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 你好 我们来了 2018-10-22 要“活”的古镇, 还是要繁华的“塑料景区”, 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这个两难选择, 发生在黄河临县段的碛口古镇。 碛口日出|山西晚报 碛口古镇,湫水河从这里汇入黄河|山西晚报 临县, 位于晋陕黄河峡谷中部, 吕梁山西侧, 隶属于山西吕梁市。 其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 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 北靠兴县, 南接离石、柳林。 西汉时, 此地置临水县。 《郡县释名》山西卷记载: “在凤凰山之东麓,临湫水河, 湫水又名临川河,县名临者以此”。 又据光绪《山西通志》, 临县以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为名。 10月22日,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 来到第五站——临县。 黄河临县段|山西晚报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黄河流经山西区域|制图:闫一鸣 临县隶属于吕梁市西北端|网络 黄河在临县“跑”了92公里 黄河由北向南,流经临县第八堡、克虎寨、水槽沟、曲峪、从罗峪、索达干、碛口等7个乡(镇)的46个自然村,至碛口陈家山村出境,全长92公里,平均河宽504米。 黄河是临县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界河,属过境客水,虽然水源丰富,但因自然条件有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临县境内黄河支流主要是湫水河,汉代名陵水,隋称湫水,唐朝称临泉水,元代蒙人入主,又叫吃那河,明清复湫水旧名。其名因河水经山谷低下地带而来。湫水河纵贯县境中部,由东北向西南,流经12个乡镇80个村,至碛口入黄河,全长122公里,临县境内有90公里。 自古以来,临县因黄河而航运兴隆,有长达110公里的航线,据民国年间统计,每年从绥远磴口至碛口的航船不下4000艘。 临县黄河渡口有11个,沟通陕西佳县和吴堡县,1990年时,摆渡船还有18只(柴油机渡船),年摆渡量13.5万人次。 “千里走黄河”之飞越临县 ▼ 航拍|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飞 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李永江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在临县。 右起:李雅丽 马立明 杜金栋 李遇 王晋飞 孙轶琼 谢燕 王晋元 碛口讲解员李世喜 李高峰 赵亮 王晋磊 李永江 王勇|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在临县|山西晚报 碛 口 抉 择 ![]() 碛口古镇|山西晚报 ![]() 碛口古镇|崇山峻岭 摄 ![]() 碛口古镇街道|山西晚报 临县副县长、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张犬照说,临县的旅游就是碛口的旅游。 临县并非没有其他旅游资源。
义居寺的万佛洞石窟据说开凿于北魏时期,和大同云冈石窟同一时代,还有南北朝时期高僧惠达法师的舍利塔;创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的善庆寺,规模宏大,和义居寺同属临县十三官寺。这两处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经过整修复建,颇为可观。 ![]() ![]() ![]() 国保义居寺|山西晚报 以自然风光而论,紫金山山高峰峭,古树蔽日,“紫金瑞云”为临县古八景之首;汉高山三峰并峙,绵延数十公里,还有汉高祖斩蛇起义的传说,县里对它们都有开发的计划。
然而这些名胜古迹散落全县各处,并不像碛口风景区这样景点集中、名声响亮、景区建设相对成熟,也就是说,在将来也许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临县的旅游发展还是要看碛口。 ![]() ![]() ![]() 碛口黑龙庙|山西晚报 我第一次来碛口,是在2000年左右,算上这次,来了六回,有些时候是因为采访,有些时候是自己来玩。碛口从不为人所知发展到现在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勉强算是一个见证者。 每一次来,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大的譬如新修了个广场,小的譬如新开了个饭店,或者是一间老房子整葺一新,虽然不是翻天覆地式的,但总有一个变化让你感到惊喜。 我喜欢碛口,也正是喜欢这种岁月缓缓淌过的感觉,就好像旁边的黄河一样,千百万年就那样流过,而非转眼间旧貌换了新颜。 ![]() ![]() ![]() 碛口古镇街道|山西晚报 有很多游客迷上碛口,也缘于这一点,不管来几次,任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碛口却还像几十年不见仍然熟稔的儿时好友。
