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2-10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痛风症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痛风症的药及高尿酸血症的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出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痛风患者多为肥胖、嗜酒及高嘌呤饮食者,常并发为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现在痛风不仅在西方,亦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盛行病之一(孟昭亨.痛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医师进修杂志1999,21(6)283)。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正迅速增加。特别是东南沿海、台湾尤为多见。现在痛风遍及世界各地,其发病率仍在增加,是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因此,痛风的防治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痛风在中老年男性中最常见,女性仅占5%,且大多数在绝经后发病。在风湿病门诊中痛风患者占5%。痛风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它虽可见于各年龄层,但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60岁以上发病率占全部病例的11.6%,女性相对升高占29%。痛风患者中约10%~25%有家族遗传史,其近亲中15%~25%有高尿酸血症。在新西兰的毛利(Maori)族成年男性中,发病率高达8%,而在新西兰的白种人中发病率为0.5%(姚风祥等主编 现代风湿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368)。高尿酸血症及老年人原发性痛风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呈显著正相关。过量糖、脂肪、盐的摄取及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等与其患病率增加有重要关系。我国自1974年陈悦书首次报告2例痛风,至1981年见于文献者累计不足百例;1981年后,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黄其直等对39~60岁689例体检时,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47%,尤以患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原发性痛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及其他疾病者(庄宏 高尿酸血症及老年人原发性痛风的研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3,12(5)314-315)。痛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与痹证中的风湿热痹、历节、白虎历节等相类似。痛风的形成,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复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等酿生湿浊,湿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偶与风湿热邪相合,使痹痛加重。久病入络、气血失畅、瘀血凝滞,痰瘀交结还可引起关节肿大畸形。病久不愈。损伤脾肾,致脾肾阳虚,浊阴毒邪内蕴,发为“关格”之变。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早有认识,先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证候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对痹证认识的基础。论病因谓“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些对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依据与指导方向。
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提出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及血虚风扰,风血相搏的发病机理,在治疗方面,并提出了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隋代《诸病源候论.风痹候》指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风湿痹候》提出风湿痹“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也收载了较多的治疗痹证的方剂。至今仍常用于临床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金元时期的医家朱丹溪将痹病称为“痛风”,主张“治法以辛热之剂,疏散寒湿,开发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痹、寒痹、湿痹进行了论述,更对热痹的病因、症状、治疗作了阐述。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说“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宜疏凉血之剂。”提出了治风凉血的原则。《医宗必读.痹》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提出分清主次,适当采用祛风、散寒、除湿外,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益气。清代《医学心悟》、《类证治裁》等医籍,对痹证也是采用这个基本的治疗原则。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又有周痹、行痹、肢痹、筋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亦不外流畅气血,祛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强调了扶正与通络在治疗中的意义,他倡导虫类药的临床应用,主用虫类搜剔,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对后人应用虫类治疗痹证有启发作用。
李东垣、朱丹溪则称痹证为痛风,如《丹溪心法.痛风》曰“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并主张治痹证用“薄桂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姚氏(姚洁明.医学情报资料通讯.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编.1989;(2)39)认为通风患者素体阳虚脾弱,急性期寒湿闭阻关节,治疗以温经散寒,除湿通络为主,用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及防己黄芪汤加减,至于寒湿郁久化热之象,也只是整个过程的某一阶段,时间短暂,且寒热并见,治疗也应在温散宣通的同时少佐清热之品。黄婷(黄婷.鸡鸣散治疗痛风二例,湖北中医杂志,1994,(3)52)认为痛风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之外邪闭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而发病。治用鸡鸣散升上通下畅中,使寒湿得以温散,气机得以畅通。王氏等(王繁宏等.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风2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5)208)治疗28例急性痛风以温阳益气,除湿泄浊,活血通络为原则,结果1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陈氏(陈世环等.痛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福建中医药,1990;(4)18)按温阳益气,祛风通络的原则,用防己茯苓合独活寄生汤化裁及随症加减治疗,获显效。郭氏(郭焕章.高原痛风的中医辨证分型初探.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1;(4)160)对痛风辨为真寒假热者,用八味肾气丸加味,外用二乌膏敷患处。唐氏(唐显钦.加味三妙散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附33例报告.中国中医急症;1993(4)160)对实热型痛风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止痛治疗。林氏(林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风误诊21例分析.吉林中医药.1993(3)16)对痛风辨为热毒壅盛者,用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赵氏(赵兆琳。痛风灵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奚九一“风湿致痹”的临床分型与祛湿法则.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6)据系九一内湿致痹的临床分型与祛湿法则,认为急性发作期为湿痹化热,治以内服痛风灵外敷消肿膏以凉血消肿。陆氏认为(陆佩琚.老年痛风证治初探.浙江中医杂志,1996(2)50)急性通风性关节炎常在夜间或休息后骤然发作,关节红肿热痛炎症发展迅速,常用的清热药有黄柏、黄芩、滑石等。陈氏(陈马环.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的体会.