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刚精解《太极拳论》

 小铃爱猫 2019-02-10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直是太极拳习练者所推崇的经典。它是由王宗岳传给蒋发,蒋发传给陈长兴、陈清平,再由武禹襄在蒋发过去的米店里找到的。所以,在王宗岳《太极拳论》出来之前,陈家沟所练的太极拳是没有拳论的。由此可以证明,太极拳是由武当张三丰传下来,传给王宗岳,王宗岳传给陈长兴、陈清平,再传给杨氏、武氏的。因此,杨氏、武氏是最早的太极拳分支。武氏再传给郝为真,郝为真传给孙禄堂,由此产生了孙氏太极拳。吴全佑是满人,他跟着杨露禅、杨澄甫学拳,后来逐渐在上海产生了吴氏太极拳。总结起来,太极拳主要就是这五种: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所有这些太极拳中最经典的著作,其实就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后来武禹襄、李亦畲也有很多拳论,但他们的拳论都是从王宗岳拳论演化出来的,大多是解释王宗岳拳论的。练太极拳的人一定要非常清楚,练得正确与否,应以王宗岳拳论为标准。

        接下来我们开始谈一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拳论第一句话:“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一句描写了太极是怎样产生的,是从无极状态下产生的,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比较哲学化,比较深奥,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看一种拳术,算不算是太极拳,就是以这条来判定。如果没有这条,即使神气势能等功夫全部练出来了,也只能算是内家拳,不能算是太极拳。因为有了这句话,所练的拳才能从内家拳升华为太极拳。内家拳里有八卦拳,有形意拳,它们的劲是一样的,都是用神气势能作为击打对方的方式和手段,而且它们的势能也能让人感到通透,包括化劲,八卦拳里的化劲也是非常好的。


        那么,如何去区别是否属于太极拳呢?


        这就要理解不同拳术背后的哲学背景:形意拳的哲学背景是五行相生相克。对方一站,首先就要判断他状态是什么属性:属金的、属火的、属木的、属土的。判断出来后,马上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去破。如果对方是属火的,就用水来制敌,“哗”一下就进去,把对方的势给破了,因此形意拳是直接杀进杀出的,是用五行相克去赢得机会。八卦拳的哲学背景呢?和对方粘手哪里是背势,哪里是得势。若我背势了,就走生路;若我得势了,就杀进去。它需要找到一个位置,使得自身能够得势,让对方背势。对方在出现背势的情况下就赶快去找生路,避免死路。在这样的哲学原理下产生的变化,就是八卦拳的哲学背景。那太极拳的哲学背景又是什么呢?它的哲学背景就是:必须要和对方结合在一起,放在自身的感知范围内。什么叫“太极者,无极而生”?当和对方合在一起时,能够周遍感知的就是无极。“动之则分”是指:对方一动,我按对方的动态形成阴阳。在同一感知中(无极)有身体处保护空灵,而身体不在的地方神气充满。这就形成了太极的状态,此时它的输赢判定要比形意拳和八卦拳更直接、更快,因为双方是合为一体的,不用去看、去分析,对方一动就是我动,敌我双方只要处于这个合的状态,一成太极对方就输了,所以说它更快。

        太极图,我们看到有黑的和白的部分,往往有人说,这个黑的叫阴,白的叫阳。但真正应该如何区别,很多人一直都没有搞清楚。实际上太极图上白的地方是表示“无”,即没有,黑的地方是表示“有”,要达到太极的状态,就是当我和对方接手时,在把敌我融入同一感知状态中,我身体“有”的地方就是黑的地方,我的意是空的,让“有”的地方处在一个空灵的状态;所以黑中的白圈就代表空,这个状态叫阴。我身体不在的地方,是没有东西的地方,也就是白的地方。但我的意炁要充满,用黑的一点表示,这个状态叫阳。为什么你们和我推手,当手和手一粘上会觉得害怕,明明我的手还没有伸出来,但你站在那里却害怕了,因为你虚的地方有我的神气在里面,虽然我的身体不在那里,但我的意念在,所以你会感到不舒服。意念就包括了意、炁。你所能体会到的空间都是你的势,包括整个无极状态都是你的势。在无极图里面,白和黑都是你的势,不要认为黑的地方是有,有的地方是你的势,白的地方就不是你的势,所有无极范围中都是你的势。

