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八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2-10

挑战高考

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而理解文言实词,不仅要靠长期的阅读积累,更要靠阅读过程中的推断。我们知道,文言实词的基本特点是一词多义,一词兼有多个词性。在一个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一个特定的文言实词究竟怎么解,是何词性,除了要靠阅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语境来推断。只有这样, 阅读过程才会顺利进行。由此可见,推断能力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从高考的角度来看,一个考生要想较好地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除了要多积累、勤记忆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掌握相应的推断技巧,培养自己的推断能力,唯有如此,记忆中的死知识才能变成活知识,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才有可能大踏步地得以提升。下边笔者结合实例介绍八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以期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助益。

一、语境分析推断

前边已经说过,文言实词的基本特点是一词多义,一词兼有多个词性。在一个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一个特定的文言实词究竟怎么解,是何词性,除了要靠长期的阅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语境来推断。可以说,语境是帮助我们解读文言实词的一把非常有用的钥匙。任何一个特定的文言实词的词义,从根本上来讲,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推断法是我们推断文言实词词义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种推断法。如2006年广东卷实词判断题C句:

C.谭谢不纳,母大困 道歉

C项中的“谢”是一个多义实词,除有“道歉”、“辞别”、“感谢”、“告诉”、“凋落”等意义外,还有“推辞、谢绝”的意思。根据原文常允恭的母亲张氏无所依,想投靠儿子的朋友谭敬先而不被接纳,最后只好到金陵找杜一元这个具体语境,可以断定“谢”的意思是“谢绝”而不是“道歉”,故C答案为错误答案。

再如2010年广东卷实词判断题C句: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试题将句中的“识”解释为“标志”,这就意味着这个“识”在这里不读“shí”,而读“zhì”。那么,这种理解对不对呢?看一看该句所在的语境,“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从语境出发,“识”在这里只能读“shí”,不能读为“zhì”,可解释为“知道”。由此就可以推断出C答案是错误的。

又如2011年广东卷实词判断题B句: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该句中的“纵”试题解释为“腾跃”,对不对呢?将该句放到原文中来看。相关的原文是: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从原文来看,其大意是:村民苦于猴群盗食田地里的粮食,所以,每天早晨,一定用火器来驱赶,罗提督(即文中的“公”) 询问了其中的缘故,就让村民抓了一只猴子回来,剃掉这只猴子身上的毛,并将这只猴子的面部画得奇形怪状。第二天早晨,等猴群来的时候,将这只猴子放出去,众猴看到这只面部奇形怪状、身上又无毛的猴子后,都很惊恐,四散逃走。从这个大意出发来看,将“纵”解释为“腾跃”明显不通,由此可判断B答案是错误的。

二、结构分析推断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下边句子中划线的字的意义、词性就可以从对应位置上加点的字意义、词性推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3)追亡逐,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4)通五经,六艺

(5)南取汉中,西巴蜀,东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6)奉之繁,侵之愈急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庶竭驽钝,除奸凶

(9)据殽函之,拥雍州之地

(10)方其破荆州,江陵

(11)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

(1)中的“族”可解释为“灭族”,动词,(2)中的“以”可解释为“用”,动词,(3)中的可解释为“逃亡的人”,名词,(4)中的“贯”可解释为“贯通”,动词,(5)中的“举”“割”可解释为“攻取”“收取”“夺取”等,动词,(6)中的“弥”可解释“更加”,副词,(7)中的“逸豫”可解释为“安逸享乐”,形容词,(8)中的“攘”可解释为“铲除”,动词,(9)中的“固”可解释为“险固的地势”,名词,(10)中的“下”可解释为“攻下”可,动词,(11)中的“敬”可解释为“谨慎”,形容词。

三、语法分析推断

我们知道,在汉语中,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通常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通常由副词充当。根据汉语的这种语法特征,我们就可以推知特定位置上词语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2010年新课标卷第4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A句中的“杖”后边是名词“剑”,可判定“杖”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此处将“杖”解释为“拿着”是正确的,故A答案排除掉;B句中“翼”处在两个名词“云”与“太祖”的中间,可断定“翼”为该句的谓语,是动词,解释为“保护”正确,排除掉;C句中“徇”的后边是四个名词,可判定“徇”为谓语,是动词,解释为“掠取”正确,排除掉;D句中“趣”的前边是“盍”,这个字在文言文中通常当兼词来使用,此处亦不例外,可解释为“何不”,表反问,只能作状语;“趣”的后边是“降”,动词,是句子的谓语。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可以判定“趣”在这里是“降”的状语,修饰限制“降”;再根据“趣”在文言文中的惯常用法,这里将“趣”解释为“归顺”,明显讲不通,故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为D。