新中医,1993(4)39)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多为湿热淤滞,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方用三妙散加味,对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者合用双柏散外敷以达消炎散瘀止痛之效。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上常分两步进行,即在急性发作期常用秋水仙碱等药物控制症状;在非发作期常用别嘌呤酸等药物抑制尿酸生成;或者用丙磺舒等药物促进尿酸排泄。此类药物价格昂贵,有的毒副作用大,有的目前尚依靠进口。中医中药治疗痛风具有用药多样,价格较低,一般无毒副作用之优势。但至今没有一个较好的成药面世,病人服药与携带不方便,有的还因中药饮片质量或煎煮不当等原因而影响疗效的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避免中药饮片质量或煎煮不当等原因而影响疗效、便于病人服药与携带的治疗痛风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痛风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症的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治疗痛风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痛风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在民间治疗痛风症或症状类似痛风的关节疾病的中草药中,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药理实验的方法,筛选出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除湿,凉血消肿,通络止痛之功效的中草药并选择最佳方案组合,通过现代方法手段做成有效部位明确,质量稳定,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服用量小,携带与服用方便的痛风病药。
本发明所治的痛风症系由素日过食高粱厚味,醇酒肥甘,温热蕴于中焦,日久脏腑积热,酿成湿热浊毒雍于血脉,循于经络,偶感风寒湿邪,因素体阳盛易从火化,入里化热,或先天禀赋不足,腠理空虚,直接感受风湿热邪,造成风湿热毒瘀阻经络,而出现一系列邪毒瘀阻的证候。风湿热毒瘀阻经络关节,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灼营血则可见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风湿热毒瘀阻经络,经脉痹租,则痛不可触,不可屈伸。又见风为阳邪,其性走窜,则可见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风湿热毒瘀久化热,热毒津伤则发热口渴。邪热扰心,则烦闷不安。舌苔黄燥,脉滑数亦为风湿热毒内盛之征。
本发明方中穿心莲性味苦寒,归心、肺、胃、大肠、膀胱经,为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的要药。络石藤性味苦,凉,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瘀的功能,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要药,尤以热痹为宜。二药配伍,药简力专,公奏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但是为了使该药物的的各原料更好的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药中的穿心莲、络石藤进行了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但是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50~300 络石藤1~15本发明的药物优选的组分含量是(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100~250 络石藤3~10本发明的药物进一步的组分含量是(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150~200份络石藤5~8份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穿心莲160份 络石藤7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1)称取各原料药穿心莲、络石藤,备用;2)取穿心莲加70~95%乙醇冷浸或回流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60~95%乙醇冷浸或回流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制备方法为1)取各原料药穿心莲、络石藤,备用;2)取穿心莲加70~95%乙醇冷浸或回流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2~10g,冷置结晶,抽滤得结晶,在55-7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60~95%乙醇回流或冷浸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组分含量是(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内酯0.5~3.0份 络石藤1~15份的提取物本发明的药物优选的组分含量是(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内酯1~2.5份络石藤2~10份的提取物本发明的药物进一步的组分含量是(用量为重量份)穿心莲内酯2份络石藤5份的提取物;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原料可在市场上购得。络石藤的提取得率为8~12%,较好得提取得率为10%。
本发明的另一制备方法为1)取络石藤加60~95%乙醇回流或冷浸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络石藤提取物,备用;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可应用于制备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药中。
本发明的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以常规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
本发明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除湿,凉血消肿,通络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痛风病等症。
本发明用法与用量口服胶囊剂,每粒0.3g,每次2粒,每日3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制备1)秤取穿心莲50g、络石藤1g;2)取穿心莲加8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取500g的80%乙醇冷浸提取,第二次取400g的80%乙醇冷浸提取,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第一次取10g的75%乙醇回流提取,第二次取8g的75%乙醇回流提取,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粒,干燥,分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备1)穿心莲300g、络石藤15g;2)取穿心莲加9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8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糊精作填充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180g、络石藤4g;2)取穿心莲加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的浸膏,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制备1)秤取穿心莲100g、络石藤3g;
2)取穿心莲加85%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6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6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粒,干燥,分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175g、络石藤8g;2)取穿心莲加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8的浸膏,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250g、络石藤10g;2)取穿心莲加8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3g,冷置24小时结晶,抽滤得结晶,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8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糊精作填充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150g、络石藤5g;2)取穿心莲加9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5g,冷置12小时结晶,抽滤得结晶,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8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200g、络石藤8g;2)