        所以,我打人的时候,我这里在打你,那里还在动(势也在打),如果我这里在打你,那里不动,力量就很小;我手拿出来,其他地方都加到这个手上,而不是一个手形拿给你,这就是势,力量就会很大,整个可以调动的范围都叫势。功夫有大小,如果心的感受范围小,动的势也就小。心本来是无边的,浩然正气是无边的。孟子说,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至刚至强,无坚不摧。他就感受到他的势是无所不在的,充满自信。那我们呢?我们的势也要充满自信,但是我们功夫不够,所以能够调动的势,也就是势的范围就有限。这个“势”该如何去练呢?你越想用力气,你的感知范围就越小,你的势能就越小,也是说你的势能越小,你就越想用力气。你越能放弃,所能调动的范围就越大,你的势能也就越大。所以,内家拳比外家拳看上去更合理的原因就在这里。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是什么意思呢?太极是无极而生的,无极又是阴阳之母,一动,就分出阴阳,就变成了太极;一静,阴阳就没有了,就回归到了无极状态。很多人说动了就分成两样东西,静了又是第三样东西,其实不是。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是指当有能量过来的时候,碰到抵挡,我们的骨肉劲就要出来了,这就叫“过”;“不及”对方还没有碰到我,我就缩掉了。“无过不及”就是要恰到好处,如同用秤秤东西一样,秤的状态就是太极要用的状态。“随曲就伸”是说我手要伸出来,是因为对方要回去,而不是自己伸出来。很多人往往不是“随曲就伸”,而是自己要伸。紧接后面一句“人刚我柔谓之走”,对方的劲压过来,而我的劲粘着对方的劲走掉,把对方的劲化在无极当中,那我就进去了。


        所以,我走是因为对方刚而我柔才走的;我进去是因为对方曲而我伸才进去的,这样我就能有一个非常顺的状态。只要对方一动,我就和对方形成太极,对方立即不顺,好像被“封”住了,这就是“我顺人背谓之粘”,对方会感觉手被粘住一样,不敢拿回去。有一位从美国来的银行副总裁,是太极拳爱好者,到上海来拜访了很多吴氏的太极好手。后来打听到我,要与我见面交流。见面时一粘手,他“啊哟”一下,说:“怎么会感到这么害怕?”他说他的手好像被我吸住了,根本就不敢放。我说:“我手上又没有吸铁石,怎么会吸得到你,其实是你害怕了,你的手不敢放,才觉得手好像被我粘住了。”其实我并没有去粘他,你也可以试一下,我和你粘住了,我是这个状态,你敢随便放手吗?你放手我就进来了,比如我和你推手,我一贴你,你就不敢回去了,如果我是拙力的手,你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去,你就很主动了。如果是我主动上去,你就被动了。


        所以我和许多人推手的时候,你这个手就拿不回去,被我粘住了,你的手想撑我,想要抵抗我,所以浑身和你上下一合,你会害怕;肯定让不掉的。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就是说对方越快,我自然会越快;对方慢,我就跟着他慢。“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比武变化万端,一拳一脚,少林拳、武当拳,或者咏春拳,每个人学得都不一样,但是应付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只要学好太极拳,所有的功夫你都可以应付。但是必须要“由着熟而渐悟懂劲”,就是说你知道这个道理后,要熟练它,切到好处。你只有熟练到不用考虑做动作时,才可能把心放在感受太极的状态上。所以,拳打万遍自然懂,也是这个道理。明理了以后你至少要练五千遍,用这个道理去练五千遍。刚开始要想,到后来不用想了,自然就有功夫了,难不难?很难!如果以前打的拳不止五千遍,但是由于过去思想不对,所以打五千遍拳就练成了坏习惯,要改掉坏习惯,练成好习惯,就要练六千遍,而其中一千遍是改错误。