四、联想推断

联想推断可分三种情况:联想教材、联想成语、联想词语的引申意义。

1、联想教材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2009年新课标卷实词判断题C句: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C句将“薄”解释为“削弱”,如何判断呢?运用联想推断法,我们不难想到李密《陈情表》中的名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里的“薄”是“迫近”的意思,再看看C句中“薄”所处的位置,就可以断定,C句中的“薄”不能解释为“削弱”。

再如2011年辽宁卷实词判断题B句:

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这里将“躬”解释为“亲自”,对不对呢?运用联想推断法,我们应该很容易想到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名句:“臣本布衣,躬耕于陇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在这里就是“亲自”的意思,而B句中“躬”同《出师表》的“躬”所处位置完全一样,气意义自然也应该是相同的。

2、联想成语推断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2011年湖南卷实词判断题B句:

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拔”解释为“拔除”对不对呢?采用成语联想推断法,我们可以想到成语“出类拔萃”,在这个成语中,“拔”的意思是“高出”“超出”,结合语境,B句中的“拔”即为这个意思。

3、联想引申义推断法

词语有本义和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是联想推断法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下面四句中的“引”字:

①左右欲相如去

②天下之民皆领而望之

③秦军而去

④相如车避匿

“引”的本义是“拉开弓”的意思,据此可以引伸出“牵”“拉”“伸长”“退却”“避开”“调转”等意义。上述四句中第一个“引”字可解释为“牵”“拉”,第二个“引”字可解释为“伸长”,第三个“引”字可解释为“退却”,第四个“引”字可解释为“调转”。

五、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如“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隹”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王”与玉石有关, “目”与眼有关,日月为“明”,上小下大为“尖”,手在树上为“采”,二木为“林”,色彩丰富为“艳”,人倚树为“休”,三人为“众”等等。如2010年重庆卷实词判断题A句: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句中的“馈”为形声字,“贵”表音,“食”表意,表明这个字的意思同“食”有关,答案解释为“进献”,对不对呢?结合语境,进献的是鳜鱼,正确。

再如2011年新课标卷实词判断题A句: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句中的“汲”是个形声字,“及”表声,“水”表意,说明这个字的意思同“水”有关,答案中解释为“取水”,结合语境来看,正确。

六、邻字借推法

即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词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如2011年新课标卷实词判断题C句: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Ks

根据语境,敌人对何灌高超的射箭本领很惊恐,认为何灌是一个神人,所以将“敛”解释为“躲藏”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敛”后边还有一个“去”,“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离开”“离去”,这应该是高中生非常熟悉的一个意义。据此,我们就可以思考:既然是“离去”,又怎么会出现“躲藏”呢?明显矛盾。因此,我们就可以断定:“敛”在这里当“躲藏”解释是错误的。根据题干要求,选C。

七、通假推断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如2010年新课标卷实词判断题D句: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趣”字我们最熟悉的意义莫过于“兴趣”“志趣”等,将这种意义带入原文试译,明显解释不通。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通假。“趣”当通假字来解释,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趋”,可解释为“趋向”;一是通“促”,可解释为“赶快”“马上”等。按第一种通假来解释,也不合语境,剩下的情况就只有第二种,带入试译,正确。所以,试题将“趣”解释为“归顺”错。根据题目要求,符合题意的答案是D。

八、代入检验推断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如2008年北京卷实词判断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将试题所给的四个加点词的意思带进原句中,再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A答案将“欺负”解释为“压迫”、“侮辱”是按今意解释的,不合原文意思,错;B答案将“过法”解释为“逾越法规”,从语境出发判断,能讲得通,正确;C答案、D答案将“擢”“愿”分别解释为“提拔”“希望”,代入原文,结合语境,正确。所以,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应该是A。

古人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上边介绍了八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那么在运用的时候,是单独使用 呢,还是综合使用呢?回答只能是该单独使用时就单独使用,该综合使用时就综合使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是特定的情况。只要我们紧扣句子、紧扣语段,不盲从、不瞎猜,依据知识、依据头脑正确判断,相信会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有效。

绽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