取穿心莲加9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5g,冷置11小时结晶,抽滤得结晶,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粒,干燥,分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9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称取穿心莲160g、络石藤7g;2)取穿心莲加9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6g,冷置10小时结晶,抽滤得结晶,在6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10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备1)取1g络石藤加90%乙醇冷浸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2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0.5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糊精作填充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1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取10g络石藤加7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2.5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12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备1)取15g络石藤加8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3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糊精作填充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3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制备1)取2g络石藤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的浸膏,在60℃下真空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秤取穿心莲内酯1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过100目筛,混匀,加适量90%乙醇,制粒,干燥,分装于胶囊中,即得。
实施例14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取8g络石藤加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6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1.8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剂。
实施例15本发明药物的片剂制备1)取5g络石藤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5的浸膏,在6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2g;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加适量乙醇作粘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片剂。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的药效试验和毒性试验。
试验材料选本发明药物,口服,成人日用量为1.8g/60kg(按制剂量计算)。
秋水仙碱(片),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980825。
尿酸,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批号871020。
制备微晶型尿酸钠(MSU),方法为取8g尿酸钠,放入1600ml沸水中,用2mol/LNaOH溶液调至PH7.4,再加热至95℃,室温冷却并轻轻搅拌,析出结晶,过滤后得MSU,置200℃烘箱中4h。用前充分研磨,以无菌生理盐水配成100mg/ml的混悬液。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痛风作用能明显减轻尿酸钠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明显减少尿酸钠引起的家兔关节积液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白细胞数,抑制白细胞(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的浸润,减轻家兔关节滑膜水肿、充血、坏死脱落和关节滑膜损伤等反应。
一)能明显减轻尿酸钠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试验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00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10ml/kg;(2)秋水仙碱组0.3mg/kg;(3)本发明药物I组0.15g/kg;(4)本发明药物II组0.3g/kg;(5)本发明药物III组0.6g/kg。各组均以10ml/kg的容积按上述剂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3日。末次给药后立即于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00mg/mlMSU混悬液0.1ml,然后采用容积法测定致炎前和致炎后1、2、3、4、5、6、8h大鼠右后足跖容积,以致炎前后足跖容积之差作为肿胀度,并计算肿胀百分率[(肿胀度/致炎前足跖容积)×100%],与空白对照组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药物对微晶型尿酸钠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8)组别剂量 致炎后足跖 致炎后足跖肿胀百分率(%)(g/kg) 容积(ml)1h 2h 3h4h 5h 6h 8h空白对照组 -1.56±0.13 10.7±2.4 17.8±4.322.9±5.2 26.7±4.434.5±8.542.4±10.2 52.4±11.3秋水仙碱组 0.3mg/kg 1.52±0.05 6.3**±2.3 10.2**±3.2 18.1**±2.8 21.1**±4.1 26.0**±4.5 32.7**±5.4 40.1**±8.4本发明药物I组 0.15 1.58±0.09 8.0*±1.6 13.4*±3.3 17.7*±3.1 24.3±3.831.5±4.038.0±7.944.9±9.3本发明药物II组 0.3 1.53±0.07 6.8**±0.7 10.7**±2.1 15.9*±4.7 20.3*±5.8 24.7*±7.5 31.7*±7.1 41.1*±7.8本发明药物III组 0.6 1.53±0.09 6.6**±0.9 9.6**±3.1 14.1**±5.9 18.2**±6.3 22.0**±7.0 27.3**±9.0 39.7*±6.2*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均能减轻尿酸钠(MSU)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且随剂量加大,作用增强。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痛风作用。
二)对尿酸钠MSU诱发家兔急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取雄性青紫兰家兔50只,体重2.2-2.6k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为(1)正常组;(2)模型组蒸馏水10ml/kg;(3)秋水仙碱组0.2mg/kg;(4)本发明药物I组0.1g/kg;(5)本发明药物II组0.2g/kg;(6)本发明药物III组0.4g/kg。各组按10ml/kg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3日。末次给药后0.5h,在无菌操作下膝关节内注射100mg/mlMSU混悬液0.3ml致炎。致炎后5h处死家兔,①收集关节积液,进行白细胞计数,结果见表2;表2 本发明药物对微晶型尿酸钠性家兔关节积液中白细胞数的影响

△△p<0.01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②取关节滑膜进行组织学检查,一般观察如下并见表3;正常组(7只)间质不充血,无炎细胞浸润;间质细胞不增生,基质无变性、坏死;关节滑膜正常。
模型组(9只)所有动物关节滑膜都有急性炎症,表现为软组织有弥漫性嗜酸性白细胞浸润“+++”,中性白细胞浸润“+-++”;有软组织水肿“+-++”、充血“++”,部分家兔关节滑膜内有出血;关节表面滑膜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脱落。
秋水仙碱组(8只)所有动物关节滑膜都有急性炎症,但程度明显减轻。
本发明药物III组(大剂量组,8只)所有动物关节滑膜都有急性炎症,但程度明显减轻,与秋水仙碱组比较更轻。
本发明药物I、II组(小、中剂量组,各9只)所有动物关节滑膜都有急性炎症,但程度较模型组略轻;较秋水仙碱组和本发明药物III组为重;该两组炎症无明显差异。
表3 本发明药物对微晶型尿酸钠性家兔关节滑膜炎症的影响组别 n 酸性细胞中性细胞水肿 坏死 充血 出血正常组 7 4.004.004.50 5.50 5.50 8.00模型组 9 12.00## 12.00## 11.61##10.83#10.83#8.89模型组 9 12.17 9.8311.72 10.67 9.33 7.67秋水仙碱组 8 5.44**8.065.95*7.13 8.63 10.50模型组 9 12.00 8.4411.28 10.50 10.17 8.67本发明药物I组9 7.00*10.56 7.72 8.50 8.83 10.33模型组 9 12.50 11.33 12.11 12.17 9.50 9.11本发明药物II组 9 6.50*7.676.89*6.83*9.50 9.89模型组 9 13.00 9.3611.72 11.50 10.00 8.11本发明药物III组 8 4.50**8.565.94*6.19*7.88 10.00注①病变程度“-”记为0分,“-+”记为0.5分,“+”记为1分,“+-++”记为1.5分,“++”记为2分,“++-+++”记为2.5分,“+++”记为3分。
