口成章(正例)、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反例) 记忆口诀:准备劫持 03 思维的品质(★★★) 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1)广阔性 特点: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露事物的联系,全面的思考问题。(面面俱到) 典例: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深刻性 特点:深入的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典例:打破砂锅问到底、一针见血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1)独立性 特点:不受人暗示,不武断。独创性人人有,只是表现早晚和程度不同。人人都有,只是在表现程度和早晚上存在差异。 (2)批判性 特点:善于批评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长处,摒弃糟粕;又善于客观评价、控制自己的思想,不易受自己情绪和偏爱的影响。一分为二看问题。 典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1)灵活性 特点:“变”,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典例:随机应变、足智多谋 (2)敏捷性 特点:又“快”又“准”,指思维活动迅速正确,能当机立断。这与轻率不同,思维的敏捷性不仅要求思维速度快,而且要求思维的正确率高。 典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4.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特点:思路鲜明,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 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记忆口诀: 横向广,纵向深;与他独,与己批; 灵则变,敏则快;逻辑、严谨是中心。 真题再现 1.儿童刚学习“鸟”字时,常混淆“鸟”与“乌”等形近字。这是由于儿童的观察品质缺乏( ) A.精确性 B.顺序性 C.目的性 D.敏捷性 【答案】A 【解析】儿童不能够发现两个字的差别,说明缺乏精确性。 2.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 【答案】A 【解析】题目反映的提取和应用,因此选准备性。 3.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 ) A.逻辑性与严谨性 B.独立性与批判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广阔性与深刻性 【答案】A 【解析】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逻辑性与严谨性。 4.能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的思维品质是( ) A.广阔性 B.深刻性 C.独立性 D.批判性 【答案】D 【解析】考查的批判性的定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