        整个太极拳怎么样慢慢地“由着熟渐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这样的境界,不是随便练就的,“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是花了很长的功夫去练的话,是不能够达到豁然贯通这个境界的。所以,我和你们说,练拳的数量很重要,懂劲之前一千遍是练熟,练熟以后求懂劲,懂劲以后五千遍,这个五千遍是必须要的,要花时间,五千遍才能豁然贯通,没有这些功夫,一碰就知道。你从懂劲之后就会慢慢地越来越自在,实战状态遭遇的危险就会越来越小。

       “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就是会慢慢变成非常灵了,神乎其神也会出来,“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如果你不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很多时间的话,是不能豁然贯通的。这就是功夫,没有花功夫就不会有心得。

        王宗岳的拳论,说到这里实际上是总论的结束。也可以说,太极拳也就是这些东西,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他已经说完了,后面说的只是补充的东西,丢了前面的东西,只看后面,搞得再懂,也和太极拳完全没有关系。所以说太极拳难吗?一点都不难,一张纸就说完了。说得复杂一些,加两张纸也说完了。但要练好它,就复杂了。所谓的复杂是你对拳有感受以后,去追求自在的感觉,是要花时间的。


        动作做一千遍,肌肉就有记忆了,不要去想就会动了,动作超过五千遍,就变成自然运动了。所以练拳先要超过五千遍,没有超过五千遍,是没有办法把这个精神融进去的,因为你还在想这个动作要高一点、低一点,这个手怎么放,这个路线怎么走,还在想这些东西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去感受太极的状态。有些很聪明的人能豁然贯通,有的人可能要一万遍才能豁然贯通。乐老师当初有些学生,包括董斌老师、顾梅生、姚宗鼐,有的人还没练完一万遍,老师就去世了,没成功;有的没有时间去练,姚宗鼐在乐奂之太老师在的时候就练满一万遍了,所以他就成功了,他的功夫非常可观的,我看现在的人功夫都远不如他,他有过去练少林拳的底子,又为了练满一万遍,每天练、练、练,他自己种香菜,和儿子去卖,三个人卖了三角钱,大家就回家练拳了,他每天晚上起来小便,也要练一遍才去睡,所以他的拳在乐老师的学生当中是出类拔萃的。

之前说的是练太极拳的总原则,下面是说各个要注意的具体内容: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很多人都不是“气沉丹田”,有的是“气注丹田”。“气注丹田”,是有意识地把气放在丹田,压在丹田里面,好像自己站稳了,这个是不对的。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是一句话,你的头上顶着劲,微微地上虚,这时气自然会下去,沉入丹田,这样你就成了一种空灵和稳定的状态。如果不是“虚灵顶劲”,你就是很活络的,这种活络是轻浮的。“气注丹田”,顶劲没有了,整个人就是沉重了,变得指挥不灵了,根本不能应付外来的变化,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只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后,才能表现“不偏不倚”。你是“气注丹田”,要依靠别人,要去推动别人,别人过来,你要撑,也要依靠,偏和倚都是因为你没有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你做到了就会不偏不倚。这个状态是灵动和虚无的状态,所以可以做到“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就是说你碰到我左边,我左边虚掉来劲,把你空掉,“杳”也是空的、虚的意思。


        可以试一下,我跟你粘手,你一推,我就是空掉。如果你推过来,我这样顶着,这就不是太极拳所说的,太极拳所说的是“气沉丹田”,所以它能放下来,有力量。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句话是要拳者保持好感知的太极状态,让人仰之弥高,上可以高不封顶,下摸不到底,进来他也摸不到你的长,退也来不及逃。你进碰不到我,高没有我高,深没有我深,都在我管制之中,逃也逃不掉。太极拳在这个阶段就可以说“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说我很空灵,我和你粘手,不要紧粘,我要出手,你跑也跑不掉,而且我和你比试,你高低上下都碰不到我,你跑又跑不掉,进又打不到我,都在我的控制当中,所以就会形成“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状态。这个状态要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是要听劲非常好,感知要非常细腻,我和你粘手,让你要接触到我时,突然间什么都没有,这就是“蝇虫不能落”,这就是空灵状态。这里面很难,因为是精神层次的。