②表内数字为两两比较的平均序列p<0.05 ##p<0.01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400倍下计数滑膜游离面以下组织中白细胞(含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的数目,每张切片计数5个视野,求平均值后再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4。
表4 本发明药物对微晶型尿酸钠性家兔关节滑膜组织内白细胞数的影响组别剂量 动物数 白细胞数(个/视野)(g/kg)(只) (X±S)正常组 - 7 1.2±0.9模型组 - 9 88.2±24.8△△秋水仙碱组 0.2mg/kg 8 44.9±15.7**本发明药物I组 0.19 75.6±18.7本发明药物II组 0.29 57.1±20.5**本发明药物III组 0.48 33.4±17.5**△△p<0.01 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均能减少尿酸钠引起的家兔关节积液及关节滑膜下组织中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同时也能减轻家兔关节滑膜水肿、充血和坏死脱落等现象,其中以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疗效更为明显。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抑制白细胞(主要是嗜酸性白细胞)的浸润,减轻关节滑膜的损伤,具有抗痛风作用。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显著抑制由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试验材料本发明药物,口服,成人日用量为1.8g/60kg(按制剂量计算)。
巴豆油,自制。方法为取巴豆100g,C6H6作提取液,索氏提取法连续回流至无色,收集提取液,浓缩得巴豆油。临用前配成2%巴豆油溶液(内含20%无水乙醇、5%蒸馏水和73%乙醚);乙酰水杨酸(肠溶片)(阿司匹林),南京第二制药厂,批号991002。
冰乙酸,华东师范大学化工厂,批号991010。
一)能明显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方法取雄性ICR小鼠60只,体重26-28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2)阿司匹林组0.6g/kg;(3)本发明药物I组0.3g/kg;(4)本发明药物II组0.6g/kg;(5)本发明药物III组1.2g/kg。各组按20ml/kg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3日。末次给药后0.5h,用2%巴豆油0.05ml涂于小鼠左耳两侧,在致炎4小时后处死小鼠,剪下左右两耳,用打孔器(直径9mm)分别在同一部位取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重,计算耳壳重量,并比较各组小鼠耳壳肿胀度(小鼠左耳壳重-小鼠右耳壳重),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药物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X±S)组别动物数 剂量耳壳重量(mg)肿胀度(mg)肿胀率(只)(g/kg)左 右 (%)空白对照组 12 - 26.9±1.610.6±0.916.3±1.4 60.4±3.1阿司匹林组 12 0.6 20.7±1.810.6±1.010.1±2.3**48.6±7.1**本发明药物I 12 0.3 25.0±1.410.3±0.814.7±1.7*58.6±4.4组本发明药物II12 0.6 24.2±1.710.7±0.913.5±1.4**55.9±3.1**
组本发明药物III121.223.1±2.110.8±1.012.3±2.3**52.7±6.3**组*p<0.05**p<0.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小鼠耳壳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提示本发明药物可对抗巴豆油所致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
二)能显著抑制由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试验方法取ICR小鼠80只,体重19-21g,雌雄各半。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2)阿司匹林组0.6g/kg;(3)本发明药物I组0.3g/kg;(4)本发明药物II组0.6g/kg;(5)本发明药物III组1.2g/kg。各组按20ml/kg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3日。末次给药后0.5h,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0.1ml/10g,同时腹腔注射0.6%乙酸0.2ml/只。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用5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3次,用注射器抽出腹腔洗液约4.5ml。2000rpm离心5min,于590nm处测定紫外吸收度值(A),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X±S)组别动物数剂量吸收度值 抑制率(只) (g/kg) (A)(%)空白对照组 16- 0.374±0.128阿司匹林组 160.6 0.289±0.074*23.5本发明药物I组 160.3 0.308±0.079 17.6本发明药物II组 160.6 0.285±0.076*23.8本发明药物III组 161.2 0.233±0.099**37.7*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由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使腹腔内透出的染料减少(p<0.05、0.01),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炎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抗炎作用增强。
(试验例3)本发明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反应动物数;减少电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动物数,并提高其痛阈值。
试验材料本发明药物,口服,成人日用量为1.8g/60kg(按制剂量计算)。
乙酰水杨酸(肠溶片)(阿司匹林),南京第二制药厂,批号991002。
一)能对抗乙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试验方法取ICR小鼠100只,体重20-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2)阿司匹林组0.6g/kg;(3)本发明药物I组0.3g/kg;(4)本发明药物II组0.6g/kg;(5)本发明药物III组1.2g/kg。各组按20ml/kg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3日。末次给药后0.5h,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5%乙酸0.2ml/只,观察注射乙酸后15min内各组小鼠出现的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反应次数,结果进行x2检验(计数资料)和t检验(计量资料)。结果见表7。
表7 本发明药物对乙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扭体法)组别动物数剂量 扭体反应次数 无扭体反应动(只) (g/kg)(次/15min)(X±S) 物数(只)空白对照组 20- 32.8±13.40阿司匹林组 200.6 8.9±10.6**9*本发明药物I组 200.3 15.5±12.1**3本发明药物II组 200.6 11.3±10.5**6*本发明药物III组 201.2 8.6±9.6**8***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可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反应动物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提示本发明药物能对抗乙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二)能减少电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动物数,并提高其痛阈值试验方法取ICR小鼠100只,体重18-21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2)阿司匹林组0.6g/kg;(3)本发明药物I组0.3g/kg;(4)本发明药物II组0.6g/kg;(5)本发明药物III组1.2g/kg。用YSD-4型药理生理多用仪进行测定(设置参数连续B、时间0.5s、频率8HZ)。首先将小鼠放在导电铜丝板上,通电后调节电压输出钮,使电压由低到高,以秒表记录时间。当小鼠出现第一声尖叫时立即断电,记录电压和频率值,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若用药前到达痛阈值超过15秒者剔除不用)。然后各组按20ml/kg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h、1h、2h、3h,①在原电压和频率的情况下,测定出现小鼠尖叫的动物数;②电压由低到高,测定小鼠出现第一声尖叫的痛阈值(测两次,每次间隔1min,取均值)。结果进行x2检验(计数资料)和t检验(计量资料)。结果见表8。