可是,这对游客算是件好事,对碛口的旅游业发展,却难说利弊。 我们知道,也就是2000年之后的这十几年里,山西好多个景区开始在全国打出了名气,获得了惊人的效益。 ![]() 碛口古镇|老顽童03 摄 平遥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1290万人,旅游收入150多亿元。2000年的时候,刚恢复了明清古城原貌,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乔家大院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220多万人,营业收入1亿1千多万。2000年的时候,它还不是国保,连4A景区还没评上,虽然因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有了名气,但真正迎来旅游的飞跃还是等到2006年《乔家大院》的热播。 介休绵山 ,国家5A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省重点风景名胜区,2017年接待游客182万人,门票收入6557万元。2000年的时候,杂草乱树刚清理完,破旧的寺观刚得到整修,展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说故事刚编圆。 这些景区,和碛口发展差不多同时起步,景区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是对于发展旅游,条件是同样的得天独厚、不可替代。十几年过去,平遥、绵山、乔家大院已经成了规模,碛口却还是安居一隅。 碛口古镇|上海大鹏展翅 摄 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科长刘雄飞说,2017年,碛口接待游客60万人——说句沮丧的话,平遥一个黄金周能来比这里多两三倍的人。
张犬照说,“碛口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很滞后”,规划中的直通碛口的高速公路、旅游路、火车站因为种种原因没了下文;进了景区,旅游体验也不是太舒适,游购娱项目很欠缺。镇上的人说,碛口这几年来的人多了,尤其是放假时,车都停不到镇里,排出老远。但如此的说法,本身便显示出了不足。游客来来不了,出出不去,呆在镇里除了看老房子和黄河,也没有别的事好做,旅游体验度怎么能上去,又怎么吸引游客前来? “碛口旅游的发展很慢”,张犬照说,这不是谦虚。 但根本原因可能是,碛口的旅游走上了一条和其他景区截然不同的路。张犬照说,碛口的发展,“一切服从、服务于保护”。刘雄飞说,碛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承担的更多的是文物局的职能”。 ![]() 碛口古镇|崇山峻岭 摄 ![]() 碛口古镇|老顽童03 摄 目前国内类似于碛口的历史文化古镇中,它是很少见的“活着”的古镇,并没有像其他古镇一样,将原住民迁出了古镇,碛口人还是生活在祖祖辈辈生活的黄河边上;它还是一座最原汁原味的古镇,十几年来,碛口街上基本没有兴建那种景区随处可见的仿古建筑,用假古董来冒充文物,修复保护,也最大限度地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
张犬照说,搞旅游不是搞破坏。这一路走来,他们也碰到许多诱惑,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有些专家给他们建议,“再造一座碛口”,有些规划提出要拆旧建新,他们寸步不让,“碛口不仅是临县的碛口,也是山西的碛口,中国的碛口,甚至是世界的碛口”“黄土高原上能有这样的历史遗存来之不易,一定要让它生生不息地存在下去”。 ![]() 老船工李世喜现在是碛口镇的001号讲解员|山西晚报 ![]() 游客体验项目:赶着毛驴回娘家|山西晚报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发展的案例都显示,保护和开发,两者永远存在矛盾,取得一种平衡就很难了,遑论做到两全其美,而侧重于开发非常普遍,于是就看到了很多大拆大建、过度开发,最后历史文化被淹没的情况。碛口选择这样的思路,坚守这样的信念,那么如今不如别的景区热闹,也是顺理成章的,“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他们打算继续保护古镇,传承古镇的文化。张犬照说,碛口的文化太丰富了,要继续挖掘,诸如码头文化、商业文化、红色文化和岁时节令文化,他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能停留在高嗓门、空口号上,要用大手笔做大文章”。 对于真正想体味黄河古渡风情,感受黄土高原气质的游客,碛口,就在这儿。 ![]() 碛口美景|山西晚报 除了碛口古镇, 临县还有这些…… ![]() ![]() 西湾村|山西晚报 ![]() 西湾村|老顽童03 摄 ![]() 黄河人家,李家山西财主院|山西晚报 ![]() ![]() ![]() ![]() ![]() ![]() 黄河画廊水蚀浮雕|山西晚报 ![]() 黄河岸边的贺家大院|山西晚报 ![]() ![]() 被著名画家吴冠中誉为世外桃源的李家山|山西晚报 ![]() ![]() 独特的黄土高原风貌盖帽土林|山西晚报 ![]() ![]() ![]() ![]() ![]() ![]() ![]() 临县义居寺|山西晚报 ![]() 义居寺供奉的佛祖舍利|山西晚报 ![]() 临县夕照|山西晚报 ![]() ![]() 临县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牌|山西晚报 ![]() ![]() 临县民居|山西晚报 ![]() 临县大唢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黄河大唢呐传承人刘毅在吹奏民歌《摇三摆》|山西晚报 ![]() 临县伞头秧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图为高军勤、柳建武在碛口古镇为晚报直播即兴演唱|山西晚报 ![]() 如此美丽多娇!你心中的临县文化地标是什么? 投票 ▼ 上一站 兴县文化地标投票结果新鲜出炉 排名第一的是: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雅丽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图| 老顽童03 崇山峻岭等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 王晋飞 赵亮 航拍飞手|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王晋飞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李永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