        做到这样的空灵,做到“虚灵顶劲”,又是“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在这个状态里,你的身体处在空灵之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你达到的状态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你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就是说要做到英雄所向无敌,都是从这里开始锻炼的。它说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并不是一个境界,而是教你练拳的方法,你平时练的时候就要知道,他碰我,蝇虫不能让它落,一羽不能让它加,练到后来,你真的就是这样了。如果平时推手要用力气去弄人家,就永远无法体会“蝇虫不能落”,永远做不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永远也不可能“英雄所向无敌”。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就是说功夫门派甚多,虽然有各种各样,比如杨氏、张氏、孙氏、吴氏,每一氏打出来也不一样,如何辨别它是真太极,还是假太极呢?假太极不外乎“以壮欺弱,以手快打手慢”,如果用这样的方式,与先天自然的太极道理是不符合的,都是错误的,都不是真正的太极。

        上次我和吕先生过去看老师,碰到一个有名太极拳的高手,据说在LosAngeles和一个人动手,他一动手,那个老外被他打得趴下,后来总结了一下,是因为这个老外手上力量大,脚上力量小。我老师听后说,这话不高明,为什么呢?如果说打他下盘力量小,肯定是认为他脚下的桩不够,反过来说因为他脚下的桩不够,所以被你打,但是想要攻击对方下盘桩的话,这就是在用力。


        如果我和你推手,你脚挂在自己腰际,我没有把你的桩去掉,你一用力,自己脚没了,这是太极;不是你站不住,被我硬推掉的,你要硬推掉我,让我站不住,这就不是太极,练的是“老牛耕地拳”。


        所以,如何去辨别是真太极还是假太极?我常常和人家说,你打我一下,能不能表现一个劲,这个劲,你自己觉得不是用你大的力量打我小的力量,或者不是用你的手快打我的手慢,如果是这样的表现,我承认就是太极拳,如果你还是要用力量打我,硬撑着打我,或者你变化比我快,这样就是能打我,也和太极拳无关了。你看我一出手,我就放在你这里,很慢的放在你这里,你就逃不掉,我说我要放你了,你也没有觉得我给你很大力量,你自己就站不住了。你和我推手,你一攻就自己浮起来,我动一动,你也站不住,这是太极拳。你去看看“察四两拨千斤”,绝对不是用力量,不是用力跟你打,这才符合太极的道理,这是让你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假设你有一千斤的力量,你能用出多少?我能让你用出多少?你一个人能用出多少力量?如果我抵抗你,你推我,你一千斤都用上了,你再推我,一千斤没有了,我很快把你拿掉,你只用得出四两,我只要解决你四两就可以了。你按我在墙上,也是同样的事,我一抵抗,你一千斤都用上了,我一放松,你看你后面的力量不能够持续,所以我轻轻地拿掉,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太极运动用意不用识,"意"就是我存心去感受的那个状态,太极拳练习是从意开始的。练一个动作就是去感受,用感受而练成的习气是我们需要的,感受练成习惯,就练成功了。如果用思想去练成习惯,里面是阻塞的。你看到我在对敌时的眼睛空荡荡、很茫然,但是你什么都在我感受的范围之内,一切声音也是我感受的范围,这样才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用思想,那么顾了上顾不了下,顾了下顾不了上,顾了左顾不了右,因为思想只能在一个地方,你的思想只有一个,不能同时有两个思想,要想两个思想就是感受,感受可以是同时的,我上面碰你下面踢你,你能够知道这就是感觉,所以他们说一手去画圈一手画方不容易成功,是因为有思想,用思想去做这件事情的话,只能顾一边,另一边就顾不上了。如果不用思想,只是一个习惯,是一个感受,两个同时感受是可以做到的,但一放进思想就不成功了,就是这个原因。太极拳不能用思想,只能用感受,感受就是意,用意不用力,实际用意不用识,识就是思想,有一个人推我,他还没有推我之前,我就在想他大概力量多大约怎样进攻,我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对付他,这就是思想;你一碰到我,我已感觉到就动了,有空档拳就打出去了,这就是心,拳就练成功了。所以“心”、“意”、“识”要搞清楚,不能用识去练拳,一定要用意去练拳,练到后来变成心。也就是,拳先以心行气,练成以后,就是以身随心。身体能够随心而动了,这就叫做练成功了。刚开始要以气运身,以意运身,心去指挥这个身,最后身跟心跑,心动,手脚就到,这就是练成功了。