表8 本发明药物对电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的影响(n=20)组别 给药后出现给药后小鼠疼痛电压增加值(V)镇痛的动物数(只) (X±S)0.5h 1h 2h 3h 0.5h1h2h 3h空白对照组21 1 1 0.9±3.00.1±0.6 0.3±1.10.1±0.6阿司匹林组17**18**18**16**17.4±15.0**28.6±16.5**29.8±20.3**24.6±18.7**本发明药物710**5 5 4.6±6.0*5.4±7.3**3.6±7.0**3.0±5.9I组本发明药物18**16**16**13**24.6±14.6**28.6±18.3**23.5±16.9**13.1±13.2**II组本发明药物19**20**19**19**33.4±16.9**46.5±20.0**38.8±23.0**28.5±18.0**III组*p<0.05**p<0.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均能减少电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的小鼠数,并提高其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镇痛作用。
根据试验例1、2、3的实验结果显示,①本发明药物0.15、0.3、0.6g/kg三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尿酸钠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本发明药物0.1、0.2、0.4g/kg能明显减少尿酸钠引起的家兔关节积液及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白细胞数(p<0.05、0.01),抑制白细胞(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的浸润,减轻家兔关节滑膜水肿、充血、坏死脱落和关节滑膜的损伤等反应,其中尤以大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痛风作用。②本发明药物0.3、0.6、1.2g/kg三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显著抑制由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急性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抗炎作用。③本发明药物0.3、0.6、1.2g/kg三个剂量组可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反应动物数;减少电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动物数,并提高其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试验例4)本发明药物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一、一般资料从住院和风湿专科门诊选择病例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
二、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1)一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2)炎症表现在24h内达到高峰;(3)单关节炎发作;(4)患病关节呈暗红色;(5)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6)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7)两侧第1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8)有可疑的痛风石;(9)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10umol/L);(10)X线片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11)X线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质侵蚀;(12)关节炎症发作期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具备上述12条中的6条,即可确定诊断。
2、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关节、筋骨部位肿胀疼痛,局部暗红,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发热。(2)发病特点多与饮食不节有关。(3)性别年龄特点好发于青壮年,尤以男性多见。(4)理化检查血沉增快,或白细胞增高,血尿酸增高,CRP(C反应蛋白)增高。
具备上述(1)(4)两项,结合(2)或(3)项,即可确诊。
3、中医辨证湿热阻络症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小溲黄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三、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每粒0.3g,每次2粒,每日3次,15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
四、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2)有效关节红肿疼痛有所消除或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4)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五、治疗结果(见表1、表2)表1 经本发明药物治疗后血尿酸平均浓度变化

表2 经本发明药物治疗后疗效观察

试验统计表明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0例,结果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0%,有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3.3%。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可有效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
(试验例5)为证明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经大量动物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表明试验材料本发明药物,成人日用量为1.8g/60kg(按制剂量计算),临用前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
试验方法80只SD大鼠,按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四组,给药前,大鼠先饲养、观察一周。给药后,同组五只同性别大鼠合笼用全价颗粒饲料(江苏协同医药生物公司供给)喂养,自由饮水,室温22±2℃,湿度50-60%。
本发明药物小剂量组剂量为0.3g/kg,相当于人用量的10倍;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剂量为0.9g/kg,相当于人用量的30倍;本发明药物大剂量组剂量为3.0g/kg,相当于人用量的100倍;
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ml/kg。
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均按公斤体重每周调整剂量,等容积不等浓度,给药容积为10ml/kg,每日上午8-9时按上述剂量灌胃1次,连续给药二个月。
本发明药物连续给药二个月后各组剖杀10只动物,雌雄各半,全面检查各项指标,剩余动物停药后继续观察3周,再作恢复期各项检查。
1)体重表9 本发明药物对雄性大鼠体重(g)的影响(X±S)给药后体重(周)给药前组别体重 12 3456 7 8 9 1011105.8 137.0172.5 206.0228.0246.5268.5 290.0 313.4 338.0 356.0 380.6对照组±12.3±8.9±18.7±22.7 ±24.9 ±26.4 ±33.2 ±41.1±45.2±61.4±65.0±66.6105.8 138.1173.9 197.8228.6249.0267.9 285.6 309.2 336.0 357.0 380.8小剂量组±13.0±10.9 ±20.6±40.6 ±32.7 ±30.7 ±35.5 ±39.6±45.0±577 ±58.3±57.6107.3 130.7168.8 207.5236.2254.7269.9 285.6 303.2 349.6 361.6 371.4中剂量组±11.0±6.9±12.2±24.7 ±34.8 ±34.5 ±34.8 ±34.5±34.2±31.2±30.7±30.8103.3 129.5176.9 214.7239.3252.8268.0 283.4 299.8 338.0 355.0 368.8大剂量组±9.8 ±9.1±18.2±16.4 ±21.8 ±19.5 ±22.5 ±22.5±25.3±39.0±46.9±65.5注n=10,给药8周后n=5表10 本发明药物对雌性大鼠体重(g)的影响(X±S)给药后体重(周)给药前组别体重12345 67 8 9 10 11108.3 134.1155.0176.0191.0205.0 219.2231.9 245.3 245.0 264.2279.0对照组 ±10.7±10.7 ±17.8 ±15.8 ±16.0 ±14.3±12.9 ±11.8 ±15.4 ±7.0 ±8.7±5.9108.0 125.7150.0167.0180.0195.0±209.2223.2 242.8 240.0 252.4271.8小剂量组 ±107 ±13.1 ±20.0 ±25.4 ±27.9 33.1 ±36.0 ±37.7 ±38.4 ±31.6±30.6 ±34.5107.5 130.7146.0163.0178.0193.0 209.2223.3 240.4 250.0 268.0284.0中剂量组 ±10.1±12.4 ±11.7 ±15.7 ±20.4 ±22.6±22.8 ±27.1 ±30.1 ±45.8±52.6 ±56.8109.3 129.3145.9161.2182.0196.0 215.2227.6 240.6 242.0 253.8262.0大剂量组 ±10.3±12.5 ±11.8 ±14.3 ±23.5 ±25.5±21.7 ±23.7 ±25.1 ±27.7±28.7 ±35.5注n=10,给药8周后n=5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给药后大鼠体重增长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9表10。
2)摄食量表11 本发明药物对雄性大鼠摄食量(g/100g大鼠/天)的影响(X±S)给药后体重(周)组别1 2 3 4 56 7 8 9 10119.32 5.90 13.83 13.83 13.2810.47 9.86 9.98 10.14 10.27 9.91对照组 ±0.09±0.56±0.12±0.12±1.00 ±0.00±0.38±0.028.96 6.23 12.08 12.50 11.139.67 10.01 9.84 10.11 10.00 9.76小剂量组±0.08±0.42±0.12±0.04±0.10 ±3.45±0.25±0.308.88 5.90 12.30 12.04 10.2310.58 10.01 9.46 10.11 10.00 9.77中剂量组±0.09±0.16±0.48±0.09±0.35 ±0.26±0.42±0.819.39 5.08 12.33 11.34 10.069.81 9.51 9.68 9.97 10.06 9.70大剂量组±0.07±0.32±0.77±0.47±0.05 ±1.66±1.19±0.38注n=2,给药8周后n=1表12 本发明药物对雌性大鼠摄食量(g/100g大鼠/天)的影响(X±S)给药后体重(周)组别1 2 34 5 6 7 8 9 10119.52 7.50 14.2814.35 11.11 12.10 12.34 12.31 12.58 11.87 12.26对照组 ±0.21 ±1.11±0.79 ±0.75±0.20±061 ±0.29±0.9710.28 7.63 16.4915.75 11.92 12.70 12.28 12.51 13.10 12.60 11.74小剂量组±0.52 ±0.52±0.25 ±0.31±1.30±1.33±0.95±1.569.50 6.24 14.1014.72 11.23 13.06 11.88 12.02 12.07 12.26 11.87中剂量组±0.48 ±0.73±0.10 ±1.04±0.78±0.23±0.37±0.749.03 6.16 13.7414.16 10.07 12.46 11.48 11.82 12.16 12.14 11.77大剂量组±0.38 ±0.23±0.28 ±2.00±0.69±0.88±1.09±0.33注n=2给药8周后n=1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给药后大鼠摄食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果见表11、表12。
3)尿常规给药二个月后,各组取1/2大鼠收集尿液做尿常规检查,停药3周后,将剩余大鼠按上述要求做同样检查。二次尿常规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尿中均未见管形、蛋白、血等异常现象。
4)血常规表13 本发明药物对雄性大鼠凝血时间及血常规的影响(X±S)凝血时间 血小板 白细胞分类计数(%)组别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1012/L) 白细胞(109/L)(s) (109/L)中性 淋巴对照组235.±134.2 452.0±76.3227.6±31.8 7.86±1.10 18.56±5.66 50.8±6.6 49.2±6.6(二个月)小剂量144.6±38.2 446.±158.5213.6±16.4 7.40±0.56 8.10±1.67**58.6±4.9 41.4±4.9(二个月)中剂量122.8±30.8 476.0±105.7 210.8±26.4 7.30±0.93 9.04±3.61**60.0±4.5*40.0±4.5*(二个月)大剂量116.0±8.3445.0±140.1 195.0±14.8 6.75±0.52 10.25±4.04*66±3.5**33±3.5**(二个月)对照组137.2±83.9 586.0±125.0 202.9±31.5 7.04±1.10 19.00±6.00 40.2±5.5 59.8±5.5(恢复期)小剂量72.0±28.6626.0±104.5 209.8±14.7 7.26±0.53 17.04±5.31 46.2±8.1 53.8±8.1(恢复期)中剂量76.4±43.8504.0±150.8 219.2±49.0 6.88±0.82 13.00±1.88 50.6±10.049.4±10.0(恢复期)大剂量55.8±15.9498.0±150.6 193.3±15.8 6.69±0.57 11.24±4.72 48.6±6.6 51.4±6.6(恢复期)注各组样本数n=5,二个月大剂量组样本数n=4,与各自的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4 本发明药物对雌性大鼠凝血时间及血常规的影响(X±S)凝血时间 血小板 白细胞分类计数(%)组别 血红蛋白(g/L)红细胞(1012/L) 白细胞(109/L)(s)(109/L)中性 淋巴对照组169.2±60.9402.0±99.8 194.0±8.6 6.76±0.25 10.80±3.57 55.8±5.6 44.2±5.6(二个月)小剂量140.4±25.3480.0±111.4 193.0±13.6 6.70±0.47 10.40±3.24 58.8±5.4 41.2±5.4(二个月)中剂量108.0±27.3526.0±82.9 200.4±13.6 6.94±0.49 7.96±2.29 60.6±3.8 39.4±3.8(二个月)大剂量98.4±33.4 450.0±97.5 207.9±19.6 7.22±0.65 8.00±2.65 54.8±4.5 45.2±4.5(二个月)对照组98.4±33.4 484.0±48.3 155.8±47.0 5.40±1.64 16.36±5.33 51.8±9.5 48.2±9.5(恢复期)小剂量59.4±10.3 536.0±161.0 198.6±22.0 6.86±0.77 13.92±1.90 52.6±7.9 47.4±7.9(恢复期)中剂量62.8±11.6 506.0±147.7 194.5±14.1 6.76±0.48 9.60±4.74 56.6±4.4 43.4±4.4(恢复期)大剂量51.6±12.4 402.0±96.8 192.6±29.4 6.66±1.03 11.76±5.77 52.6±3.8 47.4±3.8(恢复期)注各组样本数n=5,二个月大剂量组样本数n=4。
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连续给药二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雄性大鼠大、中、小剂量组的白细胞总数明显下降(p<0.05),其中大、中剂量组中性细胞明显增加,淋巴细胞数明显降低;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基本恢复,结果见表13、14。
5)血液生化指标用Vital-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胆固醇(TCHO)、白蛋白(ALB)、总蛋白(TP)、肌酐(Cr)、总胆红素(T-Bili)、尿酸(UA)。
表15 本发明药物对雄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X±s)注各组样本数n=5;*P<0.05。
组别 ALT AST GLU BUN ALP TchTPALB TBILI UAGr umol/lu/l u/l mmol/l mmol/l u/l mmol/l g/l g/l umol/l mmol/l对照组 28.6 121.6 5.8 5.8 434.2 58.6 1.81 86.0 32.7 5.7 0.170(二个月) ±7.8±18.5±0.6±0.7 ±179.1±6.2±0.19 ±3.7 ±2.8 ±1.1 ±0.052小剂量 22.0 87.4 5.6 5.6 326.2 61.1 1.77 89.6 33.5 6.8 0.165(二个月) ±3.8±14.6±0.4±0.5 ±48.9 ±16.1 ±0.22 ±7.8 ±5.1 ±3.3 ±0.026中剂量 22.2 123.8 5.8 5.0 338.2 61.2 1.98 84.1 32.1 5.9 0.092(二个月) ±5.1±96.8±0.5±0.4 ±78.9 ±4.2±0.43 ±6.9 ±1.4 ±1.1 ±0.021*大剂量 49.2 96.8 6.0 13.5282.2 71.4 2.27 90.2 34.0 19.30.108(二个月) ±54.8 ±14.2±0.7±17.3 ±135.8±24.6 ±0.63 ±2.3 ±2.5 ±29.0 ±0.027*对照组 31.6 172.4 7.6 7.2 630.4 69.6 2.10 77.2 26.7 7.4 0.082(恢复期) ±7.4±35.0±1.5±1.2 ±237.1±2.8±0.18 ±7.5 ±2.6 ±1.0 ±0.039小剂量 26.4 148.6 6.5 7.9 287.8 69.7 2.47 81.3 27.5 9.6 0.080(恢复期) ±2.9±12.6±0.9±1.1 ±111.8±7.0±0.33 ±12.4±4.1 ±2.8 ±0.015中剂量 32.8 140.6 6.7 6.5 460.8 69.6 2.00 79.4 37.2 7.6 0.057(恢复期) ±12.8 ±19.9±0.4±0.7 ±175.5±10.8 ±0.23 ±8.2 ±27.7±3.5 ±0.019大剂量 29.4 162.4 5.1 6.3 338.0 72.3 2.48 82.3 30.9 9.1 0.062(恢复期) ±3.4±70.01 ±1.2±0.5 ±59.1 ±7.5±0.65 ±10.6±5.0 ±9.4 ±0.013表16 本发明药物对雌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X±S)注各组样本数n=5;*P<0.05。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连续给药二个月大、中剂量组雄性、雌性大鼠UA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恢复期UA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余各组各指标给药后或恢复期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结果见表15、16。