        你看四两拨千斤,老头子可以打这么多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呢?“立如秤准,活似车轮”。人空灵起来活得像车轮一样。“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在活如车轮的状态,偏沉我就能跟随你,这是“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所产生的作用,如果人重我也重,就是双重,双重就不会动了。秤准坏了。认识怎样做到“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呢?就是前面的第一句话“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你做不到,或你做一半,拎不起来也不行,沉下去也不行,只有做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这个腰就有了,浑身就会动了。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我们常常看到,有人练很多年的太极拳,很用功,但不能运化,就是他不能够做到“活似车轮,立如秤准”,一动则被人家制服了,都是双重的毛病。你做不到像秤一样准,不能够活如车轮,所以你输了,你练了很多,功夫很多,很笨,这样就输了。你看拳论说起来没几句话,弄来弄去就这些事情,只要练成“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就都对了,这里不对,后面都不对。有人就怀疑了,太极拳就这么简单?就这样一句话就是太极拳了吗?不单单是这样一句话,前面的拳论都是要的,要在太极的状态下,你再保持“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太极拳随便打什么姿势都会成功的。如果不是这么练,随便怎么练,都不会成功。即使练成了会打人的能力了,也是其他的东西,不是太极。要避此病,不产生双重的毛病,就先要知道前面所说的,什么叫阴阳,什么叫太极。“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说,我和你推手的时候,我粘着你的时候不要有意去,很多人认为粘是粘,走是走,单单去粘的话还是顶劲。我和你推手,我要粘你,这都是毛病。有的人要推我,我先走掉,这就是丢,你推我,我粘着你,我就是走了,走和粘是一件事情。所以不要把太极拳看得很神秘、很奇怪,没有那么神秘。你看“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你走的时候,永远不破坏太极的状态。你一动,随便怎么动,太极的状态不破坏,这就叫懂劲了。

        懂劲以后,就会愈来愈精,默识揣摩,仔细去琢磨、去研究,慢慢去体会,你自然就体会到从心所欲、随心所欲了。慢慢地越来越自在,慢慢地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打人也越来越容易,就是这样。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推手的时候要“舍己从人”,你碰到我的地方,我要感受它。但还有很多人被人家推到不管,这就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不详辨焉”就在这里面。太极拳,你搞错一点点,以后就走样走得一塌糊涂了,练到后来是练不成功的,外面的那些太极拳真正符合太极拳标准的很少,为什么?都是因为没有完全弄懂就去练了,起步就差一点点,越往后走,差的越远,就变成力气、摔跤,扯来扯去,或者拨动重心的运动,学者不可不详辨焉。王宗岳是因为觉得这些道理太要紧了,差一点点,就会学得完全不一样了,他为了我们详细地分辨,练习时不能搞错一点点,要明辨、详细地知道太极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才写了这个太极拳拳论。我们要非常感谢这位老前辈,他以这种无私的精神把拳论写出来,让大家不要弄错。但是现在有几个人把这些理论作为经典,有几个人把它作为自己练拳的标准?很少,这不好!

        到这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讲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