5)脏器系数处死大鼠前称其体重,处死后迅速解剖,取出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并立即称取脏器的重量,计算脏器系数(每百克鼠重脏器所占的重量)。
表17 本发明药物对雄性大鼠脏器系数(g/100g)的影响(X±S)组别 心 肝 脾 肺肾 脑 胸腺肾上腺 甲状腺 前列腺 睾丸对照组 0.40 3.90 0.59 0.72 0.830.57 0.132 0.022 0.024 0.231.42(二个月) ±0.04 ±0.26 ±0.14 ±0.12±0.03 ±0.06 ±0.050 ±0.007±0.030±0.04 ±0.17小剂量 0.39 3.62 0.42 0.77 0.790.58 0.114 0.019 0.009 0.231.59(二个月) ±0.06 ±0.45 ±0.10 ±0.15±0.08 ±0.05 ±0.029 ±0.006±0.010±0.08 ±0.19中剂量 0.39 3.93 0.43 0.75 0.770.55 0.132 0.015 0.031 0.181.47(二个月) ±0.05 ±0.41 ±0.12 ±0.10±0.06 ±0.06 ±0.016 ±0.002±0.047±0.03 ±0.12大剂量 0.46 3.49 0.45 1.05 0.750.59 0.156 0.018 0.009 0.231.53(二个月) ±0.13 ±0.29 ±0.10 ±0.72±0.08 ±0.02 ±0.064 ±0.006±0.002±0.08 ±0.14对照组 0.42 4.04 0.51 0.68 0.850.49 0.136 0.013 0.007 0.321.34(恢复期) ±0.09 ±0.53 ±0.15 ±0.11±0.26 ±0.09 ±0.027 ±0.005±0.003±0.10 ±0.14小剂量 0.32 4.11 0.42 0.68 0.720.52 0.121 0.011 0.008 0.311.28(恢复期) ±0.04 ±0.40 ±0.14 ±0.17±0.06 ±0.08 ±0.040 ±0.002±0.002±0.09 ±0.16中剂量 0.32 3.72 0.47 0.84 0.760.47 0.230 0.011 0.008 0.321.28(恢复期) ±0.04 ±0.47 ±0.17 ±0.31±0.06 ±0.05 ±0.090 ±0.003±0.001±0.06 ±0.12大剂量 0.36 3.50 0.35 0.74 0.800.49 0.131 0.016 0.011 0.361.42(恢复期) ±0.04 ±0.18 ±0.07 ±0.11±0.05 ±0.06 ±0.033 ±0.004±0.002±0.06 ±0.15注各组样本数n=5表18 本发明药物对雌性大鼠脏器系数(g/100g)的影响(X±S)组别心肝脾肺 肾 脑 胸腺肾上腺 甲状腺 卵巢 子宫对照组 0.40 3.41 0.45 0.70 0.80 0.64 0.176 0.0370.010 0.069 0.21(二个月)±0.02±0.62±0.21±0.05 ±0.12 ±0.06 ±0.054 ±0.008 ±0.003 ±0.02 ±0.05小剂量 0.41 4.20 0.56 1.69 0.91 0.70 0.200 0.0350.031 0.068 0.20(二个月)±0.05±0.77±0.17±1.93 ±0.08 0.10 ±0.054 ±0.008 ±0.046 ±0.02 ±0.10中剂量 0.40 4.09 0.48 1.14 0.84 0.68 0.214 0.0290.011 0.056 0.20(二个月)±0.04±0.24±0.13±0.84 ±0.11 ±0.10 ±0.070 ±0.003 ±0.001 ±0.006±0.09大剂量 0.40 3.94 0.36 0.94 0.84 0.71 0.206 0.0280.011 0.054 0.18(二个月)±0.05±0.23±0.05±0.30 ±0.04 ±0.06 ±0.038 ±0.005 ±0.004 ±0.006±0.02对照组 0.43 4.29 0.52 1.54 0.79 0.62 0.198 0.0280.010 0.054 0.27(恢复期)±0.06±0.41±0.07±1.57 ±0.10 ±0.04 ±0.070 ±0.009 ±0.003 ±0.01 ±0.15小剂量 0.38 4.08 0.45 0.78 0.89 0.64 0.174 0.0280.011 0.054 0.22(恢复期)±0.03±0.60±0.12±0.10 ±0.24 ±0.07 ±0.044 ±0.009 ±0.002 ±0.02 ±0.06中剂量 0.39 3.84 0.34 0.87 0.78 0.79 0.212 0.0200.012 0.045 0.23(恢复期)±0.04±0.24±0.08±0.13 ±0.04 ±0.38 ±0.058 ±0.009 ±0.003 ±0.01 ±0.08大剂量 0.40 3.74 0.41 0.99 0.83 0.66 0.178 0.0210.013 0.050 0.24(恢复期)±0.08±0.40±0.08±0.56 ±0.10 ±0.08 ±0.041 ±0.006 ±0.002 ±0.03 ±0.08注各组样本数n=5
二次脏器系数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连续给药二个月后及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7、18。
6)给药二个月后主要脏器检查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经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均未见异常。在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和对照组各主要脏器称重后,立即用10%甲醛溶液固定,经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结果如下。
对照组各脏器组织学改变大致正常,详述如下(1)心脏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核居中,间质未见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心外膜、心内膜无异常。
(2)肝脏肝细胞排列呈索状,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无明显扩张,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无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脾脏包膜无增厚,脾小体清晰可见,脾窦无扩张,脾小梁未见增粗。
(4)肺脏肺泡及支气管上皮完整,间质见少量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无明显渗出物。
(5)肾脏肾小球细胞数未增多,毛细血管管腔无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明显变性,坏死,未见管型,肾间质内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6)神经系统(脑、脊髓、视神经、垂体)神经细胞未见肿胀、尼氏小体尚清晰,无软化灶形成及炎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无增生,神经纤维无变性,间质血管无明显扩张充血。垂体之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结构完整。
(7)淋巴结皮质区淋巴小结结构完整,淋巴窦无扩张,髓质区髓索无增宽,髓窦无扩张。
(8)胸腺呈分叶状,内、外分泌部之胰岛细胞和腺泡上皮无变性、坏死,间质血管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9)肾上腺皮质分带清晰,有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皮、髓质各层细胞完好,间质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0)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滤泡内充满胶质,无异常吸收。间质血管无明显充血,未见炎细胞浸润。
(11)胰腺呈分叶状,内、外分泌部之胰岛细胞和腺泡上皮无变性、坏死,间质血管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2)睾丸曲细精管大小正常,小管内可见各级生精上皮细胞,腔内可见成熟之精子,无变性、坏死,间质细胞无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未见明显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3)附睾输出小管与附睾上皮完整,腔内可见成熟精子。
(14)卵巢皮质区可见不同发育阶段之卵泡,可见黄体及白体形成,髓质无明显充足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15)子宫内膜腺体无增生、萎缩及变性,未见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无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
(16)前列腺腺体无增生或萎缩,腺体上皮完整,间质未见明显充血及炎细胞浸润,平滑肌与纤维结缔组织无增生。
(17)消化道(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直肠)各层结构清晰,粘膜层上皮完整,粘膜下层固有腺体无萎缩、增生或化生,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无扩张充血,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肌层结构完好,浆膜无炎性渗出物。
(18)胸骨(骨髓)骨小梁排列呈网状,大小基本一致,骨板和骨细胞无异常,其间充满大量骨髓,可见各系之造血细胞,其形态及数量无明显改变。
(19)膀胱粘膜层移行上皮细胞无增生、变性、坏死、脱落、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肌层、外膜组织结构正常。腔内未见渗出物、结石、寄生虫。
(二)给药组(大、中、小剂量组)中剂量组1例动物肺内见小灶性出血,其余各脏器病理改变基本同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大、小剂量组各脏器病理改变基本同对照组。
结论经不同剂量本发明药物处理后,大鼠心、肝、脾、肺、肾、消化道、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
7)停药3周后主要脏器检查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经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均未见异常。在各主要脏器称重后,立即用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制片(4um厚),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查,结果如下对照组(1)心脏心肌细胞横纹清晰,核居中,间质未见血管扩张及炎细胞浸润;心外膜、心内膜无异常。
(2)肝脏肝细胞排列呈索状,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肝窦无明显扩张,肝小时结构完整,汇管区无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脾脏包膜无增厚,脾小体清晰可见,脾窦无扩张,脾小梁未见增粗。
(4)肺脏肺泡及支气管上皮完整,间质见少量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无明显渗出物。
(5)肾脏肾小球细胞数未增多,毛细血管管腔无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明显变性,坏死,未见管型,肾间质内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6)神经系统(脑、脊髓、视神经、垂体)神经细胞未见肿胀、尼氏小体尚清晰,无软化灶形成及炎细胞浸润,胶质细胞无增生,神经纤维无变性,间质血管无明显扩张充血。垂体之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结构完整。
(7)淋巴结皮质区淋巴小结结构完整,淋巴窦无扩张,髓质区髓索无增宽,髓窦无扩张。
(8)肾上腺皮质分带清晰,有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皮、髓质各层细胞完好,间质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9)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呈扁平状,滤泡内充满胶质,无异常吸收。间质血管无明显充血,未见炎细胞浸润。
(10)胰腺呈分叶状,内、外分泌部之胰岛细胞和腺泡上皮无变性、坏死,间质血管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1)胸腺呈分叶状,部分已被脂肪组织替代,胸腺小体清晰,间质血管无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2)子宫内膜腺体无增生、萎缩及变性,未见炎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无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
(13)卵巢皮质区可见不同发育阶段之卵泡,可见黄体及白体形成,髓质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14)睾丸曲细精管大小正常,小管内可见各级生精上皮细胞,腔内可见成熟之精子,无变性、坏死,间质细胞无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未见明显充血及炎细胞浸润。
(15)附睾输出小管与附睾上皮完整,腔内可见成熟精子。
(16)前列腺腺体无增生或萎缩,腺上皮完整,间质未见明显充血及炎细胞浸润,平滑肌与纤维结缔组织无增生。
(17)消化道(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直肠)各层结构清晰,粘膜上皮完整,粘膜下层固有腺体无萎缩、增生或化生,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无扩张充血,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肌层结构完好,浆膜无炎性渗出物。
(18)胸骨(骨髓)骨小梁排列呈网状,大小基本一致,骨板和骨细胞无异常,其间充满大量骨髓,可见各系之造血细胞,其形态及数量无明显改变。
(19)膀胱粘膜层移行上皮细胞无增生、变性、坏死、脱落、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肌层、外膜组织结构正常。腔内未见渗出物、结石、寄生虫。
给药组(大、中、小剂量组)不同剂量给药组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同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经不同剂量本发明药物处理后,恢复期大鼠心、肝、脾、肺、肾、消化道、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器官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
二次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大鼠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均未见病理改变,故认为本发明药物对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脑、胸腺、肾上腺、垂体、睾丸、卵巢、胃、气管等脏器基本无组织学影响。
用本发明药物0.3g(制剂)/kg、0.9g(制剂)/kg、3.0g(制剂)/kg三个剂量组连续给大鼠灌胃二个月,结果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量及尿常规基本正常,血常规检测表明本发明药物大、中、小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的白细胞数,但恢复期,白细胞数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余各组指标则未见明显变化。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给药二个月后大、中剂量组UA显著降低;恢复期后又至正常水平,其余各组各指标的变化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对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脑、胸腺、肾上腺、垂体、睾丸、卵巢、胃、气管等二十四个脏器基本无组织学影响。
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50~300份络石藤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100~250份 络石藤3~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150~200份 络石藤5~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160份络石藤7份
5.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制成穿心莲内酯0.5~3.0份 络石藤1~15份的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内酯1~2.5份 络石藤2~10份的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心莲内酯2份 络石藤5份的提取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各原料药穿心莲、络石藤,备用;2)取穿心莲加70~95%乙醇冷浸或回流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3)取络石藤加60~95%乙醇回流或冷浸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4)合并穿心莲提取物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将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每毫升含原料药2~10g,冷置结晶,抽滤得结晶,在55-70℃下干燥,得穿心莲提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络石藤加60~95%乙醇回流或冷浸或渗漉提取,提取2~3次,将各次所得的提取液分别过滤,合并过滤后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30的浸膏,在55-70℃下干燥,得络石藤提取物;2)称取穿心莲内酯、络石藤提取物,备用;3)合并穿心莲内酯和络石藤提取物,将其粉碎成粉,就制成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
11.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症的药中的应用。
12.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药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该药物主要由穿心莲、络石藤为原料,将各味药经过溶剂提取,将提取物粉碎、混合制成。本发明具有抗痛风、消炎及镇痛等功能,它可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
文档编号A61P19/06GK1535720SQ03124339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
发明者徐瑞珍, 施仕红, 龚惠明 申请人:无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